24K小说网 > 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 第472章 工部来了个年轻人

第472章 工部来了个年轻人


自从工部尚书秦逵被召入皇宫之后,

    工部衙门的争吵没有停歇,反而愈演愈烈,不顾体面。

    衙门中的诸多吏员叫苦不迭,认为诸多上官是吃饱了撑的,

    散衙了都不回家,搞得他们也回不了家。

    此刻,一些吏员一边看着正堂处的人影错落,听着里面争吵,

    一边等在衙门口,希望秦大人快些回来,结束这一场闹剧,好让他们能够回家。

    可他们没有等来秦大人,却等来了圣旨!

    不到半刻钟,整个工部衙门就变得安静下来,一众大臣跪在院中,身后是茫茫多的吏员。

    手持圣旨的大太监也没有拖沓,径直扯开了圣旨,朗声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惟天工开物,百业兴旺,皆由工部精心营造,巧手匠心。

    兹特命陆云逸,兼领工部右侍郎之职,仍掌军伍诸事,以显其能,不负朕之厚望。

    又,陆云逸学识渊博,品德高尚,以太子宾客之衔判国子监匠学博士,以广教化,育英才。

    更兼,军械为战争之根本,关乎将士生死,国家安危。

    特命主持军械督造一事,精益求精,确保军械之精良,

    以壮我三军之士气,保我边疆之安宁。

    使匠艺之道得以传承,国家技艺日益精进。

    钦此!]

    [洪武二十二年七月十五日]

    太监洪亮的声音落下,整个工部衙门久久无言。

    跪在地上的诸多官员都愣在当场,一时间怀疑自己听错了。

    陆云逸?

    昨日在京城闯出那么大的风波,在岳州又如此胆大包天之人,

    如今来了工部?还主持军械督造一事?

    他一个武人,凭什么来做文官?

    一时间,就连那些赞成工部开设工坊的大人都有了一些迟疑,心中有些不得劲。

    内里打得再严重,但面对外人,还是要一致对外。

    可如今,外人进了家门,还一举夺了辅坐,这该如何是好?

    工部左侍郎计煜辰脸色难看到了极点。

    他是工部的次官,也是工部的二号人物。

    凭借根基深厚,就算是新来的上官,他也能拜一拜手腕。

    可如今,这位太子宾客陡然出现在工部,若真论起来,他还要躬身叫一声大人。

    他作为朝廷正三品的大员,自然清楚其中门道。

    无外乎是陛下派外人前来,来帮助秦逵压制他们这些工部老人。

    计煜辰只觉得心中积郁难行,呼吸急促!

    “计大人,秦尚书既然不在,那就由您接旨吧。”大太监的声音从前方娓娓传来。

    计煜辰长吁了一口气,猛地抬起头,双手高高抬起,与脑袋并行:

    “工部计煜辰接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见他接旨,后方的一众官员也不免长舒了一口气。

    他们还真怕计大人脑袋一热,抗旨不遵。

    计煜辰站起来后,看向前方的大太监,犹豫片刻,他上前一步,压低声音道:

    “公公,这旨意来得莫名其妙,可否透露一二其中关键?”

    大太监瞥了一眼计煜辰,笑呵呵说道:

    “计大人客气了,既然旨意已经下达,此事便已成了定数,

    您也不用着急上火,好好做事即可,陛下能看到您的艰辛。”

    计煜辰笑了笑:“公公说得是。”

    大太监看了看工部的诸多官员,轻轻一笑,压低声音:

    “今日陆大人钻研出了一个新物件,

    秦大人还在宫中钻研,依我看啊,诸位大人要等一会儿了。”

    说完,绯袍大太监退后一步,双手拱了拱,手中拂尘一甩:

    “走~”

    传旨一行人浩浩荡荡离去

    工部郎中周明理连忙蹿到最前,肥硕的脸庞挂满了油脂,此刻脸色难看:

    “大人,他一个毛都没长齐的军伍中人,怎么能来咱们衙门任职?”

    计煜辰嗤笑一声,瞥了一眼周明理:

    “你来问本官?本官去问谁?”

    他的声音拔高了两个声调,让在场诸多官员吏员都噤若寒蝉。

    他大袖一挥,径直朝着衙门正堂走去,还能听到急促的吼声:

    “所有人不能走,今日之事要掰扯清楚!”

    一时间,工部衙门有了明显的萎靡,尤其是一些不相干的吏员。

    倒是李至刚一副兴冲冲的模样。

    那陆将军他在秦淮河见过,年少有英气,未来成就不可限量!

    “秦尚书的大腿还不够粗啊,若是我能抱住他的大腿,

    说不得还能与太子殿下有些牵扯,那这可是通天之道啊!!”

    李至刚只觉得浑身颤抖,汗毛倒竖。

    他很快就想到了自己的好友解缙,准备挑个日子去打探一二,让他给自己出出主意。

    一边想,李至刚一边回到正堂,坐在了原本坐的位置。

    这一次,李至刚嘴角微翘,

    看着对面的气呼呼的周明理暗暗发笑。

    先前还争吵万分的衙门,此刻变得气氛诡异,安静异常。

    “哼,秦大人收拾不了你们,那是顾着体面,

    既然你们不要体面,有人能收拾你们。”

    李至刚嘴角笑意愈发扩大,当他发现周明理也在看自己时,

    非但没有隐藏此等笑意,反而将嘴巴都咧开,露出里面的牙齿。

    “周大人,本官脸上有花?盯着我作甚?还是周大人想你那新纳的第三方小妾了?”

    “李至刚!你莫要得寸进尺!!”

    周明理怒不可遏,眼中几乎要喷出火来。

    李至刚稳坐钓鱼台,不为所动,只是阴笑连连:

    “周大人,明日新上任的陆大人就来了,本官劝你还是收一收这暴脾气。

    我等都是读书人,平日里吵一吵闹一闹也就算了,不与你计较,

    但陆大人可是军伍中人,可不会惯着你。”

    周明理听到此等挑拨,心中怒气更甚。

    但他旋即想到了昨日的传闻,

    那曾炎甫他也见过,一些工坊的原料就是从他手中所得,如今听说被折磨的不成人形,

    早晨被多人弹劾,晚上就加官,这是什么?

    这是彻头彻尾的庇护、偏袒啊!!

    对待此等人,周明理还真不敢嚣张。

    “秦尚书回来了,秦尚书回来了!!”

    这时,门外忽然传来了吏员带着喜意的惊呼,

    呼,大人回来了,终于可以散值回家了。

    但很快,他们就笑不出来了。

    只见身材适中的秦部堂风尘仆仆地走进工部衙门,

    还未等进入正堂,就发出了一系列政令:

    “将在京十二个工坊主事都叫来,军械工坊十个主事也叫来,

    所有吏员各司其职,不得离开府衙!”

    “啊——”

    工部庭院内,原本欢快的气氛像是被一把火扑灭,顷刻就变得萎靡。

    但下一刻,沉闷的脚步声自衙门外响起,

    门口的吏员歪着头看去,猛地瞪大眼睛,

    “禁军,禁军来了!”

    还不等他们反应过来,沉闷的脚步声陡然加快,

    顷刻之间就能看到衙门外有军卒人来人往,很快就将工部衙门包裹得严严实实。

    这.这发生了什么?

    吏员们不知所措,虽然两位部堂有些矛盾,但还不至于动用禁军手段吧。

    衙门正堂,秦逵走入其中,没有任何客套地坐在上首,环视四周:

    “圣旨的内容诸位都知晓了吧,

    陆大人明日就会上任,在这之前,有一件大事需要我等加紧赶制。”

    说着,秦逵将手中图纸递给了一旁等候的吏员,吩咐道:

    “临摹,分发给在场诸位大人。”

    很快,在场不到十人手中都拿上了一张图纸,

    上面不仅有成品图,还有诸多零部件的拆分图,还标注了名称等等.

    总之图纸密密麻麻,十分详细!

    秦逵坐在上首,沉声开口:

    “此物与手推车是接下来工部的重中之重,除却治理黄河的都水司外。

    其余各司都要抽调精锐工匠细心研讨、并完成此物的制造、生产。”

    顿了顿,秦逵深吸了一口气,掷地有声地说道:

    “此物可代马匹、造价不高一两、孩童亦可行十里!”

    此话一出,原本还不明所以的诸位大人瞪大眼睛,几乎要将脑袋都埋到了图纸中。

    工部是六部中最特殊的衙门,几乎没有官员空降。

    一应上官都是精通具体业务、一步一个坎走上来的,

    换而言之,在场众人就是整个工部衙门最精锐的工匠。

    当他们知道此物神异之后,仔细查看图纸,

    顷刻之间就发现了各种各样的端倪,眉头紧皱到了极点。

    设计巧妙、结构统一、重量不大,而且有相当的操控力,若是此物能动,应当会比马车灵活。

    “将所有工匠聚集起来,找出最合理的、最省钱的材料搭配,

    今夜就要制造出样品,明日要上呈陛下与都督府!”

    “听明白了吗?”

    “是!”

    在场诸多官员脸色凝重,一股先前没有的团结出现,

    不论如何,先将东西造出来再说。

    与此同时,两夜未睡的陆云逸与李景隆正在秦淮河的醉仙楼喝酒。

    所坐之地是二楼的一处雅间,紧邻窗户,外面就是秦淮河,

    能看到其上灯火通明的诸多画舫。

    如今是夏日,更是有一些女子在巨大画舫的甲板上肆意舞动身躯。

    对此,陆云逸没有兴趣查看,

    只是病恹恹地坐在那里,眼皮不停打架,大脑也陷入了短暂的宕机,

    李景隆与刘黑鹰在那你一杯我一杯的喝酒,

    一人大肆说着没了爹后的苦楚,一人说着老爹健在而且还老当益壮的古怪。

    总之,喜气的氛围变得古怪哀伤,

    就连雅间四角,正抱着乐器弹奏的女子都频频出错。

    她们不明白,像这等大人物,为何还有这么多的忧愁。

    就在这时,原本热闹的醉仙楼有了一刹那的寂静,像是被按下了暂停键。

    雅间外很快就响起了噔噔噔的脚步声,

    只见掌柜方翰恒探了进来,快速开口:

    “东家,圣旨来了!”

    陆云逸起先还没反应过来,只是眼眸半闭,

    空洞洞地看着桌上酒菜,脑袋里空空如也

    但一旁的李景隆反应过来了,

    迷离的眼睛几乎在刹那间清醒了过来,连忙摇着他的肩膀:

    “云逸,醒醒!!圣旨来了!!”

    陆云逸眼眸这才慢慢凝实,反应了过来,原来他就是这醉仙楼的东家

    不多时,陆云逸三人就走下楼梯,

    见到了等在一楼正堂的绯袍太监以及一行随从。

    绯袍太监面露笑容,声音和煦:

    “咱家打搅陆将军与曹国公饮酒了,是咱家得不对。”

    李景隆与宫中的大太监都很熟,没有与他客套,挥了挥手:

    “行了行了,什么圣旨?”

    绯袍太监收起笑容,将身体站直,缓缓将手中圣旨打开

    哗啦啦——

    顷刻之间,醉仙楼跪了一地.

    即便醉仙楼的客人都是非富即贵,

    但此刻也心甘情愿地跪在地上,他们还没有如此近的见过圣旨呢

    当所有人都跪地,场面安静下来后,

    绯袍太监清了清嗓子,抑扬顿挫地朗读圣旨!

    内容与在工部衙门所读的一般无二,无非是加上了一句

    [陆云逸宜恪尽职守,勤勉不怠,以国家为重,以民生为本,不负朕之委任,不负百姓之期望。

    望其能继续发扬光大,为国为民,再立新功。]

    随着一声“钦此”落下,

    醉仙楼中与外面的秦淮河都响起了一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呼声!

    所有人都涨红了脸,心绪激动。

    他们也是到现在才知道,

    赫赫有名的陆将军与曹国公居然在醉仙楼吃酒,这让他们与有荣焉。

    陆云逸也接过圣旨,先前的困意也消失不见,打量着手中的金黄色卷轴。

    刚刚撤职没有几日,

    但圣旨里又说操持军伍诸事,这算不算是官复原职了?

    陆云逸想不明白,他看向身前的绯袍太监,拱了拱手:

    “多谢公公。”

    一旁的李景隆也同样大笑,

    从怀中掏出了几张十两银子的宝钞,就这么堂而皇之地塞了过去:

    “一年没见了,你长得倒是愈发消瘦了,

    银子拿着,平日多买些吃食,旁人不知道的,还以为咱们宫中吃不饱!”

    大太监没有拒绝,笑呵呵地将银子收了起来。

    若是旁人他定然是不敢收的,但曹国公时常混迹于宫中,时常撒银子。

    此事陛下都知道,他也就无所畏惧,反而感到了与皇家的一些亲近。

    “多谢曹国公了,咱家回去就多吃些。”

    “也别吃太多啊,吃多了身体不好。”

    李景隆叮嘱道,语气亲和,

    原本的凝重气氛被打破,醉仙楼的诸多客人也笑了起来。

    绯袍太监笑了笑,看向正主陆云逸,拱了拱手:、“陆大人,圣旨既已送到,咱家就先行告退了。”

    “公公慢走。”陆云逸也礼貌性地做了一揖。

    等到太监离开,陆云逸等人回到二楼。

    醉仙楼的掌柜方翰恒在一楼笑呵呵地拍了拍手,将所有目光都吸引过来,紧接着他笑着说道:

    “东家今日加官,乃是大喜的日子,今日诸位客官一应花费,全免!”

    哗——

    原本热烈的氛围顷刻间再上一层,所有人都挂上了笑容。

    醉仙楼的花费贵不假,但对于在座的诸多商贾权贵来说,还不算什么。

    但醉仙楼的大气敞亮,他们很喜欢。

    这时,一楼最里面雅间内坐着的两个大汉看着桌上酒水以及丰盛酒菜,面面相觑。

    “三哥,看来今日这银子是花不成了。”

    其中一名大汉跨坐在椅子上,笑容不断。

    对面的大汉摇头苦笑:

    “花你点银子,还真是难啊,

    咱们兄弟许久不聚,好不容易聚一次,居然还碰到陆云逸升官,真是怪哉。”

    “哈哈哈哈哈。”坐在他对面的大汉畅快大笑。

    二人正是晋王朱棡以及燕王朱棣。

    “不过,他这加官倒是有些古怪,不在兵部怎么跑去了工部?”

    朱棣面露思索,百思不得其解。

    “这有何难,上去问问不就知道了。”

    晋王朱棡将杯中酒水饮尽,慢慢站了起来,见朱棣还坐在那里,便催促道:

    “愣着干什么啊,走啊,正好看看九江那小子,也许久没见了。”

    朱棣有些尴尬,摸了摸鼻子,

    上次在太子府听闻劝降一事惊为天人,没忍住说了一句“陆将军吾师矣。”

    现在想想,他都觉得阵阵尴尬。

    不过他还是站起身:

    “走吧.”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39/4239511/1111065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