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四合院:早穿20年 > 第143章 定风波

第143章 定风波


“党建国同志去年才大学毕业吧?”

一个参会的副厅级副厂长(明显是炮灰)阴阳怪气地接口,

“直接从科级提到处级?这……资历上怕是说不过去啊,不符合组织程序吧?年轻人还是要多历练……”

“砰!”  种苹果部长的茶杯重重顿在桌上,茶水四溅。

他正要拍案而起,一直沉默的大长老开口了,声音平稳却带着千钧之力:

“今天的会议,主题是协调好民工科产品的生产保障,确保国家重大利益不受损失。

无关议题,不在讨论之列!”

他环视会场,目光锐利,

“既然种苹果部长同志认为党建国同志能够胜任,我们作为同志,就应该给予信任和支持!

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团结一致,帮助党建国同志和他的团队,打好这场生产攻坚战!

下面,继续讨论具体生产组织和协作问题!”

大长老一锤定音,强行将会议拉回正轨。

最终,在高层压力下,会议勉强达成了“支持生产”的表面共识。

然而,暗流并未平息。

散会后,不少未能如愿或心怀不满的工厂代表私下串联,打定主意要“软抵抗”——

交货拖沓、质量打折扣、协作不积极,企图用官僚系统的“拖字诀”和“磨洋工”把民工科拖垮,逼高层换将。

回到驻地的大长老,罕见地发了一通大火。

眼前这场围绕着民工科的利益之争,让他更深切地感受到开展整风运动的极端必要性和紧迫性。

“有些同志,战场上面对敌人的枪炮眼都不眨一下,是英雄!可到了分配胜利果实的时候,却斤斤计较、患得患失,甚至不惜使绊子、搞破坏!这叫什么?!

这叫思想变质!这叫忘了本!”  他痛心疾首地对身边工作人员说道。

远在十三行的党建国,对这些围绕他展开的惊涛骇浪并非一无所知,但他选择了无视。

刘侠的加密电话里隐晦地提过几句,他只是笑笑:

“随他们去吧,大不了回来坐冷板凳当个透明人。反正现在工资够养家,饿不死。”

他的心思不在那边,全在如何把产品保质保量按时造出来。

五月中旬,党建国结束广交会任务,风尘仆仆回到四九城。

他没有片刻休息,立刻启动了供应链管理的“雷霆手段”:

严苛筛选,异地考察:

对所有报名供应商进行极其严格的资质审查,不惜动用部队的通讯和情报网络,远程协调当地驻军或兄弟单位协助实地突击考察工厂真实情况。

分化瓦解,引入鲶鱼:

招标方案极其“狠辣”——  每个关键零件,至少选定三家不同系统(甚至彼此有竞争关系的部委下属)的主力工厂同时供货。

更绝的是,还指定了两家“储备供应商”,进行小批量采购。

招标条款白纸黑字:“储备供应商有权随时检举主力供应商的质量或交付问题,一经查实,举报者直接顶替其订单份额!后续追加订单优先考虑表现优异者!”

这一招,直接将“盟友”变成了互相盯梢的“间谍”,联合软抵抗的可能性被彻底扼杀。

军工厂体系也分到部分订单,成为随时可以顶上的强大威慑力量。

利益均沾,稳定基层:

招标并未只盯着大厂,四九城内大量中小工厂,甚至一些设备尚可的街道小厂,都接到了力所能及的外围订单。

党建国明白自己的短板:“政治我不懂,但经济问题,核心不就是‘钱从哪来’和‘钱怎么分’吗?把蛋糕做大,同时让尽可能多的人分到一点甜头,反对的声音自然就小了。”

民工科内部则高效运转:

400人的组装车间(核心骨干仅百人,大量使用“亦工亦农”的农民工,党建国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尽力优化待遇,平衡工农收入差异,但时代的局限和固有的城乡鸿沟依然明显——“阶级和剥削”的阴影,在效率优先的工业化进程中,依然存在)。

130人的质检队伍——手持详细图纸和严格标准,如同“质量宪兵”般奔赴各地供应商。

90人的研发队伍持续扩容,日夜赶工,既要研发又要绘图。

30人的财务审计队伍紧盯每一分钱流向。

厂办后勤与科室合并,总人数严格控制在700人红线内。

党建国的“组合拳”让那些串联的厂子彻底傻眼。

想耍滑头?

旁边的“竞争对手”和虎视眈眈的“储备厂”巴不得你出错好取而代之!

想拖延?民工科的付款条件极其诱人——验收合格,一个月内付款!

在那个普遍“三角债”严重、回款周期漫长的年代,这简直是“现金奶牛”!

许多工厂瞬间爆发出惊人的能量,“计划任务不完成也得先完成民工科的任务!”成了不少车间的口号。

这自然引起了某些主管领导的不满,批评其“无组织无纪律,干扰了国家计划”。

被批评的工厂也不硬顶,蔫坏地写个条子递上去:

“领导,民工科这活急,要按期完成得加人加班加设备,您看这额外需要的经费(附上详细清单)……您批了,我们保证两不误!”

领导看着清单上那串让他头皮发麻的数字,只能把话咽回去——

没钱!  涉及到创汇大局,谁也不敢真拦着。

没钱,大人物说话也不硬气,毕竟,大长老当年借银元的时候也都是很客气的啊

当然,也有头铁或者能力实在不济的厂子,产品质量反复被打回,最终被取消供应资格。

厂领导气急败坏告到上级部委。

部委领导同样脸色铁青——这关乎国家信誉和巨额外汇!

但也有些大领导觉得“差不多就行了”,“民用品要求那么高干嘛?”。

面对这种论调,种苹果部长只冷冷地回了一句话:

“咋地?你想让我们部队用随时会卡壳的枪上战场吗?!”

懂军工的老部长,把产品质量直接拔高到了战场生存的高度,噎得对方哑口无言。

党建国则选择了更系统、更尖锐的回击。

他提笔撰写了那篇注定掀起巨浪的文章,亲自用刘飞的名义发出——


  (https://www.24kkxs.cc/book/4239/4239497/2392213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