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四合院:早穿20年 > 第120章 核算

第120章 核算


两人都怕对方反悔,那份“按市场价结算”的协议写得是滴水不漏,还特意一式八份(也不知道图个啥吉利数),党建国和刘飞各自珍重地揣了四份在贴身的兜里。

签完字盖好章,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占了便宜”的得意笑容。嗯,双赢!

事后,种苹果部长不知怎么知道了这场交易的内情,把刘飞叫过去好一顿训道:

“我说小刘啊!你们后勤处家大业大,这么‘算计’建国那孩子,像话吗?人家带着民工科白手起家,不容易!欺负老实孩子,亏心不亏心?”

刘飞被训得面红耳赤,想想确实有点不地道,心里也过意不去,回头就给民工科特批了一头大肥猪作为“补偿”。

党建国收到猪,得知是刘飞挨批后的“表示”,反倒有点不好意思了。

他挠挠头,对毛大姐说:

“那啥……以后后勤处要是从咱这儿买东西,嗯……给他们打个9.99折吧!意思意思。”

毛大姐差点没背过气去:

一万块钱才便宜十块?!够买二十斤棒子面了!科长您这“大方”可真够实在的!

日子在忙碌与算计中飞逝。

元旦的喜庆气氛还没完全散去,高压锅厂那边传来了捷报——生产线正式搭建完成,可以试生产了!

党建国全程参与了流水线的调试。

几个从大学借调来的数学系高材生发挥了巨大作用,他们用运筹学和概率统计,帮着优化了工序排布和工位设置,甚至还预留了10%的产能冗余,显得既科学又超前。

这天,刘飞(他几乎以厂为家,把自己当成了实际上的厂长)激动地站在崭新的生产线旁,大手一挥:“开机!”

机器轰鸣,齿轮转动,经过一道道工序,第一批四十个黝黑锃亮、带着铸铁特有厚重感的“民工牌”高压锅(名字暂定)新鲜出炉!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盯着检验组。老师傅们拿着卡尺、压力表,一丝不苟地检测着每一个锅体的厚度、密封圈的平整度、泄压阀的灵敏度。

当检验组长举起一个锅,洪亮地宣布:

“全部项目,检验合格!”

车间里瞬间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工人们激动地拥抱、跳跃!

我们有自己的高压锅了!国产的!

在党建国眼里,这锅依然有些笨重,造型也谈不上美观,工艺细节更是有待提高。

但在刘飞和工人们眼中,这凝结了他们心血和汗水的铁疙瘩,就是世界上最完美的造物!是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丰碑!

激动过后,现实问题来了:一个卖多少钱?

党建国找来毛大姐说到:

“毛大姐,赶紧核算一下成本,咱们得定价了。”

毛大姐胸有成竹,噼里啪啦一顿算盘说到:

“简单!一个锅用生铁10斤,按计划价两毛一斤算,原料成本两块!  齐活!”

党建国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瞪大了眼睛问到:

“毛大姐!您这成本核算……也太‘革命’了吧?!

人工呢?  那么多工人忙活半天白干?

水电费呢?  机器轰隆响不烧电?机器磨损折旧呢?

设备不是大风刮来的!物流运输呢?

原料进厂、成品出厂不花钱?还有最重要的研发费用呢?!

朱教授他们的心血、我们前期试错的投入,都喂狗啦?!”

毛大姐被这一连串质问砸懵了,茫然地眨着眼,说到:

“啊?这……这些也算成本?以前在部队搞生产,没算过这么细啊……”

她以前在南泥湾搞大生产,讲究的是“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成本意识就是“省”,精细核算?那是资本家的事儿!

党建国哭笑不得问到:

“毛大姐,您以前……到底在哪高就啊?”

毛大姐挺起胸膛,带着自豪说到:

“俺?俺四二年就参加革命了!在南泥湾三五九旅三组当会计!

管着几百号人的口粮和被服呢!”

原来民工科前身“临时产业科”成立时,要啥没啥,根本没人愿意来当会计。

最后还是刘飞求爷爷告奶奶,找到老旅长,才把这位“南泥湾”的老革命请来坐镇。

党建国彻底服气了。

他只好耐着性子,拉着毛大姐,从原料、人工(按工种、工时详细计算)、水电、设备折旧(按使用年限分摊)、物流运输、研发投入(按项目估算分摊),甚至管理费、财务费,一项项掰开了揉碎了算。

最终,在毛大姐越来越呆滞的目光中,将一个高压锅的综合成本定格在19.99元。

“19.99?!”毛大姐看着纸上密密麻麻的数字,感觉脑子都不够用了,迟疑的问到,

“原料才两块,人工算下来还不到一块,加上这些杂七杂八,撑死也就六七块钱的成本……您这算到19.99?!那……那净利润13.69元?!”

这对习惯了“艰苦奋斗”成本观的她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

“我的大姐啊!”党建国语重心长的说到,

“这叫全成本核算!  工厂要生存、要发展、要给工人发福利、要搞技术升级,哪样不要钱?

不这么算,咱喝西北风去啊?”

毛大姐似懂非懂,但大受震撼说到:

“……行,科长,您说多少就多少,俺……俺学着了!”

恰在此时,刘飞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张口就要订货:

“建国!第一批锅出来了,赶紧给我批一批!部队和地方供销社都等着要呢!

多少钱一个?按成本加点辛苦费就行!”

党建国笑眯眯地伸出两根手指说到:

“领导,咱们可是签了协议的,按市场价!

现在从老大哥那儿进口的高压锅,供销社卖多少?80到120块不等,对吧?”

刘飞点头说到:

“对是对,可那是进口货!咱们自己造的,能跟人家一样吗?成本才多少?”

他潜意识里觉得国产货就该便宜。

党建国立马“炸毛”了,脸一板,说到:

“刘司长!您这话我可就不爱听了!怎么着?

外国人造的锅是锅,咱们中国人造的就不是锅了?性能差哪儿了?  我还就不信这个邪!

咱们‘民工牌’高压锅,质量过硬,安全可靠,就值这个价!80块,童叟无欺!”

“80?!”刘飞差点跳起来,大叫道:

“抢钱啊你!不行不行!绝对不行!”

两人又是一番激烈的“拉锯战”。

刘飞搬出“支援建设”、“大局为重”。

党建国咬死“市场规律”、“尊重价值”。

最终,在毛大姐目瞪口呆的注视下,双方各退N步,以  28元一个  的“内部特供调拨价”成交。刘飞觉得这个价格远低于进口货,又能体现对国产的支持,很满意。

党建国则心中暗喜:6块多的实际综合成本(按他的算法),卖28块,血赚!

而且堵住了刘飞以后压价的嘴!

刘飞喜滋滋地亲自押着那四十个宝贝高压锅走了,急着去向种苹果部长和上级报捷——国产高压锅,诞生了!


  (https://www.24kkxs.cc/book/4239/4239497/2403129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