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亏本买卖
就在这时,朱教授看着兴奋的党建国,犹豫了一下,还是忍不住问出了一个憋在他心里很久的问题:
“建国同志,有个事儿我一直不太明白……咱们费这么大劲搞微波炉,成本高、体积大、技术复杂……为什么……为什么不直接搞电烤箱呢?”
他推了推眼镜,一脸纯技术派的困惑,说到:
“电烤箱原理简单多了!就是大功率电阻丝加热加个温控器。
听说沪上已经有厂子在仿制苏联的‘萨特恩’烤箱了,就是价格贵点……”
“电……电烤箱?” 党建国此刻,如同被一道九天玄雷劈中天灵盖!整个人瞬间石化!他僵硬地、如同生锈的机器般,一帧一帧地转过头,死死盯着朱教授,眼神里充满了难以置信、恍然大悟以及……
深深的怨念!你为什么不早说?!
你为什么不早说啊!!!
他脑子里瞬间闪过电烤箱那简单到令人发指的结构:
加热管(电阻丝)、温控器(双金属片或毛细管)、外壳、隔热层……没了!跟磁控管、微波这堆黑科技比起来,简直是原始社会和星际时代的差距!成本更是天壤之别!
看着党建国那如同便秘般,精彩绝伦的脸色,朱教授有点心虚地补充道:
“我……我也是最近才听沪上的同行提起……想着您可能不知道……”
“加钱!上项目!”:
党建国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心中奔腾的草泥马和吐血的冲动。
巨大的商机(以及深深的悔恨)瞬间压倒了怨念!
他脸上瞬间堆起无比“真诚”的笑容,凑近朱教授,用充满诱惑的语气说道:
“朱教授!您真是我的指路明灯啊!电烤箱!好主意!简直是天才的想法!
您看……您这边技术实力这么雄厚,人才济济……
要不,您顺便把这个电烤箱也一并研发了?连带烤面包机一起?一步到位嘛!”
朱教授一听,头摇得像拨浪鼓,脸上写满了“技术洁癖”的抗拒:
“不不不!党科长,这电烤箱……技术含量太低了!
就是个大号电炉子加个壳!搞这个,跌份儿!
我是搞雷达微波出身的,我的兴趣和专长在微波领域!
这种低端项目,您找别的厂子合作就行……”
他一副“莫挨老子,别拉低我科研档次”的傲娇表情。
党建国看着朱教授那“清高”的样子,心里门儿清:
这是嫌项目没“技术挑战性”,经费也未必多!他立刻祭出杀手锏:
“5万块!专项实验经费!您只需要出图纸、定标准、指导核心工艺就行!
具体生产我们找厂子!”
朱教授眼皮都没抬一下,义正辞严道:
“党科长!您把我当成什么人了?我是那种为了区区经费就……”
“6万!” 党建国毫不犹豫加码。
朱教授喉结明显滚动了一下,但依然强撑着道:
“科研工作者的尊严……”
“8万!” 党建国心一横,脚一跺,豁出去了,说到:
“电烤箱加上烤面包机!全套!图纸、工艺、标准全搞定!8万!”
朱教授沉默了,眼神开始剧烈闪烁,内心显然在进行天人交战。
技术尊严 vs. 8万块经费(这年头绝对是巨款)……
几秒钟后,他猛地抬起头,脸上露出一种“豁出去了”的表情,一把抓住党建国的手,语气无比“悲壮”:
“党科长!一言为定!从现在开始,我朱某人……就是你的人了!电烤箱和烤面包机,包在我身上!”
党建国被他这突如其来的“效忠宣言”弄得一愣,随即福至心灵,立刻追加筹码道:
“等等!朱教授!既然您都‘是我的人了’,
那再‘顺便’搞个家用的快速电热水壶呗?原理更简单!
就是大功率加热管加个温控和保温!10万!连电水壶一起!打包价!”
朱教授一听“10万”,眼睛瞬间比磁控管还亮!
他紧紧握住党建国的手,用力摇晃,脸上绽放出无比灿烂(且市侩)的笑容,声音洪亮:
“好!建国同志!痛快!从现在起,你千万别把我当人!
就当我是台研发机器!使劲用!电烤箱、烤面包机、电热水壶!
保证三个月内,图纸、样品、生产工艺标准全套给你弄齐活!”
节操?那是什么?在10万经费面前,科研大佬也可以秒变“真香”战士!
几天后,刘飞果然“守信”地派人把“5位大师傅”送到了民工科。
党建国满怀期待地亲自迎接,准备好好安置这些“国宝”。
然而,当看到走下卡车的那五位“大师傅”时,党建国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嘴角抽搐,整个人再次石化!
为首的一位老师傅,看上去得有六十了,精神矍铄,胸前别着一枚锃亮的六级车工徽章——嗯,六级,也算顶尖了。
但后面跟着的四位……两个看起来三十出头,胸前别着五级钳工证;另外两个更年轻,像是学徒刚出师,证件上赫然写着五级电工和四级焊工!
说好的八级工呢?说好的顶尖大师傅呢?这配置……
一个六级车工带四个中高级技工?这跟预想的“国宝天团”差距也太大了!这分明是“技术支援小分队”!
党建国瞬间明白了刘飞的“深意”:用一个真正的顶级大师傅(六级车工在此时也极其珍贵)稳住他,然后用四个急需实践机会、水平不错但还算不上“国宝”的中坚力量,凑足了“5个”的名额!
既完成了承诺,又没真的把压箱底的宝贝全给他!
刘飞这老狐狸!
党建国看着眼前这“缩水版”的大师傅团队,再看看手里签收的单据,真是哭笑不得,只能仰天长叹:
“刘飞啊刘飞……你真是……好算计啊!”
据说,因为这事儿办得有点“不地道”,刘飞同志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太好意思主动登民工科的门了。
每次党建国打电话找他,他都得先酝酿一下情绪,准备好说辞……
整个三月份,民工科的技术试验棚里灯火通明,人声鼎沸,空气中弥漫着焊锡、绝缘漆和金属切削液混合的独特气味,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在朱教授团队(如今已半“卖身”给民工科)的全力攻坚和科工委协调的宝贵资源加持下,第一代“民工牌”微波炉终于从图纸和那个巨大的磁控管原型,走向了相对成熟的样机阶段,并且一口气推出了两款:
“巨无霸”商用款:
体型: 名副其实的庞然大物!整体采用厚实的镀锌钢板外壳,内部结构紧凑而坚固,自重超过150斤(约75公斤),需要两个壮小伙才能勉强搬动。
容量: 得益于“巨大”的体积,它拥有一个0.3立方米的加热腔体,足以轻松容纳一个大号蒸锅或一整只烤羊腿。这对于机关食堂、厂矿餐厅来说,效率提升是革命性的。
成本: 当赵有才拿着详尽的物料清单和工时核算报表交给党建国时,上面的数字让他眼皮直跳:物料加制造成本高达680多元! 这价钱,在1957年,足够买一台小型精密机床了!这哪里是厨电,简直是“吞金兽”!
“精简”家用款:
体型: 虽然朱教授团队在磁控管小型化上取得了一定突破(体积缩小了约40%),但受限于材料和工艺,家用款依然是个40多斤(20公斤)的“铁疙瘩”,绝非后世轻巧的模样。
容量: 加热腔体被压缩到了0.015立方米,大概只能放进去一个标准饭盒或小号搪瓷盆。
成本: 即使精简了,270多元的成本依然令人咋舌,抵得上一个普通工人近三年的工资总和!
如此高昂的成本和“笨重”的形态,自然引来了非议。科工委内部,甚至更高层面的某些会议上,开始出现一些不和谐的声音:
“一个小小的民工科,搞什么微波炉?简直是胡闹!”
“680块一台?这得浪费多少宝贵的特种钢材和无氧铜?简直是败家!”
“国家资源不是这么挥霍的!应该立刻叫停这种不切实际的项目!”
这些议论如同嗡嗡的苍蝇,虽然烦人,但暂时并未形成实质性的压力。
原因有三:
科工委的坚定背书:
种苹果部长旗帜鲜明地支持这个“未来科技”项目,将其视为科工委技术实力和前瞻性的象征。
刘飞更是顶在前面,拍着胸脯保证“物有所值”。
民工科的“钞能力”:
第二批大棚西瓜长势喜人,眼看就要成熟上市,又是一笔巨大的预期收入。
民工科现在花的钱,都是自己“卖瓜”挣来的,没有向国家伸手要一分钱拨款!
腰杆子硬得很!这让批评者多少有些“吃人嘴短”。
党建国的“混不吝”:
对于这些非议,党建国嗤之以鼻。
他一边翻看着高压锅厂稳步增长的利润报表,一边对赵有才说:
“让他们说去!花自己的钱搞研发,碍着谁了?有本事他们也去赚个百八十万回来?这点破事,爱说说去!天塌不下来!”
这份底气,源于实打实的效益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心。
所有,男人一定要有钱,没钱只能苦哈哈的码字,都挣不够饭钱!
(https://www.24kkxs.cc/book/4239/4239497/2397207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