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 第529章 太硬了

第529章 太硬了


城外,浩浩荡荡卫队朝着前方行进。

    出了城,跟随而来的众多官员不再像在城中时那般拘谨,他们说说笑笑。

    头顶是碧蓝如洗的天空,

    这般景象,让人不由得心旷神怡。

    对此,陆云逸觉得大家在城中憋得太久了,

    能在上衙的时间出城散心,

    就如同上班时偷闲摸鱼,实在是惬意舒爽!

    曹国公李景隆身着华丽常服,骑在马上,

    身体随着马匹步伐轻轻摇晃,

    散落的头发在风中肆意飘荡,显得格外洒脱。

    他指着不远处那连绵的山川丛林,

    以及已经被开垦得整齐有序的麦地,不禁感慨道:

    “云逸啊,最近这些日子烦心事太多了,

    出来走走,感觉确实不错。

    只是这天太过炎热,要是能赶上秋高气爽,那就完美了。”

    远处的耿忠听到了他的这番话,回过头来,瞪了李景隆一眼:

    “你是好了伤疤忘了疼,以往秋日,哪有这般悠闲的时候.”

    耿忠这么一说,在场几位将领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在北元王庭尚未被彻底剿灭之前,

    每到秋日,便是边疆动荡之际。

    即便北元朝廷不主动派兵进犯,

    那些靠近边境的部落也会时常进行烧杀劫掠,侵扰边境。

    那时候,都是五军都督府和朝廷最为忙碌的时候。

    不仅要筹备对外的战事,还要开始商讨制定明年的各项计划

    今年的情况倒是有了很大改观。

    麓川战事结束后,五军都督府清闲了许多。

    虽然还有北征战事,但与以往相比,已经轻松了不少。

    反倒是朝中,对于明年的诸多部署,争论得十分激烈,各方意见难以统一。

    不少人将目光投向了骑着大马的秦逵,

    见他一副萎靡不振的样子,便没有上前搭话,

    转而向陆云逸询问起来。

    魏国公徐辉祖挑了挑眉:

    “治水一事,工部的方案确定下来了吗?

    要早点拿出方案,都督府也好及时派遣军卒进行配合。”

    陆云逸的脸色有些异样,缓缓摇了摇头:

    “回禀魏国公,还需要再等些时日。

    户部最近一直没有给出具体的银钱定额。”

    “知道了,有了结果尽早来都督府通报,本公好提前安排人手。”

    这时,手拿文书的太子朱标掀开了马车窗户,露出半张脸,眉头微微皱起:

    “户部还没有做出决定吗?”

    陆云逸老实回答:

    “回禀殿下,户部说还要再等等,要等到各地来京的军卒离京。”

    “为何?”太子追问道。

    “臣听下面的吏员说,户部担心陛下会特别喜爱这些青年才俊,从而给予丰厚赏赐。

    另外,还有一些外族的使臣也在京中。

    如果陛下赏赐过多,户部的银子就会变得紧张。”

    “岂有此理!”

    太子朱标冷哼一声,不再言语。

    以往,小国的使臣来京时,会带来一些本国特产,而大明朝廷也会回赐一些实用物件。

    通常情况下,作为宗主国的大明朝廷,

    在这种赏赐往来中往往会有所付出。

    当然,朝廷也对这些附属国前来朝贡的年限做了规定,

    有的是三年一次,有的是五年一次。

    对于倭国,则明确规定十年朝贡一次。

    如今大明朝廷刚刚在麓川之战中取得大胜,

    这些西南小国实际上已经成为了大明的附属国。

    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彰显天朝的威严与气度。

    这时,李景隆眺望远方,突然在那一片翠绿的田间,发现了一条银色丝带。

    他连忙指着前方,喊道:

    “快看!”

    众人顺着他所指的方向望去,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那是一条从工坊通向官道的道路。

    远远望去,便能清晰地看到官道的土黄色与这条岔路的银白色形成了鲜明对比,两者之间的差异十分明显。

    尤其是这条道路的平整程度,

    让在场众人感觉仿佛一下子回到了应天城。

    太子朱标探出半个身子,望着前方那条宽敞、工整的道路,眼睛为之一亮。

    他看向陆云逸,问道:

    “修这条路花了多少钱?”

    陆云逸连忙回答:

    “回禀太子殿下,这条路全长三里,总共花费了九百两银子!”

    “不是说要几千两吗?”

    “回禀殿下,是工坊当初计算有误。

    因为原本就有一条较为平整的土路,

    所以这次修路不需要再进行道路平整工作,从而节省了一些费用。

    而且,修路的工匠都是由工坊自行提供的,没有额外支付工钱,

    所以最终的花费就便宜了一些。”

    朱标眼中闪过一丝震惊,许多官员也纷纷将目光投向陆云逸。

    即便如此,九百两银子的花费依然让众人感到十分震惊。

    按照以往修路的方法,

    平整土地、铺设路基、铺筑路面,再加上挖掘两条排水沟,

    每一项工作的花费都将近千两银子,而且工期漫长。

    如果不是可以动用不要钱的民夫和军卒,

    朝廷根本无力承担修路的费用。

    “陆大人,这条路修了几天?”

    坐在轿子里的大学士宋纳也探出头来问道。

    他年近八十,胡子花白,身形干瘦,

    看上去十分和蔼,说起话来也是慢条斯理。

    “宋老先生,除去前期的准备工作,道路实际修建一共用了六天。

    其中,四天完成道路铺设,另外两天是等待水泥和混凝土凝固。”

    “如此快?”

    宋纳有些吃惊,语速也不自觉地加快了一些。

    他曾是故元的进士,在那时候,

    修一条路往往需要耗费数年的时间。

    大明立国之后,修路的速度有了大幅提升,

    他曾以为那已经是古往今来最快的速度了。

    但没想到,今日又让他大开眼界。

    “宋老先生,眼前的这条路虽然修建得很快,

    但要达到最坚硬的程度,还需要等待二十多天。

    不过,现在已经可以供车马通行,使用起来没有问题。”

    “好好.好啊。”

    宋纳有些浑浊的眼中闪过喜悦,连连点头。

    他转而看向太子朱标:

    “殿下,臣已年近八十,

    原以为对世间之事都有所涉猎,但今日实在是让臣大开眼界。

    这路物美价廉,功德无量啊!”

    听了宋纳的话,太子也十分高兴,点头称赞:

    “不错,这条路看起来确实规整。”

    一行人渐渐靠近,原本嘈杂的队伍也逐渐安静下来。

    水泥路宽阔笔直,其宽度足以容纳五辆马车并行通过。

    道路两侧的边缘切割得极为整齐,

    在阳光的照射下,整条道路微微泛着光泽。

    众人目光沿着路面延伸,竟然找不到一丝坑洼或凸起的地方。

    在道路中央位置,还有一道道整齐刻痕,均匀地分布着。

    李景隆好奇地问道:“这些是什么东西?”

    “防滑所用,下雨天如果没有这些纹理,行人和车马很容易打滑。”

    众人纷纷恍然大悟,他们将脚踩在路面上,来回摩擦,

    发现确实如陆云逸所说。

    与宫中的青石板大多是凸起的防滑设计不同,

    眼前的水泥路是凹陷纹理,相比之下,这种设计更为简单实用。

    道路两侧的排水沟同样规整有序,

    沟壁是用砖石砌成的,并且抹上了石灰,

    看起来平整光滑,沟底的坡度也恰到好处。

    太子朱标看向道路的尽头,那里与工坊连接处过渡自然,

    道路直通工坊门口,隐约还能看到门口停放着的一些车马。

    太子朱标在道路上踱步,不时地用手触摸路面,眼中赞赏再也无法掩饰。

    “比本宫预想的还要好!”

    “云逸,修路的方法,详细记录成册了吗?”

    “殿下放心,工坊已经将修路的工艺、材料配比等都记录下来了,随时可以呈给殿下审阅。”

    “好做得好。”

    徐辉祖上前一步,偏偏点头:

    “以往调兵,一旦开始大规模征调民夫和粮草,

    往往是人走到哪,问题就出在哪

    眼前这路看起来十分结实,它能承受多少车马通行?”

    跟随的五军都督府官员也将目光投向了陆云逸。

    陆云逸解释道:

    “昨日已经测试过,五十辆满载的车马通过时,

    道路依然稳固,没有出现变形情况,也没有留下痕迹。

    不过,要测试其真正的强度,还需要再等一段时间。”

    “五十辆?非常好!”

    徐辉祖的眼睛亮了起来,五十辆的承载量已经足够了。

    通常情况下,寻常运粮和运兵队伍行进时都是拖拖拉拉的,速度有快有慢。

    三里长的路,一般也就百十辆车,千把人的队伍。

    此时,一阵微风轻轻拂过,道路旁的柳枝随风轻轻摇曳。

    这让朱标的心情尤为舒畅!

    近些年刚刚修好的官道可以先暂且不管,

    若是能像眼前这条路一样,修建从乡村通往官道的道路,

    这些道路不仅长度较短,而且工期短、见效快。

    如果工部和五军都督府全力推进,

    很快就能出成果,让朝廷上下的反对之声平息下来。

    这对于朝廷来说,至关重要。

    在一行人后方,许多吏员和官员也开始纷纷讨论起来,

    他们脸色一个比一个凝重。

    太子朱标看向陆云逸,又看了看远处的工坊:

    “走,把大炮拉出来,看看混凝土有没有你说的那般硬!”

    “是!”

    陆云逸挥了挥手,冯云方翻身上马,朝着工坊疾驰而去。

    马蹄踏在平整的水泥路上,发出“哒哒哒”的声响。

    看到这一幕,许多都督府的官员眼中闪过一丝亮光。

    崇山侯李新眼睛一亮:

    “这路好啊,不伤马蹄!”

    此话一出,太子刚刚扶住自行车车把的手微微停顿了一下,随后面露恍然,

    再看向眼前道路,有一些别的意味。

    “如果大明各地的官道都改修成这种水泥路,

    运兵时的损耗将会大大减少,能省下不知多少钱!”

    而且他还想到了另一件事!

    如果边疆地区发生叛乱,

    而修建的又是这种水泥路,那么京军岂不是可以迅速赶到边疆平叛?

    反之,敌人想要进犯也会变得更加困难.

    不过,朱标并不担心后一种情况。

    应天周围常年驻扎着二十万精兵,

    只有朝廷出击的份,断然不会出现被别人攻打过来的情况。

    他一边想一边骑上了工部专门为他定制的自行车,悠闲地蹬了起来。

    微风轻轻拂过,骑行的感觉与在宫中时相差不大,

    但这也足以说明问题了!

    乡野田间的小路能修得如此规整,已经是非常好了!

    渐渐地,朱标的眼神变得愈发空洞.

    恍惚间,朱标仿佛看到了一望无际的田间麦地里,

    出现了一条条如同银色丝带般的道路,行人在路上走着,自行车跑的飞快

    如果有朝一日,真的能实现这样的场景,

    那么朝廷对地方的掌控力将会达到史无前例的高峰!

    朱标在水泥路上骑了两圈之后,

    工坊门前空地上,像往常一样摆上了两口大缸。

    一个缸中装的是已经凝固了将近十天的混凝土,

    另一个缸中装的是掺杂着精铁的混凝土。

    两门洪武铁炮被放置在百步之外的位置。

    因为朱标还在骑自行车,所以一行人便有一搭没一搭地聊了起来。

    都督府的许多官员显然对那两个大缸非常感兴趣,

    他们围成一圈,不停地发表着自己的看法。

    当陆云逸从工坊中出来后,看到这一幕,差点被吓出魂来。

    他连忙挥手,示意将炮口移开。

    工坊主事显然也意识到了什么,脸色瞬间变得惨白,豆大的汗珠不停地滚落下来。

    陆云逸瞪了他一眼,缓缓走上前去,听着众人七嘴八舌的交谈。

    他们交谈的内容,

    一小半是关于混凝土的,一小半是关于各地的青年才俊的。

    而大半的时间则是在聊一些家长里短,

    比如谁谁谁又纳了小妾,

    谁谁谁的婆娘在外面养了男人之类的话题。

    李景隆也趁机说起了李永祥的事情,消除误会。

    陆云逸在一旁听着,耳朵不自觉地竖了起来。

    耿忠看到他那副好奇的样子,打趣道:

    “云逸啊,听说你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

    老哥我在京中有些生意,赚的银钱还不少,要不要参与一下?”

    陆云逸连忙摆手,说道:

    “多谢耿大人的好意,下官虽然身无分文,但下官的夫人还是很有钱的。”

    “哈哈哈哈。”

    众人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对他的坦诚十分欣赏。

    “你小子这是扮猪吃老虎啊,王弼不是给了你一个酒楼吗,怎么会缺钱?”崇山侯李新笑着说道。

    醉仙楼可是个日进斗金的生意,确实让人眼红。

    陆云逸与这崇山侯并不熟悉,

    但他知道崇山侯是朝中白手起家的典型代表,

    从一个小兵一路奋斗到封侯,只是在品德方面稍有欠缺。

    “实不相瞒,醉仙楼我已经很久没去过了,都快忘了还有这么个生意”陆云逸打算敷衍过去。

    但崇山侯李新却不依不饶:

    “既然你疏于打理,不如把它卖给本侯,本侯保证不会让你吃亏!”

    “醉仙楼是定远侯爷相赠的,还请崇山侯谅解,实在不方便出售。”

    “哎呀”

    崇山侯还想说些什么,但身后传来的喊声打断了众人的思绪。

    “你们在干什么?快过来。”

    众人回过头去,原来朱标已回到工坊门口,

    自行车也被停放在一旁,两名太监在他身旁不停地挥舞着扇子。

    众人结束了闲聊,纷纷朝着朱标走去。

    “云逸啊,可以开始了。”太子笑着摆了摆手。

    陆云逸领命后,迅速开始安排起来。

    炮手们迅速各就各位,神色严肃地检查着洪武铁炮。

    他们将火药装填得紧实,

    又仔细地调整好炮口角度,使其准确地对准那两口混凝土大缸。

    随着一声响亮的“点火!”

    刹那间,一道耀眼火光从炮口喷射,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如同雷霆般炸响,

    滚滚浓烟裹挟着炽热气流向四周迅速扩散开来!

    炮弹如同出笼的猛兽,迅猛地砸向混凝土大缸。

    在炮弹击中大缸的瞬间,发出了一声沉闷巨响,众人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

    等到硝烟稍微散去一些,所有人都露出了惊讶。

    都督府的几位大人忍不住向前挪动脚步,脸上满是震惊。

    火炮轰击在大缸上,外面的大缸瞬间破碎,

    露出了里面凹凸不平的混凝土,但混凝土表面只有一个坑洼!

    并没有被击穿!

    他们又转而看向那口掺杂着精铁的混凝土大缸。

    外面的大缸同样破碎了,

    但混凝土表面的坑洼比之前那个更浅,

    炮弹竟然没有对其造成实质性的破坏。

    “这这也太硬了!”

    李景隆瞪大了眼睛,忍不住脱口而出。

    众人纷纷点头,脸上都写满了震撼。

    徐辉祖走上前去,仔细查看大缸上的痕迹:

    “如果用这种混凝土来修筑城墙,以草原上那些粗制的大炮,根本就轰不破.”

    “好!好啊!”

    太子朱标也凑了过来,嘴角渐渐上扬,兴奋地连拍手掌,眼中满是赞叹之色。

    不过,他此刻所想的,

    并不是将这种混凝土用于军事防御,而是考虑用它来修路.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39/4239511/1111060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