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四合院:早穿20年 > 第141章 生产安排

第141章 生产安排


党建国能感受到部长手上传来的巨大力量和急切,他沉稳地点点头:

“部长,千真万确!合同白纸黑字。就是……”

他话锋一转,面露难色,说到:

“就是这订单量太大,咱们现有的产能,恐怕……”

部长那颗悬着的心刚落地一半,又被这后半句话猛地揪了起来!

本来赚不到外汇是技不如人,认了!

可现在,煮熟的鸭子要是因为自己人掉链子飞了……

部长只觉得一股邪火直冲天灵盖,眼珠子红得吓人,几乎是咬着后槽牙低吼:

“回去!你给我立刻安排生产!哪个环节、哪个人敢给我掉链子、拖后腿、使绊子!老子毙了他!”

党建国一看部长这杀气腾腾的架势,赶紧安抚:

“部长!部长!消消气!不至于动刀动枪!而且……”

他凑近部长耳边,压低声音,将自己的全盘计划——

如何利用巨额订单整合国内产业链、建立标准化体系、打造自己的“护城河”——

快速而清晰地阐述了一遍。

部长听着听着,眼中的血丝渐渐被另一种光芒取代——那是狂喜和振奋的光芒!越听眼睛越亮,最后猛地一拍党建国的肩膀,声音洪亮:

“好!好小子!有你的!就这么干!放手去做,部里全力支持你!就按你说的办!”

部长在交易会只待了一天,但这一天效率极高。

他利用自己的身份和威望,主动约谈了其他几个关键部委的负责人以及几个重点省份的代表。会议室里烟雾缭绕,气氛微妙。

部长没有虚与委蛇,直接亮出底牌:

“诸位,民工科这次签的单子太大,是压力也是机遇。我们科工委一家吃不下!

初步计划,拿出不少于五千万人民币的配套订单,在国内进行采购和协作生产!

能不能吃到这块大肥肉,吃到多少,各凭本事!就看你们的技术、质量和效率了!”

这番话像一颗定心丸,又像一剂强心针!

刚才还弥漫着酸味和不满的会场,瞬间被一种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兴奋感取代。

五千多万人民币的国内订单!

这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金馅饼!要

是连送到嘴边的肉都叼不住,那真如部长半开玩笑半认真说的:

“自己找根绳子,找个歪脖子树挂上去得了!还混什么混?”

部长带着初步达成的默契和沉甸甸的责任感匆匆返回四九城坐镇指挥。

党建国则留在交易会,一面继续应对热情的客商和“热情”的同行,一面通过加密电话线,遥控指挥四九城的大后方。他

任命刘侠为“信息枢纽”,负责将他的指令精确传达。

一场史无前例的“供应链大会战”在民工科和整个四九城的协作体系内打响:

招标风暴:

党建国要求按照他设计的“后世供应链管理系统”雏形制定严苛的招标章程。

核心原则:每一样零件,至少引入五家合格供应商!

既要保证供应安全,也要引入竞争机制压成本、提质量。

刘侠带领团队成了最忙碌的“传令兵”和“协调官”。

技术拆解:

民工科的技术部门灯火通明,工程师们像拆解精密仪器一样,将每一款小家电的图纸分解到最细小的螺丝钉和电阻电容,绘制出精确无比的“标准零件图”。

图纸需求量巨大,人手严重不足!

一声令下,四九城几所顶尖大学的机械系、电子系甚至建筑系(因制图功底强)的学生都被紧急“拉了壮丁”,通宵达旦地描图、复制。

标准化革命:党建国特别强调:

“所有能通用的零件,全部统一标准!一个螺丝钉,最好能在电饭锅、电风扇、电熨斗上通用!”

这大大减少了零件种类,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互换性。

质量铁军:

组建专门的“质量验收团队”成为当务之急。

党建国要求:“立刻选拔骨干,进行魔鬼式培训!

我们的质量标准,要比国际标准还严一丝!”

这批人将成为未来产品质量的“守门神”。

审计利剑  &  研发基石:

同步组建独立的审计团队,盯着每一分钱的流向和效率。

同时,继续招兵买马,不惜重金扩充研发团队——这才是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流水线布局:

按照不同产品型号,开始规划高效的组装流水线,力求在现有厂房条件下实现最大产能。

组织裂变:

民工科办公室正式挂牌成立,从临时机构走向正规化。

财务组疯狂扩编,应对海量资金流。

后勤处拆分为物料、运输、生活保障等更细化的部门。

农业组也进一步细分为养殖组和种植组,为未来可能的原材料深加工做准备……

一道道指令如同密集的鼓点,从交易会前线飞向四九城大本营。

四九城,部里。

种苹果部长坐镇中枢,亲自下令成立“民工科产品专项保障组”,由经验丰富、作风硬朗的刘飞担任组长,统筹协调部内一切资源,为党建国的生产计划扫清障碍。

而已经和部长“通过气”的其他部委和省市,反应各异:

有的雷厉风行,立刻抽调精兵强将成立“对接办公室”,摩拳擦掌准备竞标;

有的则还在观望,疑虑重重,想看看这“五千万元订单的巨轮”,到底能不能顺利起航,又能带起多大的浪……

刀建文(虚构人物,请勿联想)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发出沉闷的“笃笃”声。

那感觉,岂止是“坐蜡”?简直是坐在烧红的烙铁上!

前脚还在部务会议上慷慨陈词,批评科工委“不务正业”、“好高骛远”,强调“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才是唯一正途”,后脚党建国就甩过来一个五千多万美元的“大逼兜子”,抽得他脸上火辣辣的疼,更是抽在他引以为傲的路线方针上!

这党建国……这民工科……简直是在他的政策蓝图上捅了个窟窿!

更让他如鲠在喉的是,人家花的钱——区区五十万,跟他主导动辄数百万、上千万美金的技术引进项目比,九牛一毛!

不仅早已回本,还顺带解决了部队后勤、地方就业一堆实际问题。

效益之高,效率之快,对比之下,自己那些耗资巨大、进展缓慢甚至半途夭折的引进项目,显得格外刺眼。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刀建文(虚构人物,请勿联想)咀嚼着这八个字,嘴里泛起苦涩。

这口号他喊过无数次,可党建国用实实在在的成果,把这口号变成了对他最尖锐的讽刺。

那封措辞严厉、暗示“路线问题”的举报信,以及他亲笔写下的那几句带着倾向性的批注……

现在回想起来,像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得拿回来!”  一个强烈的念头在他脑中炸开,这玩意儿要是被有心人翻出来,在当下这个风头火势下,就是授人以柄!他立刻拨通了一个心腹的电话,声音低沉而急促:

“……对,就是那份关于科工委民工科的……你亲自去,要快,处理干净!”


  (https://www.24kkxs.cc/book/4239/4239497/2392213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