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8章 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
时间流逝,日头渐渐西移,阳光愈发刺目。
当午时的阳光透过窗棂刺到书桌上时,
陆云逸有些恍然地抬起头,看了看时辰。
原来,不知不觉间,已经过了半个时辰。
看时不知觉,但抬起头来,他便觉得眼睛一阵酸涩.
不远处,吕正心依旧等在那里,
见他分神,连忙上前将一杯茶递了过去。
“大人,属下没有什么好茶,您先喝着,下次备一些。”
“不必,喝什么都一样。”
陆云逸拿过茶杯,一边抿着,一边看手中文书,
不得不说,吕正心作为经过大起大落之人,
对于事物的观察尤为细致,甚至对于人心的揣摩亦是如此。
上面记载的大多是一些街坊邻居发生的口角、争执又或者矛盾,
还有一些扬州府的政令,以及百姓对政令的评价。
单看一两页看不出什么端倪,
但一次性从头看到尾,
陆云逸能发现,人心不古!
看重钱财、名利之事不仅发生在一些员外、官员身上,百姓身上亦是如此。
随着世道愈发太平,生存的压力消失之后,
进而会继续追求名利、钱财,
这也导致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变得愈发大。
在战乱之时、天下未定,为了生存也有争斗,
但更多的还是团结在一起,共同面对生存危机。
而在生存危机消失之后,争斗也变得更为纯粹。
陆云逸目光扫过文书,最近发生的两起争斗案例跃入眼帘。
一、城东周氏兄弟,父丧未满百日,便为祖宅临街三尺空地争得面红耳赤。
只因官府拓街,此地将成铺面,可收租银。
兄弟二人温饱无虞,却为这蝇头小利,不顾手足之情,邻里皆叹:
“若在兵灾年头,兄弟俩必是相依为命,
如今太平了,倒为这寸土撕破脸皮!”
二、城西陈氏女敏之,幼许南货铺张家。
后张家败落,富商子见敏之貌美,重金下聘。
陈家立时翻脸,诬张家子有隐疾,更令敏之托言清修避入庵堂,实则待价而沽。
张家不堪其扰,含恨退婚,昔日婚书,竟成废纸一张。
市井议论,不过“嫌贫爱富”四字。
“哗啦.”
“哗啦.”
陆云逸翻了翻书页,有些感慨地长叹一声,
将茶杯放下,看向吕正心:
“做得很好,以后多记录一些世俗琐事,能够以小见大,
而且我发现,你的字写得越来越好了。”
吕正心一怔,旋即笑了起来,
搓了搓有些被墨汁染黑的手掌,觉得十分有成就感。
“多谢大人夸赞!”
陆云逸将书页合上,询问:“有人找你们的麻烦吗?”
吕正心没有隐瞒,老实说道:
“回禀大人,当然有,瓜果行占据了最好的位置,又在应天商行的供应链之内,
按照旁人的话说,就是躺着赚钱的生意,自然有人打主意。
不过您放心,属下还应付得来,怎
么说属下也是从军中退下来的百户,衙门照看着。”
“应付不了就去找向英宇,
他怎么说也是个卫所千户,城中也能照顾到。”
“是,大人放心吧。
其实应天商行的名头已经给属下挡了不少灾了,
上面的掌柜时常来铺子里看,
衙门的大人也常常跟随,话里话外都是一些照顾之言。”
陆云逸十分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些家伙,还算干了点人事,不错。”
说罢,陆云逸站起身,从怀中掏出一个信封,递给吕正心:
“钱财你也不缺,这是应天明道书院的入学文书,
若你儿子有读书天赋,就把名字写上去,可以去应天求学,
明道书院虽然有所没落,
但与国子监的关系还是十分亲密,不少师者两头跑。
若他能在明道书院站稳脚跟,以后再研究去国子监的事。”
吕正心怔怔地看着信封,有些不可思议地抬起头,颤声道:
“大人.”
陆云逸抬手制止:
“举手之劳,同样的文书各地老弟兄都有,
到时候看看你们的孩子谁有读书天赋,
要是能出个举人,那就不得了喽,就算是抬,也给他抬进翰林院。”
“翰林院?”
吕正心愣在当场,眼睛猛地瞪大,那可是进士才能去的地方啊。
陆云逸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
“行了,耽误你们中午休息了,我走了,
对了新改进的轮椅可能再过半个月就送来了,走的是商行渠道,到时候你看着点。”
吕正心紧了紧手中文书,只觉得嘴唇发干,拱手抱拳:
“多谢大人.属下此生不忘大人恩情。”
陆云逸没有说话,只是随意摆了摆手,慢慢踱步离开
很快,吕晨走了进来,
他看着桌上摆放的厚厚文书,眼中闪过一丝失望:
“爹,大人对记录的事不满意?”
“不”
吕正心抬起手,擦了擦通红的眼睛:
“大人很满意,让我们多记一些。”
吕晨松了口气,笑了起来。
“爹您怎么了?”
“没事.爹高兴。”
吕正心抽了抽鼻子,将手中信封递了过去:
“拿着,大人给你的。”
“这是?”
吕晨有些疑惑。
“明道书院的入学文书,你可以去里面求学。”
吕晨身子一抖,险些以为自己听错了,
明道书院建于南宋,是为了纪念明道先生程颢而建,是应天乃至直隶都非常出名的书院。
除了国子监,没几个能稳压其一头。
“爹我.孩儿要去书院读书?”
他有些震惊与不可思议,
作为瓜果行,他接触的读书人不少,也听过不少传闻,
明道书院他们就时常提起,不少进京赶考的学子都会提前一年进京,想要进入明道书院求学,但往往求而不得。
“看你的本事了,若你蠢得像头猪,这书院不去也罢。”
“爹,这说的什么话,孩儿定然行的!”
吕正心看着自己愈发高大的儿子,笑了起来:
“好好好以后多找一个伙计,收摊后你就不用干活了,在店里读书。”
一听不用干活,吕晨连连点头,眼中绽放着精光!
“好!”
十月初的北方,秋风已裹挟着几分凛冽,
却吹不灭大宁城外二百里修路工地上那如火般的热情。
天刚破晓,东方才泛起鱼肚白,工地便已喧闹起来。
帐篷像一片片白色云朵,在广袤大地上绵延不绝,没有尽头。
工地上,人声鼎沸,号子声、铁器敲击声交织,
数千名民夫身着粗布短褐,头戴斗笠,在各自工位上忙碌。
有的挥舞着巨大铁锤,
一下又一下地砸向坚硬岩石,火星四溅。
有的推着装满石料的小车,
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快速奔跑,扬起阵阵尘土。
还有的拿着长尺和墨斗,
仔细地测量着道路宽度和坡度,神情专注凝重。
在道路一侧,几台巨大水车正缓缓转动着,
将河水引入预先挖好的沟渠中,提供源源不断的水源。
道路的另一侧,工匠们正在搭建临时桥梁,
他们用粗壮的绳索将一块块巨大的木板捆绑在一起,
然后小心翼翼地将其放置在河面上。
每一块木板的放置都牵动着心弦,
一旦失误,就可能前功尽弃。
但凭借着丰富经验和精湛技艺,一次次地化险为夷,桥梁的雏形逐渐显现出来。
道路两旁,竖立着一块块巨大木牌,上面用醒目的红色大字写着:
“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
十个大字,如同一把把燃烧的火把,照亮了所有前路!
一位年逾半百的民夫放下手中铁锹,直起腰来,
望着眼前这热火朝天的场景,眼中闪烁着泪花,
他感慨地对身旁的年轻劳工说:
“娃啊,我活了这么大把年纪,还从没见过这么壮观的场面。”
年轻劳工听了,只是笑了笑,而后继续低头干活:
“我也没捞着过这么好的活。”
说完,他又拿起铁锹,更加卖力地干了起来,
以前他是商行的伙计,搬货看店跑堂都干,就这样一月累死累活才一钱银子,还只包吃不包住。
如今在工地上,日升而作,日落而息,
工钱翻了一倍,还包吃住,
这个活太好了,所以他格外珍惜。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悠扬的铃声。
一队商贾赶着满载货物的车马,缓缓靠近了工地。
他们是来自北平的商贾,
原本一脸疲惫,但当他们看到眼前这壮观场景时,
不禁瞪大了眼睛,脸上露出了震惊和敬佩。
一位身材肥胖的商贾,勒住缰绳,从马背上下来,喃喃自语:
“这就是大宁要修的路?也也太”
商贾有些不可思议,此事在北平城中传得沸沸扬扬,但有许多人不信。
因为这是一条八百里的路,仅凭一个都司怎么能做到?
但今日,他亲眼所见这震撼场景,明白了大宁的决心,
而且不知为何,他觉得有些可怕。
这人山人海若是用来打仗.
商贾打了一个哆嗦,收起了这个念头,
转而走到一位正在忙活的民夫面前,问道:
“小伙,你们这是在修什么路啊?”
民夫擦了擦额头上汗水,直起身,笑着说道:
“这位老爷,咱们修的是到北平的路,等路修好,你们再来大宁就方便多了。”
商贾一听,无意识地点了点头:
“还真是这条路啊。”
“你们这么多人齐心协力,真是让人敬佩!”
民夫拍了拍胸脯,自豪地说:
“那是自然!咱们出身贫寒,但也知道为国出份力。
只要能把这条路修好,再苦再累咱也心甘!”
商贾听了,连连点头,说道:
“说得好说得好!等这条路修好了,以后做生意可就方便多啦!”
说完,他从怀中掏出一些碎银子,递给民夫,说道:
“这点心意,你们拿去买些酒肉,犒劳一下大家。”
民夫连忙推辞道:
“老爷,这可使不得!咱们是民夫,已经拿了衙门的钱,不能再拿老爷的钱。”
“哦?”
商贾更加震惊:
“民夫.衙门还给钱?”
“给,当然给。”
民夫十分自豪地挺起胸膛,说话都变得中气十足。
“能方便问一下多少钱吗?”
“咱们没有手艺,做的都是一些小活,不多,
一月二钱包吃住,孩子还能送到学堂,有人管。”
“天哪.”
商贾呼吸猛地急促,
他在北平雇一个伙计,一月也不过一钱,修路能拿两钱?
“那那是不是给的钱多,干得也多?”商贾追问道。
民夫笑了起来,一口黄牙十分明显,
皮肤上的黝黑褶皱亦是如此,他更加自豪地说:
“我们民夫是为了建设大宁,钱对我们来讲不是主要的,
主要是为了家乡,为了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为了全体大宁人民。”
看着他眼中灼灼不息的闪光,加之他身上浸满汗水与泥污的衣服,
商贾看了看自己,虽然身穿锦袍,装束华贵,但他觉得有些人模狗样。
这么一群人,这还是他印象中的愚民吗?
“等路修好了,欢迎您常来走动!”
民夫笑了笑,继续低头干活。
商贾强笑了两下,点了点头,然后骑上马,慢悠悠地走着。
他心中却久久不能平静,
刚刚的一幕,如同烙印一般狠狠地刻在脑海里.
商贾骑马缓缓前行,没走多远,便与高丽使团迎面遇上。
高丽使团此刻他们正勒住缰绳,停在路边,脸上满是震惊与惶恐,
方才民夫与商贾的对话,他们在一旁听得清清楚楚,
一位领头模样的高丽使臣瞪大眼睛,嘴唇微微颤抖,用不太流利的中原话对身旁同伴说道:
“这大宁竟有如此民心?
修路不仅给钱,还管孩子学堂,这些民夫竟不为钱财.”
另一位使臣脸色煞白,额头冒出细密汗珠,喃喃道:
“上下一心,若用于征战.我等如何能敌?大明居然这般恐怖?大王做错了啊”
使团中一位年轻些的官员,眼中也满是忌惮.
“之前只听闻大宁新政,如今亲眼所见,方知其厉害。
这哪里是在修路,分明是在锻打人心!”
为首使臣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
但微微颤抖的双手还是出卖了他内心的慌乱:
“此事必须尽快禀报大王,大宁不可小觑。”
这时,一位高丽侍从小心翼翼地问道:
“大人,那我们此次出使,还要按原计划行事吗?”
为首使臣沉默片刻,眼神中闪过一丝无奈:
“先按原计划进行,务必谨言慎行,切不可惹恼了大宁,待回去后,再与大王商议应对之策。”
说罢,高丽使团众人神色凝重,继续缓缓前行,
他们望着眼前热火朝天的修路场景,心中如坠冰窖。
那原本想要在大宁谋取利益、探听虚实的想法,早已被恐惧驱散得无影无踪。
而此时,修路工地上的民夫们依旧在忙碌。
他们的号子声、铁器敲击声,
仿佛是一曲激昂战歌,在大宁土地上回荡,深深震撼着高丽使团每一个人。
这时,马蹄声如惊雷滚滚,自西南方向疾驰而来,扬起漫天尘土。
陆云逸一马当先,身后千余名骑兵如黑色洪流般紧随其后,
铁甲在阳光下折射出森冷光芒,
长枪如林,旌旗猎猎。
战马四蹄翻飞,踏得大地震颤,号角声穿透云霄,惊起林间群鸟。
这支精锐之师虽经长途奔袭,
却依旧士气如虹,每一步都踏出大明铁骑的威严。
“大人快看!”
冯云方突然指着远方喊道。
陆云逸举目望去,只见视线尽头烟尘滚滚,
一条黑色巨龙蜿蜒盘踞在崇山峻岭之间。
待看清那热火朝天的修路场景,
他眼中闪过一丝诧异,随即露出欣慰之色。
“好!”
陆云逸忍不住击掌赞叹:
“这等气势,当真是前无古人,
走,弟兄们,全速前进!咱们回家!”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39/4239511/1111030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