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四合院:早穿20年 > 第122章 瑕疵品

第122章 瑕疵品


这天下午,财务室的门被轻轻推开,毛大姐探进头来,脸上堆着笑,带着点小心翼翼的试探:

“科长,忙着呢?有个事儿……跟您请示请示。”

党建国从一堆报表里抬起头:“毛大姐?啥事儿,坐下说。”

毛大姐没坐,搓着手,凑近了点,压低声音说到:

“是这样……咱们厂里这帮工人啊,天天看着自己亲手造出来的高压锅,眼馋得很!都寻思着,这要是过年能给家里添置一个,炖肉煮饭得多快多省事!可这28块钱一个……对普通工人来说,实在有点咬手。大伙儿就托我来问问……”

她顿了顿,观察着党建国的脸色,问到:

“能不能……照顾照顾自己人,按成本价……匀一些给大家?”

党建国一听,眉头立刻皱了起来,语气也变得严肃,说到:

“毛大姐!这叫什么话?!

厂里的合格品,明码标价就是28元!

这是跟科工委签了协议的调拨价!

怎么能随便改?开了这个口子,以后还怎么管理?不行!”

毛大姐被这斩钉截铁的拒绝噎了一下,但脸上那点“小心思”的笑容反而更深了。

她没接话,只是“哦”了一声,转身就出去了,脚步轻快,一点不像碰了钉子的样子。

党建国看着她的背影,嘴角不易察觉地抽动了一下,摇摇头,继续看他的报表。

不到一根烟的功夫,毛大姐又回来了!

这回,她手里赫然抱着一个崭新的、油光瓦亮的铸铁高压锅!她把锅“哐当”一声放在党建国的办公桌上,脸上换了一副“痛心疾首”的表情:

“科长!您批评得对!刚才是我觉悟低了!”

她指着那口锅,语气沉重,沉声说道:

“您看看!问题严重啊!咱们工人同志,特别是新招来的那些,技术还在摸索学习阶段,这‘瑕疵品’、‘次品’  就难免冒出来了!您瞧这个,”

她煞有介事地用手指在锅盖边缘某个不起眼的地方用力划拉了一下,留下了一道浅浅的白痕(当然也可能是锅体本身的一点铸造纹理),

“这密封面不够平整!还有这儿,”

她又虚指了一下锅底,说到:

“这铸造砂眼儿!虽然不影响用,但严格来说,这属于不合格产品啊!”

党建国面无表情地看着她表演。

毛大姐“痛心”地继续说:

“这样的东西,要是流出去,那不是砸咱们‘民工牌’的招牌吗?

让大长老知道了,得多寒心!

可要是回炉重造吧……费工费料,成本太高,太可惜了!您看……”

她话锋一转,眼神变得“诚恳”而“牺牲”,说到:

“要不这样?让咱们厂里的工人们发扬发扬风格,吃点亏!

自己掏钱把这些‘瑕疵品’买回去试用一下?

也算是为厂子分忧解难,变废为宝了!您觉得呢?”

办公室里安静了几秒钟。党建国盯着那口“被瑕疵”的高压锅,又看看一脸“大义凛然”的毛大姐,终于缓缓开口,语气依旧严肃,但似乎松动了一丝缝隙:

“嗯……你这么说,也有点道理。产品质量是生命线,绝对不能含糊!不过嘛……”

他沉吟着,

“工人同志们主动为厂分忧的精神,也值得肯定。

这样吧,既然是有瑕疵的不合格品,也不能按正品价处理。

每个……收10块钱吧!  就当是回收废铁的成本了。记住,仅此一次,下不为例!  而且!”

他加重语气说到:

“必须交现钱!一手交钱,一手拿锅!”

“哎!好嘞!科长您英明!”毛大姐脸上瞬间绽放出灿烂的笑容,仿佛解决了一个天大的难题。她立刻掏出钢笔,飞快地在党建国桌上一张空白收据上写下:

“收到党建国同志购买瑕疵品高压锅壹个,人民币拾元整。”

然后麻利地撕下来,塞到党建国手里,同时变戏法似的又掏出一张纸:

“科长,您签个字,下个月工资里扣您十块钱哈!”

党建国看着那张“瑕疵品”收据,再看看毛大姐那副“公事公办”又透着狡黠的样子,无奈地扯了扯嘴角,拿起笔签了名。

签完,他还不忘叮嘱一句:

“毛大姐,给所有买‘瑕疵品’的工人,都要开好收据,写清楚原因!账目要经得起查!”

“您放心!保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毛大姐留下桌上那口崭新的“瑕疵品”锅,脚步轻快地走了出去,嘴里还哼起了小调。

党建国看着关上的门,轻轻叹了口气,摇了摇头,嘴角却忍不住泛起一丝苦笑。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个道理,他懂。

毛大姐这法子,虽然有点“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滑头,但出发点是为了让辛苦了一年的工人们能实惠地拿到厂里的产品,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而且,一个锅收十块钱,厂子好歹没亏本(按实际成本算甚至小赚),工人得了大实惠,积极性更高了。

比起那些雁过拔毛、损公肥私的,党建国觉得,自己这已经算是“寓管理于人情”,在原则和变通之间,找到了一个微妙的平衡点。

他拿起笔,在记事本上写下道:

“春节福利:增加‘瑕疵品’高压锅内部处理(10元/个),限量供应。”

想了想,又在后面加了个括号:(仅限本厂在职职工)。

这年关的人情味儿,总算是有了着落。

至于员工会不会转卖?那就没辙了。

一月中旬的四九城,寒风凛冽,滴水成冰。

民工科驻地的大片土地被厚厚的积雪覆盖,一片萧瑟。

唯有那十亩覆盖着厚厚草帘和塑料膜的拱棚,在冬日阳光下反射着微光,像一个个蛰伏的巨兽,内里孕育着不合时宜的生机。

党建国踩着咯吱作响的积雪,掀开厚重的保温门帘,弯腰钻进其中一个西瓜大棚。

一股温暖湿润、夹杂着泥土和青藤气息的热浪扑面而来,与外面的冰天雪地恍如两个世界。

翠绿的瓜藤在精心搭设的竹架上攀爬,一个个圆滚滚、带着清晰条纹的西瓜藏在叶蔓之间,最小的也已有十来斤的样子,表皮油亮。


  (https://www.24kkxs.cc/book/4239/4239497/2403129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