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战报频传,四周强敌
皇宫。
紫宸殿。
今日早朝下朝时间较晚,卯时准时百官入朝,基本上辰时不到就可以下朝了。但是今日,辰时到了,还有很多事情没有解决。
这很罕见。
“陛下。”
礼部尚书钱唯正在奏事:“因反贼叛乱,中原各省官吏刚刚任命各官吏,江南又因为反贼叛乱,各府、州、县官吏被杀者经过统计,合计一千六百余人。缺额太大,吏部不敢做主。”
朝臣中,不少面色沉凝。
特别是江淮一派的朝臣,更是脸色难看...江南官吏严重缺额,不仅如此,还有很多官吏勾结盐商、私盐贩子,甚至是反贼牟利,被贾珑下令斩杀者就占了一半。
以至于,严重影响了江淮一派的朝臣。官员任命,他们首先失去了参议资格。江南官吏乃是江淮一派参议任命者居多,如今...出事了。
缺额一千六百余人,大半勾结盐商、私盐贩子与反贼,是不是说明江淮一派的朝臣,就是私盐贩子、盐商与反贼推举的代表人?
关中派、北孔派自然落井下石,江淮一派接连丢了几个重要的官职,这才得以自保...参议江南官吏的缺额问题,就不用想了。
麟德帝面色沉凝,但是内心很是轻松。
这些官吏缺额,正巧赶上春闱结束...且旧员起复之后,还有很多旧员没有被任命官职,这都是他的政治资本。
贾珑提前布局,以至于江南叛乱,大半府州县没受到多大影响,这也保住了江南粮仓的粮食。
“吏部拟一道折子,呈交给朕。”
麟德帝开了金口,这件事情就这样定下。
“陛下。”
江南官吏缺额问题刚刚拟定,左都御史卫僚出班:“臣弹劾平叛大元帅、定国郡公、定国军节度使贾珑,滥杀江南官吏一事。”
“官吏纵使有罪也应该按照严格的流程,寻找证据,抓捕归案,押解归京,由刑部审议。”
卫僚弯着身,声音洪亮:“据臣所知,平叛大元帅、定国郡公、定国军节度使贾珑,以一面之词定罪江南官吏,未曾有任何的举证、审判流程,直接斩杀。如若大宋官吏,以一人片面之词,就可以随意斩杀,大宋官吏人人自危矣。”
麟德帝面色一沉。
内阁首辅程景微微皱眉,随后出班:“陛下,平叛大元帅此举,的确不妥。”
内阁次辅蒙敬反驳:“平叛大元帅出征在外,必然是以最有利于战争胜利为条件,做出种种举动。征伐之中,朝中不议将军之事。”
礼部左侍郎黄浩出班:“陛下,征伐之事,朝臣自然无需参议,但是平叛大元帅,随意斩杀官吏,的确是有违大宋律法。”
看着议论的朝臣,麟德帝眯了眯眼。
这些弹劾贾珑的人,不是老旧勋贵一系,就是三党之中官吏,与忠顺王均是对立一方...而忠顺王代表着天子意志下江南,这些人自然不能随意参议弹劾。
所以,将矛头对准了贾珑,本质意义上讲,就是为了江南官吏的参议资格。
这个时候,他必须要力挺贾珑,将领出征在外,朝中却要议罪,本就是大忌:“平叛大元帅持有朕赐予的金牌、先斩后奏特权,三品以下,有了罪证可以立时斩杀。”
紫宸殿为之一静。
一众大臣停止争吵,纷纷归班。
先斩后奏,皇权特许...谁还敢议论?
主要还是,太上皇最近,对于朝堂并不关心,天子如今强势起来...他们也毫无办法。
刑部尚书何颂清出班启奏:“陛下,金陵叛乱贼酋,即将被押解归京,贼酋之中,有灵安王一脉成国公牵涉其中,该如何审判?”
“成国公参与叛乱证据确凿,由刑部定罪即可。”
成国公乃是大宋开国高祖之弟灵安王玄孙,本为郡王爵,后因奢靡无度,贪赃枉法而被降爵国公,发配金陵看守金陵皇陵。
没想到,他还参与了反贼叛乱。
“报...”
镇殿将军出现在殿外:“北方战报!”
群臣纷纷回头,看向殿外。麟德帝心脏一跳,大宋内部叛乱不断,被牵扯极大精力,所以周边夷狄,难免蠢蠢欲动。
北方战报...
“呈上来!”
麟德帝面色凝重的拆开战报,快速的浏览了一遍:“犬戎出现在漠南草原,大有举兵南下嫌疑,辽国正在大肆调兵,今有八万辽兵,屯兵辽东行都司与辽国边疆。辽国还在源源不断的增兵...”
朝臣一片哗然。
大宋内部叛乱不断,怎么可能少的了夷狄虎视眈眈?
上次太后庆寿,各国使臣来京,怕就是为了探听大宋虚实。也是那次,各国使臣,交好一些朝臣,怕是...
有人已经被收买。
大宋内部的动荡消息,恐怕就是有人传递。
麟德帝立即下旨:“传旨辽东行都司都指挥使孙望,组建防御,抵御辽国可能西进。传旨王子腾,巡查北疆各卫所,防止犬戎可能南下。”
“报!”
麟德帝正在作出部署,镇殿将军再次出现:“陛下,嘉峪关战报。”
群臣心中一凛,西域之地,原本有几个国度,都是大宋藩属国,却被西秦所灭,西秦这些年只顾着内部事宜,极少犯边。
莫不是,西秦也要侵犯大宋?
打开战报之后,麟德帝的脸色越发凝重:“西秦五万兵马,已经攻占哈密卫,斩杀哈密卫一众官吏,哈密卫守军全军覆没...”
朝堂一片死寂。
哈密卫丢了...大宋西北最重要的要塞,被西秦攻占?
犬戎蠢蠢欲动,辽国有西进的可能,现在再有西秦...大宋内部叛乱还没有解决,就已经四面皆敌!
麟德帝手指略有颤抖,将战报交给夏守忠,传阅朝臣:“诸卿可有应对之策?”
“陛下。”
内阁首辅程景率先献策:“攘外必先安内,臣建议,边疆卫所严防死守,等待大宋平定内乱,由此可以抽调更多兵马,应对各方强敌。”
“陛下。”
内阁次辅持有不同意见:“臣以为,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如今,我大宋理应调兵遣将,增援边疆,让强敌勿以为我大宋畏惧。”
“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
程景丝毫不让:“粮饷何处来,兵马何处来?谁可为将?就以犬戎为例,这些年来,唯有定国郡公胜过犬戎!”
“辽国在二十一年前,大败我十一万兵马,这才让大宋丢了辽东行都司以东。”
“西秦接连灭国,兵强马壮,大多为骑兵,大宋骑兵总共不到八万,定国军中,就有五万,如何抵抗三方强敌,至少二十万骑兵?”
蒙敬哑口无言。
麟德帝最终作出决定:“着牛继宗率领京营五万兵马驰援嘉峪关,冯唐领京营五万兵马,驰援辽东行都司!”
“报!”
镇殿将军,第三次出现在殿外。
朝臣心脏一缩,接连两道战报,带来了不利于大宋的消息,这个时候...
又是什么地方战报?
或者,哪里失守?
大宋南有叛乱,北方有犬戎,东北有辽国,西北有西秦举兵意图侵犯大宋疆土。就只差西南方向...
乌斯藏刚刚完成一统,历史中,高原之地,与中原征战逾越千年时光。
是不是乌斯藏?
“陛下。”
镇殿将军声音洪亮:“福州捷报!”
(https://www.24kkxs.cc/book/4239/4239498/2403168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