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四合院:早穿20年 > 第87章 好几个故事咱不细写了

第87章 好几个故事咱不细写了


刘飞扛着沉甸甸的麻袋,美滋滋地蹬着自行车回家了。

一进门,把麻袋往地上一墩,就开始往外掏战利品:

翠绿的豆橛子、圆滚滚的土豆、紫得发亮的茄子……黄豆还没倒出来呢。

正哄孩子的张喜妹一看这阵势,脸“唰”地就白了。

她慌忙关紧房门,几步冲到刘飞跟前,声音都带了哭腔,压得极低:

“当家的!你疯了?!

现在是什么时候?三反五反的风头刚过去多久?

你怎么还敢往家倒腾这么多东西!

这要是让人看见……你犯错误了可怎么办啊!

我们娘儿几个……呜呜呜……”

越说越怕,想到丈夫要是倒了,孤儿寡母在这四九城的下场,悲从中来,眼泪“啪嗒啪嗒”就掉了下来。

三个小的见妈妈哭了,也吓得咧开嘴,“哇哇”地跟着嚎啕大哭。

小小的屋子里顿时哭声一片,愁云惨雾。

刘飞一看这阵仗,傻眼了,赶紧解释到:

“哎哟我的喜妹子!别哭别哭!不是你想的那样!

这……这都是党建国家自己种的!我从他那拿的!不是公家的!也不是受贿!”

张喜妹的哭声戛然而止,挂着泪珠的脸上一愣,随即像川剧变脸似的,瞬间雨过天晴:

“建国家的啊?嗨!你不早说!吓死我了!”

她用手背胡乱抹了把脸,冲着还在抽噎的几个孩子一瞪眼:

“哭啥哭啥!几个熊孩子!等会儿陈姨来了,给你们磨香喷喷的豆浆喝!”

哄住了孩子,她又想起什么,眼睛一亮,凑近刘飞,带着点做媒的兴奋:

“哎,当家的,建国那孩子多大了来着?我乡下有个远房表妹,水灵着呢,过了年就满十八了,要不……给他俩撮合撮合?”

刘飞正弯腰捡掉在地上的土豆,闻言身形一僵,差点闪了腰。

他直起身,表情有点古怪:

“撮合?建国?他才十五六!毛头小子一个,结婚?早着呢!”

“十五六?”

张喜妹有点失望的说道,

“那……是有点小了。可惜了那好姑娘。”

她随即又热心起来,接着说到,

“不过建国这孩子也不容易,爹妈都没了。以后他娶媳妇这事儿,咱们可得替他多上上心!”

刘飞心里嘀咕:

上心?想给他“上心”的人多了去了,

组织上、街道上……哪轮得到咱们操心?他含糊地应道:

“建国那小子,看着年纪小,主意可大着呢,心里有杆秤。这事儿啊,等他再大点,顺其自然吧。”

八月的蝉鸣聒噪得紧,空气里弥漫着晒蔫了的树叶味儿和若有若无的煤烟气息。

趁着夏粮入仓、新粮上市的空档,党建国开始了他的“战略储备”行动。

他揣着攒下的票子和从刘飞那儿“周转”来的几张旧币(心里嘀咕着“最穷穿越者”的名头怕是甩不掉了),分了几趟,小心翼翼地买回了足足四百斤玉米面。

粮店门口排着长队,价格牌上赫然写着“玉米面:每斤1500元(旧币)”。

这价格,是农民自己挑进城来卖的价,比配给粮贵了不少,但胜在能多买。

党建国扛着沉甸甸的粮袋回家,路上遇到街坊邻居,也只是点头笑笑。

如今他隔三差五往家搬点东西,大家伙儿虽好奇,倒也没人真拦着问东问西了。

一来,都知道他在区公所有份“正经事”做,拿的是“工资分”,手里有点活钱也正常;

二来,偶尔也能看见党建国或者党建华兄弟俩,拎着三两斤玉米面送到居委会,说是“响应号召,支援困难户”——虽是象征性的,但也堵了不少好事者的嘴。

有人私下嘀咕想打听,一听“在区公所帮忙呢”,也就识趣地咽了回去。

这年头,沾着“公家”边儿的人和事,总带着点说不清道不明的距离感。

钱袋子到底还是瘪了下去。

买粮的钱,除了自己牙缝里省出来的,大部分是找刘飞“借”的。

每次开口,党建国都觉得自己这“穿越者”当得实在憋屈。

别人穿越要么王霸之气侧漏,要么富甲一方,轮到他,还在为几百斤玉米面的钱发愁。

不过想想那地窖里码得整整齐齐的瓮,里面实实在在的粮食,心里又踏实了些——这才是未来几年安身的底气。

暑假里的小雨水,依旧是胡同里那个活泼的身影。

党建国记着这份邻里情,让党建华每周给她送几斤玉米面过去。雨水和秦淮茹处得倒是不错,有时能看见她俩在何家门口嘀嘀咕咕说笑。

不过,雨水来党建国那个小院子的次数明显少了。

一来,她和党建华不在一个年级,玩不到一块儿去;

二来,党建华这孩子,心思根本不在小姑娘身上。

他要么捧着书本看得入迷,要么就蹲在院子的菜地里,侍弄他那些宝贝菜苗,翻土、浇水、捉虫,乐此不疲。

在党建华看来,跟小丫头片子玩哪有自己看书种菜来得自在有趣?

那点玉米面,更像是党建国交代的任务,送完就完事。

日子在忙碌与琐碎中滑向年关。

北风卷着细碎的雪沫子开始在胡同里打旋儿。

党建国的“寒假工”生涯再次开启。

今年的四九城,气氛明显不同了。

“一五计划”的工业引擎开始轰鸣着爬坡,各种建设任务压了下来。

刘飞忙得脚不沾地,连带着党建国被分派的活儿也越发繁重,抄写、核对、跑腿,常常要忙到深夜。

一天傍晚,两人在办公室啃着冰冷的窝头当晚饭。

刘飞揉着发胀的太阳穴,忽然想起什么,抬头问道:

“对了建国,有个事儿问你。上边下来几个公派留苏的名额,我们区有一个推荐机会。你……想去吗?去老大哥那儿学点真本事?”

党建国正就着热水咽窝头,闻言差点噎住。

他连连摆手,脑袋摇得像拨浪鼓:

“别别别!刘大主任,您可饶了我吧!

我这人您还不知道?肚子里就那点墨水,在国内都勉强扑腾,跑到毛熊那儿,跟那群学神学霸坐一块儿?

那不得现大眼?纯粹是给国家丢人!”

他顿了顿,语气带上几分少有的认真,

“再说了,您知道送一个留学生出去要花多少钱吗?

听说得好几个村庄一年的产出才供得起一个!

我这块料,学不出个名堂来,对不起国家这份心血。”

他眼神微暗,低声补了一句:

“……那些去了不回来的,更对不起这份心血。”

这话里,带着点不易察觉的沉重。

是啊,有太多人,出去了就不再回来了,用毕生所学,向着曾经的祖国挥舞着刀叉和利剑……


  (https://www.24kkxs.cc/book/4239/4239497/2403132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