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 第865章 没钱寸步难行 京中大肥猪

第865章 没钱寸步难行 京中大肥猪


刘老太爷乘坐着马车,晃晃悠悠地来到辽东都司衙门。

    衙门口,已经有许多马车停在这里,各个奢华无比,

    其上的族徽即便是在这风雪天,都被擦得锃明瓦亮。

    刘老太爷走下马车,吏员立刻前来迎接。

    “刘员外,请进。”

    刘彦辰跟随吏员,来到了都司接待客人的衙房,

    踏入其中,一股温热气息扑面而来,外面寒风细雨一下子就被隔绝在外。

    他打眼一看,房间中人不多,只有五人,

    但都是老熟人,城中一些有权有势的权贵。

    一见他来了,在座几人除了一名胡子花白的老者没有起身,

    其余四人都站起身,拱了拱手:

    “刘老太爷。”

    刘彦辰笑呵呵地压手:

    “不用客气,都是熟人了,给我这么一个老头子恭敬,传出去让人笑话。”

    几人只是笑笑,但坐在对面的老者,则长叹一口气:

    “刘老啊,辽东都要变天了,

    年轻人相继上位,只有咱们后继无人,家中找不出一个顶梁柱”

    刘彦辰坐了下来,对面的老者名为臧圣杰,同样是辽东世家的掌舵人,

    手中掌控着与高丽的一些商贸往来,

    毛皮、草药这等生意,大多是他掌控。

    “臧老啊,谁让咱们家中小辈不争气,

    这些小崽子,整日花天酒地,没个正事,

    弄得咱们两个老东西还要抛头露面。

    看看他们,几人都去江南养身体了,咱们还要顶在这里,真是荒谬。”

    刘彦辰指了指那三名中年人,笑着开口。

    臧圣杰陡然苍老了一些,轻叹了口气:

    “刘思礼不是在京中做官吗,只是没工夫回来操持家事,

    刘老还不用担心,这辽阳城内,可能就我后继无人了。”

    屋中气氛有些沉闷,

    正当刘彦辰将要开口之时,淡淡的脚步声从门外响起。

    潘敬的身影出现在门口,见到屋中的五人,

    冷峻的脸庞一下子笑容绽放,变得和煦:

    “几位员外,久闻大名啊,

    本官来到辽阳城多日,这才有空见见尔等,罪过罪过。”

    几人连连起身,躬身一拜。

    “拜见潘大人。”

    “坐坐坐,不用客气,就像是回自己家一般。”

    众人纷纷落座,潘敬看向眼前几人。

    五大家族是辽东盘踞的最显眼的一股势力,

    他们在各个大城都有血脉至亲,

    家中有田有人有矿,

    若是能得到他们的支持,那修路自然是不在话下。

    正在潘敬思绪之际,臧圣杰若有所思地看着他,试探着发问:

    “潘大人,老夫看你有些眼熟,是不是几年前来过辽东啊。”

    潘敬笑了起来,没有隐瞒:

    “不敢欺瞒臧老,本官曾经跟随武定侯爷在辽东待过好些年,

    当时只是个卫所指挥佥事,不值一提。”

    “哦?难怪老夫看潘大人如此眼熟,原来是老相识。”

    这么一说,刘彦辰也若有所思地打量着他,面露恍然:

    “潘大人,老夫好像也见过您,那时您是在城外组织练兵一事吧。”

    “对对对,没想到刘老太爷现在还记得。”

    潘敬心中一喜,既然是熟人,事情就好办许多了。

    “哈哈哈,我与臧老年纪大了,难得见到旧友,

    一时失了礼数,还请潘大人莫要见怪。”

    “既然是旧友,何必拘泥于礼数?”

    潘敬挥了挥手,身后亲卫便将瓜果茶点都端了上来,

    众人说说笑笑,气氛融洽到了极点。

    过了大概两刻钟,潘敬将茶杯重重一放,笑容收敛,十分郑重地开口:

    “诸位员外,今日本官请诸位来,是有一桩要事商议。”

    “哦?是何事?大人尽管说。”

    臧圣杰十分郑重地挺直腰,给足了潘敬面子。

    深吸了一口气,潘敬沉声道:

    “几位员外想来听过大宁盛事,

    本官来时,路过大宁,

    看到那热火朝天的工地,也看到了那将要连通大宁城与山海关的宽敞道路。

    一时间心向往之,

    所以.本官想着,能不能在辽东与大宁城之间也修建这么一条路。

    以后往来通商、互有商贸,可谓是两全其美啊。”

    话音落下,衙房内一片安静,

    一向相谈甚欢的臧圣杰与刘彦辰也沉默不语,默默端着茶杯。

    气氛一下子变得尴尬。

    倒是十分年轻的温靖尘也受不了这种尴尬,笑道:

    “都司想要修路,自然是一言而决,我等必然是举双手赞成。”

    潘敬像是抓到了救命稻草,兴致盎然地发问:

    “温员外觉得,都司也应该修路?”

    温靖尘心里咯噔一下,有些后悔自己的冲动,

    他抿了抿嘴,强笑着说道:

    “我等手下都有一些商贾,若是道路能好一些,自然也可。”

    潘敬满意地点了点头,看向在场众人:

    “既然诸位都觉得应该修路,那本官也就不卖关子了。

    想要从大宁修建一条通往辽阳城的官道,

    至少需要银两四十万。

    本官已经与大宁城的陆大人商量好了,

    这条路北平行都司出一部分钱,朝廷出一部分钱,

    剩下的.则咱们辽东都司出。”

    “极好极好。”臧圣杰笑呵呵地点头,恭敬说道:

    “潘大人不愧是京城来的大人,出手就是不同凡响,

    一旦这路修了,那辽东与大宁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啊,这是天大的好事。

    只是不知,都司准备什么时候动工?”

    “咳咳.”潘敬轻咳一声,面露难色:

    “臧老啊,实不相瞒,

    都司刚刚经历过战事,民生凋敝,百姓苦不堪言,

    这钱财之事,倒是一个老大难。”

    此话一出,在场众人皆面露恍然,一副刚刚想明白的模样。

    气氛再次沉闷下来,弄得潘敬十分尴尬。

    过了一会儿,刘彦辰笑着开口:

    “潘大人,修桥铺路,本就是我等员外应该做的事,

    我刘氏家中还有一些钱财,倒是可以支援都司一二。”

    潘敬眼睛一下子就亮了,不可思议地看了过去!

    “真的?”

    刘彦辰笑着点了点头:

    “修路这等利国利民之事,我等怎么能不支持,

    只是,如此大工程,动用民夫数万,

    可能要修上数年时间,不知朝廷同意了吗?

    大人还请不要误会,老夫只是怕,匆匆忙忙将钱砸进去,

    到时候朝廷又不同意都司修路,那我等可就坐蜡了。”

    潘敬脸色一僵,笑着说道:

    “刘老,您放心,此事由本官去周旋,

    只要有足够的钱财支撑,朝廷是不会介意来添砖加瓦的。

    毕竟,路修好了,以后调兵也方便。”

    臧圣杰点了点头:

    “潘大人所言极是,不知都司还缺多少银子?”

    潘敬久久没有说话,几道目光如刺一般射了过来。

    “嗯都司目前可能还差十万两银子。”

    “十万两?”

    臧圣杰听到这个数目也愣住了,苍老的眸子中闪过一丝荒谬:

    “潘大人,这十万两银子的缺口,您打算如何如何汇聚?”

    “这开年就要收赋税了,

    到时候卫所军械换装可以停一停,挤出一些银子,

    都司内的一些卫所修缮、屯田开山,也能挤一部分。

    至于剩下的,就还要都司的诸位员外,多多帮衬了。”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久久没有说话。

    刘彦辰打破沉默:

    “潘大人,此事银钱巨大,十万两银子的缺口,

    就算是我们也伤筋动骨啊,不如先等朝廷的圣旨文书?

    有圣旨在,我们心里也有个底,也好与其他好友去商量,

    现在空口无凭

    就算是凭借交情弄一些银子,也没有多少。”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

    商议一直持续了快一个时辰,终于不欢而散。

    潘敬将人送走,站在都司门口,发出了一声叹息。

    做边疆之地的都指挥使,比他想象的还要困难得多。

    应天京城,距离甘薯丰收已经过去了一个半月,

    浩浩荡荡的风波终于有了收敛趋势。

    有价无市的应天好地也开始有了成交,

    价格渐渐回升,烂地则开始回落。

    察觉到这一幕的京中员外与权贵,几乎都松了口气。

    他们现在已经不指望靠着地来赚钱了,

    只希望能安稳一些,别这么上上下下地折腾。

    这一个半月里,可谓是权贵损失最重的一次,

    几十个外地富商铩羽而归,白白的退休生活戛然而止,只能继续回去忙生意。

    京城之内,修路工程也变得浩浩荡荡,

    起初只是在应天的下城,也就是靠近江宁县、聚宝门附近修缮,

    因为这里居住的人多,往来商贾也多。

    但奈何,以应天商行与曹国公李景隆为首的炒地份子,

    收获的钱财越来越多,最后多到他们自己都害怕。

    只得继续大撒币,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小巷主路都修了,

    甚至还为皇城做了一些养护,

    换掉了一些发霉长斑的青石板、汉白玉!

    即便如此,留下的钱财依旧让他们惴惴不安。

    多,太多了!

    身为国公的李景隆都觉得烫手!

    此刻,他走在皇城恭道上,向着都督府而去,

    脸色凝重到了极点,俊朗的眼睛隐晦地乱看。

    他觉得,有无数双眼睛正在注视着他,

    对着他的后背指指点点。

    当他走进都督府的衙房时,

    那种被目刺的感觉才渐渐消失,他也松了口气。

    他很快来到了左军都督府,

    在庭院见到了正匆匆赶来的魏国公徐辉祖。

    徐辉祖手拿文书,脸色凝重,

    见到李景隆,脸上复杂神情一闪而过,最后狠狠瞪了他一眼,低声喝道:

    “还敢出门啊。”

    李景隆神情萎靡,重重叹了口气,埋怨道:

    “辛辛苦苦挣的银子,怎么现在反而跟抢的一样?躲躲藏藏,甚是狼狈!”

    “该!”徐辉祖毫不吝啬打击:

    “如今京中不知多少人想要吃了你们,还不是你们自找的。”

    李景隆无奈地叹了口气,耸了耸肩,像是没招了:

    “快人半步是天才,快人一步是疯子,果然,天才会被所有人嫉妒!”

    “哪来的歪理,今日的军事会议你少说话,别耽搁事。”

    “什么事啊,这么着急?”

    徐辉祖脸色有些凝重,压低声音道:

    “大宁城修建的道路已经要开始用了,足足一百五十里,

    朝廷很重视此事,辽东也送来了奏疏,也打算修一条路。

    陛下的意思是让都督府、兵部、工部都凑一些钱,看看够不够,若是够就修。”

    李景隆挑了挑眉:

    “那要是不够呢?”

    徐辉祖视线停在了李景隆身上,不言而喻。

    “凭什么!”

    李景隆声音猛地高昂了起来,

    引得众人纷纷注视后,又猛地压低声音:

    “城内城外的路都修了,钱也花了不少,怎么辽东也要跟我们扯上关系?”

    “哼谁让你们有钱呢?”

    “刘思礼不是更有钱?”

    “他的钱是应天商行的,是朝廷六部的,

    能花别人的钱,又何必花自己的钱呢?

    总之,你小心吧,别成了被宰的年猪。”

    二人不知不觉走到了左军都督府衙门口,徐辉祖丢下一句话后,就走了进去。

    李景隆定在门口,脸色来回变换,

    最后轻轻叹了口气,这话说得有道理。

    他跟着迈进衙房,不知是不是错觉,

    李景隆觉得,自己进入衙房后,一众大人的眼睛像是在发光。

    尤其是左军都督朱寿以及都督佥事萧琦,像是要吃了自己。

    他强装淡定,走到上首右侧后方位置,坐到了徐辉祖身旁,

    今日他们依旧作为旁听。

    不多时,颍国公傅友德与武定侯郭英一并走了进来,屋中不论大小都起身相迎。

    他们坐到了上首左侧后方,

    与众人攀谈片刻后,就默默看着手中文书,脸色变得凝重。

    这个时候,上首的朱寿将文书放下,扫视一圈,沉声道:

    “今日召集诸位前来是有两件事,希望与大家商议。”

    “第一件事,就是辽东到北平之间,

    要不要继续增加兵力,防范捕鱼儿海的草原大族。

    根据探子得知,捕鱼儿海的草原大部已经有十一个,

    每个都是三万人以上的大部,掌控着牛羊无数,青壮可能有十万余。”

    “第二件事,辽东与北平行都司之间要修建一条水泥官道,

    是原本官道宽度的三倍,能够同时容纳三十辆马车并行,预计花费四十万两!”

    朱寿话音落下,衙房内就响起了一阵倒吸凉气的声音,

    不少旁听大人被这几个数目所震惊。

    “朱大人,捕鱼儿海刚刚大胜,

    不过两年,就已经恢复了声息?”

    兵部尚书沈溍眉头微皱,声音沉重。

    “并没有恢复生息,根据探子信息来看,

    这些草原大部都是从鞑靼、瓦剌地区迁移而去,

    捕鱼儿海本地的大部只有两个。

    至于他们为什么迁移,也与咱们发起的北征有关,

    乃尔不花的下场让不少人认识到了北元暴政,

    所以纷纷远离,就形成了这个场面。”

    沈溍脸色更加凝重,带着一些疑惑:

    “捕鱼儿海大部已经有十一个,人数将要到达五十万,为什么这个消息到现在朝廷才知道?”

    老好人沈溍有些惊吓,北方盘踞着五十万人,

    一个大雪天,就能断绝了他们的生路,从而让他们南下劫掠,

    几十万人一哄而上,就算是能挡住,那也损失惨重。

    而他的问题让场中气氛有些古怪。

    安静了许久,角落里传来声音,有着一丝讥笑:

    “北平行都司正在忙着与草原人做生意,

    自然是希望人越多越好,他们怎么会将此事禀告朝廷呢?”

    众人循声望去,是兵部主事齐德。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39/4239511/1111026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