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还是要来量房子了
“哟!建国?稀客啊!”
一声带着京腔的招呼响起。
党建国循声望去,正是前院的阎大妈,正坐在垂花门外的椅子上摘豆角。
她脸上带着惯常的精明笑容,眼神里却透着真切的惊奇:
“可有些日子没瞅见你了!你们那单位……
到底在哪儿猫着呢?咋跟钻了地洞似的,十天半个月不着家?”
党建国停下脚步,脸上堆起温和的笑意:
“阎大妈,您好。
单位在城外头呢,离得远,平时就住厂里宿舍了。
这不,刚得了假,赶紧回来瞅瞅。”
阎大妈一听,腰杆不自觉地挺直了几分,话匣子也打开了:
“哎呦喂,要我说啊,还是在家门口上班好!
你看咱们院儿里这些老少爷们儿,轧钢厂的、副食店的、合作社的,甭管多远,那下班铃一响,蹬着车就回来了!
热炕头、热乎饭,那才叫过日子!你看我们家解成——”
她语气里的自豪几乎要溢出来,说到
“现在可是街道办加工厂的正式工了!一个月稳稳当当二十七块五!下了班,溜溜达达就到家了,多美!”
“是吗?那可真是大喜事!” 党建国由衷地捧场,“解成兄弟出息了,端上铁饭碗了!”
“那可不!” 阎大妈笑得见牙不见眼,“等再过两年,给他寻摸个踏实能干的媳妇儿,我这心啊,就算落听(踏实)喽!” 她仿佛已经看到了儿孙绕膝的美满光景。
“到时候您老就擎等着享福吧!” 党建国顺着话头恭维道。
阎大妈笑得合不拢嘴,脸上的褶子都舒展开了。
在这1950年代的四九城胡同里,一个小老百姓最大的安稳和盼头,或许就是一份旱涝保收的正式工,一个能传宗接代、安稳度日的家。
这份朴素的悲欢,是那个时代最普遍的底色。
推开自家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小院里静悄悄的。
党建华还没放学。
党建国放下行李,长长舒了口气。
难得的清闲时光。
他走进低矮的厨房,熟练地生起煤球炉子。午饭很简单:小半碗珍贵的白米混着大半碗小米高粱米(杂粮饭),又切了几片油光发亮、咸香扑鼻的腊肉铺在上面,一起放进蒸锅里。
没有砂锅,这便算是穷人家版的“煲仔饭”了。
炉火舔舐着锅底,腊肉的油脂慢慢浸润到米粒中,散发出诱人的混合香气。
午后,暑气蒸腾。
党建国搬了个小板凳坐在屋门口阴凉处,就着风打盹儿。
朦胧间,院门外传来一阵人声和脚步声。
“建国?建国在家吗?” 一个爽利的女声响起。
党建国睁眼一看,是街道办的方主任,带着两三个拿着皮尺和登记本的年轻干事。
这位方主任是最近才调来的,人很干练热情。
“方姨?您怎么来了?快请进!” 党建国连忙起身招呼,顺手从屋里又拿出几个小马扎。
方主任也不客气,坐下就打量着他,说到:
“哎哟,可算见着你真人了!回来也不上姨那儿报个到?我们今儿是来量房子的。”
她指了指拿着皮尺的干事们。
“量房子?” 党建国心里咯噔一下,面上露出恰到好处的疑惑,“方姨,现在……私人家的房子也得量了?”
他隐约猜到了原因。
方主任叹了口气,眉头拧了起来,说到:
“唉,还不是让住房给挤兑的!城里涌进来的人越来越多,房子就那么些。
咱们这片儿还算好的,你去东直门外、永定门那边瞅瞅,多少家搭着窝棚住?
还有几户人家挤一个大杂院的!部
里下了指示,要摸清底数,看能不能调剂一下。”
她压低了点声音,“主要是看看有没有……超标占用的。”
这时,那个叫小王的三十来岁女干事量完了,拿着登记本走过来,脸上带着明显的为难,欲言又止地看着方主任。
方主任一看就明白了,她大手一挥,声音洪亮:
“小王,有啥就说!建国不是外人,思想觉悟高着呢,肯定支持咱们工作!”
小王这才鼓起勇气,指着本子说:
“主任,党建国家,两间正房加小厨房,实测使用面积是……42平米。
按他家现在户口本上两个人(党建国和党建华)算,人均21平米。
这……这超过干部住房人均12平米的暂行标准了。”
她说完,有些不安地偷瞄了党建国一眼。
方主任闻言,非但没生气,反而哈哈一笑,拍了拍小王的肩膀:
“小王啊,你这登记没错,但情况特殊!
建国呢,是正经的干部编制,按政策,他该去申请单位分配的楼房!可这孩子仁义啊!”
她转向党建国,眼神里带着赞许,继续说到:
“知道国家现在困难,楼房紧张,主动放弃了申请,还住在这老宅子里。
而且这房子,是他家的私产,可不是占公家的!
真要论起来,按他这级别该有的居住面积,街道办还倒欠着他的呢!”
方主任这话半是解释半是敲打,是说给干事们,也是说给可能竖着耳朵听的邻居们听的。
党建国连忙摆手,语气诚恳:
“方姨,您可别臊我了!这房子够住,挺好的。
等以后条件宽裕了,我琢磨着在房顶上自己搭个‘楼花儿’(加盖一层简易房),绝不麻烦街道。”
“那敢情好!咱们街道家底薄,可比不了你们大单位。”
方主任笑着应和,随即话锋一转,带着长辈的关切,说到:
“不过建国啊,说真的,你真得琢磨琢磨加盖的事儿了
。眼瞅着也到岁数了,该说媳妇儿了吧?到时候小两口,再添个娃,这房子可就真转不开身喽!要不要姨帮你留留心?咱们街道好姑娘可不少!”
党建国一听“说媳妇儿”,立刻做出举手投降状,连连告饶:
“哎呦我的好方姨!您饶了我吧!我还年轻着呢,事业刚起步。
再说,我得先把建华供上大学,看他有个着落再说我自个儿!”
他巧妙地把话题引到了弟弟身上。
方主任果然被带偏了思路,感慨道:
“唉,你这当哥的,真是没话说!建华那孩子也争气,懂事,学习好,还是咱们街道的积极分子,帮街道做了不少事。”
“都是他自己肯努力,我天天不着家,也顾不上管他。” 党建国谦虚道。
“你们兄弟俩啊,都是好样儿的!” 方主任由衷地赞叹。
这时,其他干事也量完了。方主任起身告辞:
“行了,建国,我们先走了。有空真得来姨那儿坐坐,你妈以前老跟我念叨你呢。”
“好嘞方姨,改天一定去拜见‘父母官大人’!” 党建国笑着送到小院门口。
方主任笑骂一句:“臭小子,就你贫!” 带着人走了。
(https://www.24kkxs.cc/book/4239/4239497/2389742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