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 第548章 家书抵万金 征南大军

第548章 家书抵万金 征南大军


刘黑鹰离开后,尽管陆云逸已疲惫不堪,但他并未立刻去休息,

    而是拿着家中寄来的四封信件,迈向书房。

    他将四封信件整齐地摆放在桌上,脸上不自觉地浮现出一抹笑容。

    陆云逸站起身去洗了把脸,又仔细洗净双手,

    待皮肤重归清爽后,才缓缓走到书桌后坐下。

    深吸一口气,陆云逸拆开了父亲的信件,

    目光触及信上内容,整个人像是被定在了原地。

    苍劲有力且熟悉的字迹映入眼帘,

    与以往的刚硬相比,竟多了几分柔和。

    从字迹中,他仿佛能感受到父亲写信时的犹豫,以及那浓浓的思念。

    [吾儿云逸,见字如晤。

    庆州诸事顺遂,田亩收成颇为丰厚,家中亦是如此。

    为父深知你在京城事务繁多,然而为官之道,

    应以忠君爱民为根本,切不可有丝毫懈怠。

    朝中局势变幻莫测,行事务必谨慎小心,遇事多思考而后行动。

    若有闲暇之时,可常修书报平安,家中老小皆盼你一切顺遂。

    ]

    信件很短,但陆云逸却反复读了许久。

    他逐字逐句地看着,仿佛看到了父亲在桌案前徘徊不定、斟酌字句的身影。

    微薄的纸张上承载着家人沉甸甸的思念,

    让陆云逸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嘴角也不禁上扬。

    接着,他拆开了母亲的信件。

    母亲的字迹娟秀温婉,只是有多处笔锋停顿,纸张上还隐约可见泪痕风干后的细微褶皱。

    [逸儿,娘念你甚切。

    人在京城,务必注意消暑纳凉,切莫中暑。

    听闻京城繁华,却也暗藏诸多纷扰,在外行事,不可鲁莽冲动。

    家中一切安好,你不必牵挂。

    娘亲手为你缝制了几件衣裳,只待你归家之时便能穿上。

    盼你早日归来,让娘能亲眼看看你。

    ]

    陆云逸一时间出了神,思绪飘远。

    脑海中清晰地浮现出母亲那慈爱面容。

    随后,他打开了妻子的信件。

    [夫君,自你离家前往京城,妾身日夜牵挂。

    家中诸事,妾身皆悉心料理,不敢有丝毫疏忽。

    只愿夫君在京一切安好。

    每至夜深人静,妾身常对月祈愿,祈愿夫君平安喜乐,无灾无难。

    家中的花已开了两次,娇艳欲滴,甚是美丽,可惜夫君未能亲眼一见。

    妾身打算准备一些冬夏皆开的花种,

    如此一来,无论夫君何时归来,都能看到满园的芬芳。

    ]

    陆云逸不禁笑了起来,

    在学堂时,婉怡就喜爱在四处栽种花花草草。

    最后,陆云逸拆开了秋荷的信件。

    [少爷,秋荷在府中一切安好。

    每日洒扫庭院,整理书房,只盼少爷归来之时,能看到家中整洁依旧。

    听闻少爷战事结束后前往京城,秋荷心中既为少爷高兴,又有些许担忧。

    少爷在外千万要照顾好自己。

    秋荷虽身份卑微,但也时刻为少爷祈福,愿少爷诸事顺遂,平安无忧。

    只盼少爷早日回府,秋荷也好继续在少爷身边侍奉左右。]

    看着信件,陆云逸嘴角露出一抹淡淡笑意。

    以往,秋荷的字与自己的,可谓是庆州卧龙凤雏。

    两年未见,如今已大有进步,虽仍有些歪斜,但已能看出几分秀气。

    读完这四封信件,陆云逸久久无言,

    靠在椅背上思绪万千,眼神渐渐变得空洞。

    他走南闯北,在京城拥有偌大的府邸,

    可此刻却觉得,这一切都比不上关外那温暖小家。

    过了不知多久,沐楚婷轻手轻脚地走到门口,

    见夫君还坐在那,眼神空洞,便放轻了脚步,缓缓走了进来。

    然而,陆云逸还是第一时间投去目光:

    “夫人这是要当贼吗?怎么如此小心翼翼。”

    沐楚婷被逗笑了,白了他一眼,缓步走到桌前,

    看着桌上摊开的四封书信,嘴唇微微抿起,脸上露出一丝难为情的神色:

    “夫君,你我成婚已久,

    可我还未曾见过公婆,这让妾身心里有些忐忑不安。”

    京城人多嘴杂,什么样的流言蜚语都有,

    其中最多的便是豪门大户中婆媳关系的传闻,听着她心里不踏实。

    陆云逸轻笑一声:

    “放心吧,父亲母亲能舍弃大明繁华,前往苦寒之地,

    他们的心境早已超脱世俗,不会有什么问题。”

    沐楚婷听后,仔细思索了一番,觉得夫君说得在理。

    可紧接着,她又露出了些许担忧:

    “那姐姐呢?”

    “婉怡就更不用担心了。

    我和她从小一起长大,在同一个学堂玩耍,

    她很热情,待人很好,不会为难你的。”

    听了这番话,沐楚婷心中担忧总算减轻了许多,

    如释重负地舒一口气,脸上露出了笑脸:

    “既然如此,妾身就放心了。

    夫君也请放心,妾身明白家和万事兴的道理,定不会与公公婆婆和姐姐起争执。”

    听到她这么说,陆云逸心中感慨万千:

    “说来也奇怪,幸亏家中和睦,

    不然为夫还真难以走到今天这一步啊。”

    沐楚婷温婉地笑了笑,屋内原本弥漫的淡淡忧伤也随之消散。

    她踱步到陆云逸身后,轻柔地为他揉捏肩膀,轻声问道:

    “夫君,我们何时离开京城呢?”

    “离京.”

    提到这件事,陆云逸眼神有些飘忽,陷入了沉思:

    “应该是在年底,我们会和北征大军一同出发。

    当然,在这之前,要和岳父交接好商行各项事务,这样才能放心离开。

    如果有可能,要将治水这件事彻底推进下去,

    至少要让一劳永逸的办法开始实施。

    做完这两件事,我们就可以安心离京了。”

    “夫君.您真的舍得京城的繁华吗?”

    沐楚婷见他表情坚定,不禁有些诧异。

    “京城的繁华确实令人向往,但这繁华背后,是无数尸骨。

    今日或许还能在潮头风光无限,明日就可能成为冢中枯骨,待在这里实在太危险了。

    而且,如今朝中大员,大多都有主政一方的经历。

    一手抓战事,一手抓政事,这才是武将能够跻身中枢的根本。

    现在为夫只有一条瘸腿,再继续留在京城,对日后发展不利。”

    沐楚婷听后,宽慰道:

    “夫君现在还年轻,未来的路还很长,走得稳一些是好事。

    书上说,‘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

    陆云逸点了点头,握住了她伸过来的手,将她拉到自己怀里。

    沐楚婷的脸瞬间涨得通红,看着敞开的大门,小声嘀咕道:

    “夫君,现在还是白天呢。”

    “你知道朱大夫说的治病的方法是什么吗?”

    沐楚婷眼中闪过一丝疑惑:“是什么?”

    陆云逸凑到她耳边,小声说了几句。

    沐楚婷猛地坐直身体,满脸震惊,白皙的脸颊迅速变得绯红,

    高冷的面容一下子变得乖巧,说道:

    “既然是为了治病,那倒也说得过去。”

    “哈哈哈哈。”

    陆云逸大笑起来,将她抱了起来,向后堂走去。

    南直隶应天府、江宁县!

    江宁县位于应天府以南,地势呈现出南北高、中间低的形态,宛如一个“马鞍”。

    不过,在沿河沿江的地带,则是一片广袤的平原。

    作为进入应天京畿之地的最后一个县城,

    江宁的商贸繁荣到了极点。

    淮水与江边,密密麻麻地分布着众多码头,

    码头上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从江宁到应天城的官道修建得极为宽阔,

    宽敞之处甚至能容纳近二十辆马车并排行驶。

    即便如此,到了春夏两季商贸最为繁盛的时候,

    这条官道还是时常拥堵不堪。

    今日,更是如此!

    宽敞的官道上,密密麻麻地挤满了军队。

    为了便于通行,整个大军被压缩在道路左侧,占据一半位置,

    另一半则留给了来往百姓与商贾。

    也正因如此,南征大军的回朝队伍绵延数十里,浩浩荡荡。

    若是从空中俯瞰,便能看到一条蜿蜒曲折、不见首尾的土黄色长龙,场面极为壮观。

    前军位置,

    傅友德身着甲胄,苍老的身躯在战马上微微摇晃,但仍显得精神矍铄。

    然而,他眉宇间的疲惫以及枯黄的皮肤,却暴露了他内心的疲惫。

    此刻,他正将万里镜举到眼前,脸上满是难以置信。

    身旁的一些将领也手持千里镜,

    朝着不远处一条从官道分出来的岔路望去。

    “那是哪条路?”

    傅友德轻声问道,声音中带着浓浓的沙哑,仿佛嗓子里堵着一口脓痰。

    “回禀国公,那是通往十里村的乡路。”

    身旁一人急忙拿出地图查看,片刻后回禀道。

    “乡路?”

    傅友德并不太在意那具体是什么路,

    他的目光死死地盯着一个有着三个车轮的奇特物件上,

    看起来像是一辆车。

    这辆车上堆满了货物,货物堆得比人还高,

    外面用绳子里三层外三层地捆绑着,将货物牢牢固定住。

    在车的前方,一名身穿吏员服饰的人正在操控着,似乎在用力踩着什么。

    在车的后方,是一名失去了一只臂膀的年轻小伙,

    同样穿着吏员服饰,正凭借侧身用力推着车。

    在他们后方远处,还有一些衣衫褴褛的百姓,

    正怔怔地望着他们离去,

    还不时地挥舞着手臂,眼神中充满了期盼。

    前军的一名将领手持千里镜,

    虽然看得不如万里镜清晰,但也能大致看清状况。

    他看了看不远处军卒们费力拖拽才能前行的板车,

    又瞥了瞥远处乡道上的那两个人和那辆奇特的车,

    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荒唐感。

    “公爷.这车怎么不用马就能走?而且还能装这么多东西!”

    不远处的板车需要骡马牵引,

    前后各有一名军卒帮忙,才能在官道上缓缓移动。

    而乡道上的那两个人,装载的货物比板车还多,行进的速度比板车还快,

    而且还是在乡道这种相对崎岖的路上

    这番话点燃了前军将领们的好奇心,

    他们纷纷发出惊呼,有的将领还狠狠地掐了自己一下,以确认自己不是在做梦。

    傅友德同样感到十分惊讶,眉头紧皱,满脸都是疑惑。

    接下来,更让他们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爬过了乡道的最后一个坡,那辆怪异的车驶上了官道。

    一进入官道,这辆车的速度陡然加快。

    后方推车的那名伤残军卒一个箭步,

    从车后跳开,直接坐到了车的一侧。

    这一幕让众多人瞪大了眼睛,发出了一声惊呼:

    “什么?”

    眼见他们越走越快,在众人的视线中逐渐变小,

    傅友德这才反应过来,连忙吩咐道:

    “去,把他们拦住!”

    一刻钟后,傅友德翻身下马,快步向前走去。

    一同前往的还有众多前军将领,甚至许多军中参谋也匆匆赶来。

    他们都想亲眼看看,究竟是什么东西,

    竟然比骡马板车还要好用!

    前方一块空地上,前军斥候部小旗许瑞川和京府吏员苗盼山战战兢兢地站在三轮车旁,望着一行人走来。

    出身军伍的许瑞川还算镇定,

    他伸出一只手,扶着三轮车上的货物,防止货物掉落。

    “老许啊.这些人是谁啊,怎么一个个看起来凶神恶煞的。”

    苗盼山还不到三十岁,但黝黑的肤色让他看起来有些显老。

    此时的他惴惴不安,小声问道。

    虽说这段时间也有一些百姓和官员时常拦住他们,询问三轮车的情况,

    但终究没有遇到过军卒。

    许瑞川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只能抿了抿嘴,提醒道:

    “该说的就说,不该说的千万别说。”

    “好”

    很快,一行人走到了近前。

    傅友德挥了挥手,一名亲卫没有废话,立刻走上前去,

    从怀中掏出令牌,展示在他们面前,大声说道:

    “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左柱国、光禄大夫、征南将军、颖国公傅友德是也。

    尔等是何部军卒,还不速速前来跪拜!”

    “吧唧”一声,苗盼山手中的马鞭悄然落地,

    整个人呆立当场,不知所措。

    就连先前还保持着几分镇定的许瑞川,表情也瞬间变得有些呆滞。

    他反应迅速,连忙松开扶着三轮车的手,

    “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还拉了拉身旁的苗盼山。

    这时,苗盼山才回过神来,连忙跟着跪地,与许瑞川一同高呼:

    “参见颖国公。”

    许瑞川率先开口:

    “回禀颖国公,小人乃京军前军斥候部小旗许瑞川,如今在应天商行做工。”

    前军斥候部?应天商行?

    傅友德眼中闪过一丝诧异,向前迈了一步:

    “起来吧。”

    二人缓缓站起身来,战战兢兢地站在一旁。

    傅友德走到三轮车前,绕着车仔细打量,

    眉头时而紧皱,时而舒展。

    最后,他甚至蹲下身,查看了车底。

    随即,他的眼中流露出一丝疑惑。

    这究竟是什么东西?

    眼前的这辆车结构简单却精妙,与马车有几分相似,

    看起来也不算特别重,

    可为何仅凭两个人就能拉动如此沉重的货物呢?

    傅友德打量着车中的货物,

    大多是瓜果蔬菜,用大框装着。

    他甚至还看到了两个挂在车尾的大公鸡,正炯炯有神地盯着他。

    一旁的几位副官早已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也在车的周围左看右看,时不时地倒吸一口凉气。

    他们的脑海中都冒出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心中有着同样的疑惑。

    最后,还是见惯了大官的京府吏员苗盼山轻声解释道:

    “回禀颖国公、诸位大人,此物名为三轮车,是工部新研制的器具。

    我们奉命骑着三轮车前往京府的各个州县采购货物,

    然后将货物运送到应天商行进行售卖。”

    傅友德收起了脸上的和蔼,脸色变得如同冬日般凝重:

    “这东西是用于商贾之事?”

    此言一出,在场众人都觉得十分荒唐,甚至有人忍不住破口大骂。

    “这些工部的官员,整天都在干什么?

    如此好的东西,怎么能用在这上面!”

    “都督府也不知道在做什么,怎么能任由他们这样胡来!”

    见众人骂得越来越激烈,甚至连“尸位素餐”这样的话都骂了出来,

    许瑞川这才颤颤巍巍地开口:

    “颖国公、诸位大人,与这三轮车配套的还有自行车,这些都属于军械。

    如今将它们用在商行中,是陛下和太子殿下批准,特此进行试验。”

    “军械?”

    傅友德的脸色这才缓和了一些。

    他能看出眼前这物件的不凡,都督府的众人也同样能察觉到。

    傅友德看向二人,脸上露出了一丝和善的笑容:

    “带上你们的货,给本公详细讲讲,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39/4239511/1111058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