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 第603章 盛极必衰,迁都诸事

第603章 盛极必衰,迁都诸事


翌日清晨,太子府中。

    太子朱标手持文书,静静审视着,眉头微微皱起。

    一、股东行为规范不得干预经营:

    [所有股东严禁以任何形式干预应天商行的日常经营活动。

    商行的运营决策以宫中意志以及宫中指派的掌柜指令为准。

    股东不得擅自对商行的业务开展、人员任用、财务管理等具体经营事项进行干涉,

    不得向商行员工下达与经营相关的指令。]

    二、尊重掌柜权威:

    [宫中指派的掌柜全权负责应天商行的经营管理,股东需充分尊重掌柜的决策与管理权力。

    不得对掌柜的正常工作进行无端指责、干扰或阻碍。

    若股东对商行经营有任何疑问或建议,应通过正式的股东会议渠道提出,

    由掌柜依据宫中意志及商行实际情况进行回应与处理。]

    三、利润分配与修路:

    [每年应天商行需将两成利润用于给诸多供应商村落修路。

    此安排旨在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促进地方发展,符合宫中整体规划。

    股东不得对这一利润分配及使用方式进行干涉,必须严格按照既定方案执行。

    商行掌柜应妥善安排修路相关资金的使用,

    确保资金合理、合规用于村落道路建设,并定期向股东通报修路进展及资金使用情况。]

    四、违规处理措施警告:

    [对于违反上述股东行为规范的股东,

    一经查实,即刻将其从应天商行股东名册中除名,

    强制转让其持有的全部商行股权,彻底剥夺其股东身份及相应权益。

    被除名股东不得就股权处置及相关权益提出任何异议,

    商行将依据律法及相关商业惯例,妥善处理后续股权交接与清算事宜。]

    五、监督与执行设立监督小组:

    [由都察院选派专人与商行管理层共同组成监督小组,负责监督股东行为是否符合本计划书的规定。

    监督小组有权对股东与商行经营相关的行为进行调查、取证。]

    六、定期审查:

    [监督小组定期对应天商行的经营活动及股东行为进行审查,

    重点检查是否存在股东干预经营、违规干涉利润分配等情况。

    如发现问题,及时按照违规处理措施进行处理,并向宫中汇报。]

    将文书内容全部看完后,朱标看向站在下首的陆云逸,问道:

    “孤怎么觉得,这些限制条款太过模糊?”

    陆云逸眼中闪过一丝诧异:

    “太子殿下英明,这是臣有意为之。

    目的就是为了让宫中、朝廷能够最大程度地对商行进行管辖。”

    太子朱标眼中同样闪过诧异,嘴角勾起一抹笑容:

    “你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若孤没记错,你昨日也成为了股东之一吧。”

    说到此处,陆云逸脸色略显古怪。

    原本,他并不想掺和商行的事务。

    可以预见,商行未来必然会出现贪腐横行、机制崩坏的情况,参与其中绝非好事。

    但无奈,昨日众多官员纷纷劝说他加入。

    若他再不加入,众人都缺乏信心,所以他最终还是加入了。

    稍作停顿,陆云逸沉声开口:

    “太子殿下,商行的目标是修路以及推广水泥、混凝土,并非单纯为了赚钱。”

    只此一言,便让太子朱标面露赞叹之色:

    “朝廷的诸位大人早已被这赚钱的速度冲昏了头脑。

    难得啊,在如此巨额银钱面前,你还能不忘初心。”

    “太子殿下,诸位大人只是从未见过商行这样的运作模式。

    等过些日子,他们自然会清醒过来,明白其中的轻重缓急。”

    太子朱标面露感慨:

    “行了,不必为他们开脱。

    他们家大业大,喜爱钱财也在所难免。

    不过,商行的银钱确实给了工部与都督府极大的信心。

    秦逵和耿忠他们都已放出话来,剩下的几个月,让官员和吏员们好好忙碌,年底发放赏钱。

    若在平常时候,能正常发放俸禄,就已经十分难得。”

    陆云逸笑着说:

    “太子殿下,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却万万不能。

    若商行在帮扶村庄的同时,还能让京中的吏员过上好日子,那才是大功一件。”

    太子朱标笑了笑,扬了扬手中的文书:

    “你这份文书,其他人可有异议?”

    “回禀太子殿下,异议自然是有的。

    但在足够丰厚的利益面前,异议也就不足为惧了。”

    “话虽如此,但其中仍存在诸多隐患。

    你认为.商行这样的模式能够维持多久?”太子端起茶杯,开口问道。

    陆云逸陷入沉默,思索良久后,他沉声开口:

    “还请太子殿下赎罪,臣冒昧直言。”

    “说。”

    “只要朝廷足够强大,商行的模式便能运行许久。

    即便数年之后,出现贪腐横行、机构臃肿的情况,但终究还是能够做事的。

    至少,它能养活足够多的人,修建足够多的道路,滋养大明的商贸土壤。

    若此类事务由个人掌控,毫无疑问会赚取更多的钱财,但这对大明朝廷却毫无益处。”

    “哦?详细说说。”

    朱标坐在上首,丝毫没有生气,反而挥了挥手,身旁的太监搬来一把椅子。

    陆云逸毫不客气地坐下,沉声道:

    “臣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平衡赚钱与惠民。

    然而,无论怎样实施,

    最终的结果往往都是少赚钱,甚至不赚钱。

    就如万寿制糖坊,可以不追求盈利。

    只要能够安置人员,让那些老太监、伤残军卒有安身之所即可。

    但若是换成个人所有,必然会雇佣更少的人,做更多的事,赚取更多的钱。

    但这些钱既不会落到雇员手中,也不会归朝廷所有,全都进了商行掌柜的腰包。

    他得了钱,也不会去修桥铺路,

    更不会白白拿钱养活那些对国家有功之人,也不会大量雇佣京城百姓。

    所以.臣认为,

    商行这类事务,必须掌控在朝廷手中,绝不能落入股东个人之手。

    商行如今一天能赚两万两,是个十足的金疙瘩。

    即便日后衰败到一天只赚一百两,它依然是个小金疙瘩。

    至少,它能养活足够多的人,为京中百姓提供足够多的就业岗位,这也很好。”

    陆云逸忽然想起一件事,转而说道:

    “太子殿下,臣还制定了一份[应天商行用人甄选章程],

    其中要求繁多,但最终目的都是雇佣京中那些肯努力,却处于温饱线以下的人。”

    太子听后轻轻点了点头:

    “这倒是个不错的举措。

    不过对此也不要抱有太大期望。

    宫中掌控的许多工坊与商行,起初也是如此,雇佣的都是贫苦百姓。

    但到后来都变成任用沾亲带故的人了,朝廷想管也管不了。”

    陆云逸面露无奈,裙带关系是几千年来都难以解决的难题。

    “殿下,有这个章程在,至少还能招到一些符合条件的人。

    若是没有,那就真的全是七大姑八大姨了。”

    “哈哈哈”

    太子朱标突然大笑起来,频频点头:

    “孤突然发现,对于这类事情,你总是往最坏的方向去想。

    就不能往好的方面想吗?”

    陆云逸身上陡然浮现出一股暮气,声音也变得愈发沉重:

    “殿下,天理循环,周而复始.

    人会死亡,物会损坏,草木会枯竭而后再生。

    事物总是由盛转衰,这是天地间的道理。

    臣认为,与其期盼那些不太可能出现的好结果,不如直面坏结果,

    从而做好应对,至少能延缓其到来的时间。”

    太子朱标站在上首,脸色平静如水。

    但周围的太监和侍者们都已低下头,这话可谓大逆不道。

    过了许久,太子朱标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

    “你啊,看得太透彻了,

    也难怪年纪轻轻,却似六十岁的老者。”

    “殿下,臣也不想如此。”

    “好了,说些别的事吧。

    今日你来找孤,就只为了商行的事?”

    陆云逸拱手行礼:

    “殿下圣明,今日臣前来,确实还有其他事。”

    “说。”

    “还请殿下屏退左右。”

    太子朱标眯了眯眼睛,轻轻挥手:“都退下吧。”

    身旁的太监虽有些迟疑,但还是缓缓退了出去。

    偌大的书房,顿时只剩下两人。

    “说吧。”

    陆云逸深吸一口气,沉声道:

    “殿下,臣此去关外,不知归期几何。

    还请殿下在迁都一事上,务必慎之又慎。”

    话音刚落,书房内瞬间安静下来。

    阳光透过窗棂洒了进来,让昏暗的书房多了几分光亮,将二人的脸庞映照得忽明忽暗。

    “你也反对迁都?”

    “臣是北人,又怎会反对迁都。”

    陆云逸有些无奈,甚至可以说,他是关外之人,比北人更靠北,更希望迁都!

    “也是.”

    太子轻声呢喃一句,发出一声嗤笑。

    “那你是何意?”

    “殿下,臣第一次南下时就觉得,北边距离应天太过遥远。

    长此以往,又会出现南北失衡的局面。

    那时臣就认为,大明若还想掌控北方,都城就应定在北边,越北越好!

    来到应天后,

    臣发现,各方势力围绕应天错综复杂,相互交织。

    形成了一张足以笼罩整个天下的大网。

    昨日商行整个二层的商品销售一空,买家多为南方的诸多士绅豪族。

    实不相瞒,

    臣也是第一次知晓,

    应天城的有钱人竟如此之多。

    而在此时提出迁都,无异于断人财路

    朝廷轻则遭到反噬,重则引发天下大乱。”

    屋内的气氛再次变得凝重起来。

    光影交错间,二人的思绪截然不同。

    “孤知道了,你.认为什么时机合适?”

    太子朱标声音略带迟疑。

    “陛下,大敌当前之时,乃迁都的最佳时机。”

    陆云逸回答得干脆利落,随后脸上露出些许纠结之色,忍不住挠了挠头:

    “若北方草原势力强大,威胁大明,便可借御敌之名,顺势迁都北方。

    但如今北元已不堪一击,

    臣.也有些百思不得其解。”

    “你想做什么?”太子朱标淡淡地问道。

    陆云逸的脸色很快恢复如常,依旧带着些许沉重:

    “殿下,臣认为,没有敌人可以制造敌人。”

    “不行。”

    太子朱标拒绝得斩钉截铁:

    “大明以武立国,功绩在于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若与蛮人勾结,便失去了天下正统的地位。”

    “殿下英明,臣亦是这般认为。”

    “那还说这些作甚。”

    朱标摇了摇头,将身体靠在椅背上,显得有些无奈。

    陆云逸老实开口:

    “臣只是没话找话,实在不知该说些什么。”

    朱标一愣,险些被气笑了:

    “那你还要阻拦孤迁都?”

    “臣并非阻拦太子迁都,而是阻拦太子在此时迁都。

    如今有了甘薯,天下民生得到极大改善,朝廷威望将达到空前高度。

    但是,殿下,臣是行军打仗之人。

    深知距离成功最近的时候,往往也是距离失败最近的时刻。

    臣想劝殿下,等十年、二十年之后,再商议此事。

    到那时,立国之初的一些老臣也已离世,阻力或许会小很多。”

    “原来你是这个想法。”

    太子轻轻一笑,随后缓缓摇头:

    “做事宜早不宜迟。

    有些事情若不趁着立国之初余威尚在时抓紧去做,便再无机会尝试。

    你的好意孤心领了。

    你去大宁之后,好好做事,让北边安稳下来。

    你走之后,工部侍郎的人选,你认为谁合适?”

    见他提及其他事情,陆云逸心中轻叹一声,将迁都之事暂且放下,开口道:

    “殿下,虞衡清吏司郎中李至刚做事能力很强,

    但官声不佳,且一心求官。”

    “孤知道他,商行修建得很好,做事也踏实,只是太过年轻  ”

    此话一出,二人都察觉到气氛有些异样。

    李至刚如今已三十多岁,而陆云逸才二十一岁。

    “咳,孤也不瞒你,朝廷打算派他去河南治水。

    侍郎的职位.就看他今后表现了。

    既然他一心求官,这个消息可以提前透露给他。”

    陆云逸站起身,躬身行礼:

    “多谢殿下。”

    “京府的冯克昭,你觉得如何?”太子朱标问道。

    陆云逸眨了眨眼睛,如实说道:

    “殿下,臣与冯大人仅在商行事务上有过接触,对他的为人并不了解。”

    太子见他一副敷衍的样子,便追问道:

    “你就没有其他人推荐?”

    陆云逸脸色古怪至极:

    “殿下,臣是军伍出身认识的大多是军中将领。

    推荐工部的人选,实在有些强人所难。”

    “哈哈,此言倒也没错。

    孤都快忘了你是军伍出身了。

    既然如此,此事就由朝廷决议吧。”

    “理应如此。”

    太子朱标抿了抿嘴,轻声说道:

    “这样吧,再兼任一个左副都御史。

    地方都司同知管的事情虽多,

    但大宁尚未设立布政使司,有些地方政事还需凭借官职来处理。”

    “啊?”陆云逸有些茫然地挠了挠头:

    “殿下.臣从未与都察院有过接触,对其运行机制并不了解,这”

    太子朱标摆了摆手:

    “只是加个名头,以便治理地方时名正言顺。

    否则,一些城池的地方官员势力强大,都司难以制衡。”

    这一点,陆云逸倒是有所了解。

    北平行都司属于军事区域,职能主要是军事防御,并未设置布政使司这一民政管理机构。

    然而,其中城池众多,官员也不少。

    都司虽能管理,但总归有些名不正言不顺。

    仔细思索一番后,陆云逸站起身,躬身一拜:

    “多谢太子殿下。

    臣此去大宁,定当竭尽全力,让大宁民心归附!”

    “嗯,你明白事情的轻重缓急就好。

    有事多与北平联系、商量。”

    “是。”

    太子看了看天色,

    见天色早已大亮,便摆了摆手:

    “行了,圣旨今日就会下达。

    选个良辰吉日,尽快离京吧。”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39/4239511/1111052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