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 第690章 拒不出兵,战事再起

第690章 拒不出兵,战事再起


天津三卫入驻了三万卫,填补了原本空虚且薄弱的防线。

    一万人的加入,一下子让整个三万卫变得固若金汤,

    周边道路以及山林都在防护范围之内。

    更重要的是,一直无法动工开采的英城子铁矿也能继续开采,继续为大明提供上等铁矿石。

    卫所的民夫以及力夫在睡梦中被惊醒,

    但依旧十分开心,终于能做工了,

    只要做工,就有钱赚。

    然而,三万卫营寨之中,气氛却没有这般和谐。

    黄映之定定地站在三万卫边缘的一处坟头前,

    看着孤零零立在那里的碑石,眼神复杂。

    粗糙的手指不停地揉搓着腰间玉佩,

    那是陆云逸给他验明正身之物,

    能从三万卫指挥使许成口中得到最准确消息的局势以及消息。

    黄映之对此充满期待,

    但现在,人居然已经死了。

    看着碑文上潦草的字迹,

    黄映之叹息一声,转过身来,看向眼前的景象,

    坑坑洼洼的地面、潦草不堪的茅草屋、东倒西歪的栅栏,怎么看都像一副经历过战事的惨淡模样。

    但偏偏,黄映之从三万卫巡逻的军卒以及还在干活的民夫身上,

    没有看到战事的阴霾,更重要的是没有畏惧。

    处在战事最前线,就算是军卒都会有畏惧,

    更何况眼前这民夫多于军卒的三万卫。

    这时,海津卫指挥使姚修杰身穿甲胄,

    快步走了过来,脸色带着凝重:

    “大人,汝南侯请您去公廨大堂议事。”

    “这么晚了还议事?”黄映之面露诧异。

    “说是前线斥候探查到了重要讯息,要告知大人。”

    “走吧。”

    黄映之挥了挥手,带着亲卫快步前往公廨。

    来到公廨门口,黄映之看向正门上方的木头横梁,

    裸露在外的部分已经被屋檐包裹,

    但还是有一些烟熏痕迹,泛着黑灰。

    他默不作声地将这收入眼底,走了进去。

    公廨大堂十分宽敞,也十分暖和,

    只是里面略显空荡,除了桌椅板凳以及墙角堆放的诸多铁器外,并没有多余事物,

    就连地面都是裸露在外的青砖。

    上首,汝南侯梅义端坐上方,正端着茶杯轻轻抿着。

    因为承袭父职,所以他十分年轻,不到四十岁,

    皮肤也不似寻常武将那般风吹日晒显得粗糙,倒有些像北平的商行掌柜。

    下首左侧所坐是辽东都指挥佥事赵祖年,

    铁岭卫指挥使刘显、三万卫指挥佥事史家奴。

    黄映之能明显感觉到气氛有些凝重,略有停顿后,拱手参拜:

    “末将参见汝南侯。”

    “坐,黄大人不必客气。”

    梅义显得十分热情,笑着挥了挥手。

    黄映之走向右侧下首第一个位置坐下,姚修杰则是坐在旁边。

    “敢问汝南侯爷,前线收到什么消息?”黄映之率先开口。

    梅义的脸色一下子凝重起来,轻轻点了点头,

    一挥手,不远处站着的亲兵就将一份文书递了过来。

    趁着黄映之打开文书的工夫,梅义沉声开口:

    “黄老将军,前线的局势并不乐观。

    女真人的数量在持续增多,

    如今已探查到的.已经有将近万人,其中战马至少三千。

    他们分布在辽东之外各处,以千人为一营,对辽东边境呈现包裹之势,

    依本侯看他们是想要利用我们兵力不足的劣势,

    从各处进攻,对我等进行包围夹击。”

    黄映之看完了文书,脸色凝重起来:

    “侯爷,三万卫前线还有多少军卒拒守?”

    “北方灵川坡人马不足三千,其他两地也大差不差。”

    “汝南侯爷,若是有三千人马.

    应当足以守卫辽东边境安宁。

    毕竟女真人虽然人数众多,但可战之兵没有多少,

    一旦打起来,并不会造成什么威胁。”

    辽东佥事赵祖年轻咳一声,沉声道:

    “黄老将军此言差矣,三千兵马已经在边境坚守了至少三月,

    早已经是人困马乏,无力支撑。

    而对面的辽东女真人..

    虽然是一群乌合之众,但他们的战斗意志惊人。

    每一次我等都能取得不小的战果,但同样也有相当大的战损。

    三千兵马坚持不了多久,若是像上次那般不要命一般地来攻,

    可能不过三日就要溃败。”

    姚修杰皱着眉头,出言反驳:

    “赵大人,辽东占据东北之地精兵九成,

    而野人女真不过是一群吃不饱的野人,怎么会守不住?”

    “呵”赵祖年嗤笑一声,缓缓摇头:

    “姚大人,你也是走南闯北打仗过来的,

    最难对付的敌人不是什么精兵强将,而是挨饿的人。”

    黄映之与姚修杰的脸色一下子凝重,正堂中猛然多了一些肃杀。

    若问大明军卒什么时候最勇猛,

    不是现在,而是盘踞在两淮之地时。

    那个时候,打了败仗就要挨饿,

    所有军卒将领都将脑袋挂在了腰上,活下来就赚了,死了也省事。

    那个时候,不论是元军还是各地义军,都被他们打得找不着北。

    而现在,大明军卒已经吃饱饭了,但挨饿的变成了女真人,

    若真是如此.三千人还真未必够。

    正堂内安静了片刻,黄映之沉声开口:

    “敢问梅大人,以往遇到这等状况,都司都是如何应对?

    卑职说的是面对这等饿兵之时。”

    梅义表情如常,轻轻叹了口气:

    “以往只是千余人的兵马过来袭扰,将其打退,

    等他们死伤一些人,粮食够吃了也就罢了,

    这等事都是延安侯一力主持。

    谁知道延安侯一走,女真人一次就出动了这么多的饿兵。

    当然,也与今年天气诡谲有关,

    如今已经快三月中旬,这雪还是下个不停,

    女真人能熬过这个冬天的,少之又少。”

    黄映之长吁了一口气:

    “梅大人,我部千里迢迢刚刚抵达辽东,还需要多加休整,

    三日三日后卑职就带人前往辽东边境,如何?”

    梅义脸色一沉,一旁的赵祖年连忙开口:

    “黄老将军,不可啊.

    如今辽东兵马都在东线防范建州女真,

    能动用的兵马都扔在了北边,现在只剩下这么些独苗。

    若是他们损伤惨重,就算是黄大人率军顶了上去,

    等你们离开,我辽东照样会面临兵少敌多的尴尬处境。

    还请黄老将军体谅我等,早些出兵,

    为我辽东都司北方战线留得一些火种,

    也好在明年以老带新,操练新军!”

    黄映之觉得他说得有道理,

    但他的兵是从天津两个月马不停蹄跑到了这里,早已疲惫不堪,

    这个时候上战场,无异于送死,士气也会有所影响。

    思虑再三,他沉声道:

    “两日!两日后,我部进驻北方防线。”

    梅义脸上的阴沉加剧了一些,不过很快恢复正常,沉声道:

    “黄老将军,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早早赶到前线,可以在前线休整,

    在三万卫之内,若是敌军突然来袭,根本来不及驰援,

    若是就因为这十几里路而丢了防线,你我都担不起这个责任啊。”

    黄映之心中已经打定主意,

    不论眼前之人说什么,都要至少在三万卫待两天!

    “汝南侯爷,女真寇边,辽东已经损失惨重,

    陛下宫中以及都督府,该生的气已经生了,

    若是因为我等冒进,再打了败仗,那才是真的无法挽回。

    我部是疲兵,在大宁歇息了不过一日,在三万卫再歇息两日,

    一路将近三千里,歇息三日已经是极限,还请汝南侯爷体谅。”

    梅义脸色一沉,用力吸了一口气,沉声道:

    “黄老将军,若是本侯没有记错,

    先前的来信中,天津三卫没有足额的粮草。”

    “是有这回事,不知什么原因,

    北平行都司收到消息晚了一个月,没有时间来准备,只备下了六千人所用。

    一路上走走停停,已经没了大半,

    还望汝南侯爷早些将粮草调来,

    我等军卒吃饱穿暖,也可抵御敌军。”

    梅义没有听他的解释,斩钉截铁地开口:

    “黄老将军,三万卫一应粮草被抢夺一空,

    现在所用都是从铁岭卫以及辽阳城送来,

    若是黄老将军能够早些到前线,

    本侯答应你,可以优先调配天津卫的粮草,

    供尔等所用,如何?”

    黄映之愣住了,他有些愕然地看向梅义:

    “侯爷,我等精兵来到辽东对敌,

    难不成还得不到粮草的优先供应?

    敢问还有谁能在天津三卫之前拿到粮草?”

    梅义脸色阴沉到了极点,

    这次他也没有再作伪装,而是直直地盯着黄映之。

    “黄老将军!粮草优先供给边军不假,但也要有才是。

    如今铁岭卫的粮仓已经空了,辽阳距离这里又有将近两百里,路途遥远,

    一路人吃马嚼,来到三万卫已经不剩多少了。”

    他看向刘显:“刘大人,是不是啊。”

    铁岭卫指挥使刘显连连点头:

    “是啊,黄老将军,

    铁岭卫一众军民也需要粮食,

    不能顾了前线,不顾后方啊。

    铁岭卫的炼铁工坊现在日夜不停地打造军械,就是为了前线能打赢。

    若是让铁岭卫军民饿死,这说不过去吧。”

    黄映之看向对面二人,心中算是明白了,

    这是又想让天津卫干活,又不想给天津卫粮草。

    想明白了这点后,黄映之心绪彻底平静下来,淡淡道:

    “既然没了粮草,那还打什么?

    侯爷,天津卫可以在三万卫等,

    什么时候有可用的粮草,我等再去前线对敌,

    否则一群饿兵去到前线,也是士气全无。”

    梅义冷冷地看着他:

    “兵部与都督府的调令已经写了,听从总兵军令,

    现在黄老将军如此行事,倒是让本侯很难办啊。”

    黄映之有些诧异地看着他,心想此人有些名不副实,

    若是一纸文书就能让人乖乖听令,

    这世间哪会有这么多的反叛之事。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若是没有足够多的粮草,天津卫的军卒去也是送死,

    那不如拒守三万卫,将所有军民都发动起来,至少挨过这个冬天。”

    “呼呼.”

    梅义的呼吸突兀地粗重起来,手掌紧紧抓住座椅扶手,青筋毕露。

    眼前这个老东西,若是他执意不去前线,

    他还真没有太多的办法,毕竟那是人家的兵。

    安静了少许,梅义慢慢站了起来,沉声道:

    “既然黄大人想要歇,那就歇着吧。”

    说完,梅义快步离开,

    赵祖年与刘显连忙站起来跟随,走的时候还瞥了黄映之二人一眼。

    等他们离开后,姚修杰脸色凝重:

    “大人,这般得罪汝南侯,是不是有些不妥?”

    “命都要没了,哪还顾得上这个?”

    黄映之冷冷开口:

    “天津三卫是咱们的家底,不能败在辽东,

    先养精蓄锐,等待粮草,

    若是没有粮草,我等断然不会出营。”

    “大人,这可将人得罪死了啊。”

    黄映之脸色一冷,轻哼一声:

    “仗打不好让旁人来收拾烂摊子,先担心担心他们自己吧。”

    离开正堂的汝南侯梅义站在公廨不远处,

    看着不远处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大地,脸色阴沉。

    赵祖年跟了过来,小心翼翼地说道:

    “大人,依我看,这黄映之是铁了心的不见兔子不撒鹰。”

    “你有什么好的办法?”梅义淡淡发问。

    赵祖年脸色一僵,愣在当场,支支吾吾地开口:

    “大人,下官能有什么办法,

    要不咱们给他们一些粮草?”

    “给了粮草,铁岭卫怎么办?三万卫一众军民怎么办?”梅义反问道。

    赵祖年支支吾吾地不再说话,

    嘴唇微微撇动,心中腹诽,

    明明是你让我出主意,说了之后你又不满意.

    梅义也知道,此等大事不能依靠旁人,

    “先回去吧,赶路了这么久,好好歇息。”

    “是!”

    翌日清晨,天还没亮,急促的马蹄声与叫喊声就在三万卫响起。

    两名浑身血淋淋,脸上与手臂都带着刀伤的军卒骑着战马匆匆冲了过来,

    还不等到近前,就扑通一声摔落倒地,

    值守的军卒连忙上前搀扶,那二人脸上带着不甘,还有一些惊惧,喊道:

    “寇边,女真寇边!”

    “前线告急!”

    值守军卒脸色大变,其中一人连忙站起,拿起背在后腰的号角,

    “唔唔唔——”

    沉重的声音在未明亮的夜色中盘踞,所有人都被惊醒。

    黄映之原本正在呼呼大睡,朦胧中听到了吵闹,有些不耐烦地皱起眉头。

    谁在吵闹?

    当心绪开始在睡梦中滋生时,

    黄映之一下子惊醒,猛地睁开眼睛。

    直到此时他才确定,号角声与喊叫声是发生在现实世界。

    房门被猛地敲响,亲卫的声音传来:

    “大人,辽东寇边!”

    下一刻,门外又传来一个有些急躁的声音:

    “起来,都什么时候了,还不开门.”

    房门被推开,身穿半截甲胄,拿着头甲的姚修杰匆匆冲了进来,见到了正睡眼蒙眬的黄映之,

    “大人,刚刚得到消息,

    辽东寇边了,前线正在激烈抵抗,损失惨重!”

    “什么?”

    黄映之坐在床榻上,整个人愣在当场。

    怎么会这么巧?天津卫刚来,辽东就寇边了?

    “梅义呢?他人在哪?”

    黄映之连忙发问,不论如何,先找上官。

    “他在公廨大堂,召集三万卫将领议事,

    准备去往前线,还让属下来叫大人。”

    黄映之没有着急起床,而是就坐在那里,眉头紧皱,

    他看向姚修杰:“你觉得此事如何?”

    “有蹊跷。”

    姚修杰没有吝啬心中猜想,旋即面露迟疑:

    “但大人,寇边之事已现,

    不论如何都要参与议事,否则一个大帽子就扣过来了。”

    “你说得对.”

    黄映之从温暖的被窝中钻出,

    飞快穿甲,同时心中已经有定计:

    “派最好的斥候去前线看,快速往返,本将等他的消息。”

    “大人,三万卫一众军卒已经开始集结了,有些来不及吧。”姚修杰面露迟疑。

    黄映之斩钉截铁地说道:

    “他们要去就让他们去,咱们初来乍到,

    没有确切的消息一定不能轻举妄动,谁来也不好使。”

    “好了,快去吧,隐秘行事,看清战场局势,分辨真假!”

    “是!”姚修杰匆匆返身离开。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39/4239511/1111044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