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如期而至
十二月初,一份“赶约翰超鹰酱”的大炼钢紧急通知,风风火火地传到了民工处。
党建国扫了一眼,眉头都没动一下,顺手就把通知撂在了一边。
“爱谁谁去,”他心道,“民工处的头等大事是保外汇,是保民生,是那些塑料大棚!”这份通知,在他看来,与民工处当下的核心任务格格不入。
刘飞的反应则更为激烈。
这位实干派一看“大炼钢”三个字,立刻翻箱倒柜找出了十来年前那次“自建小高炉”运动的详尽记录和总结报告。
他拿着这份浸透着经验与教训的文件,毫不客气地直接“开喷”,向负责传达和推动此事的刀建文(虚构人物,请勿联想)据理力争。
刀建文(虚构人物,请勿联想)虽贵为“储君”,但在阁老“种苹果部长”的资深经验和实际教训面前,也不得不收敛锋芒,认真审视起刘飞提出的问题。
最终,在刘飞的“火力”压制下,刀建文(虚构人物,请勿联想)虽有些恼怒,但也只能强压下去,转而研究如何在避免重蹈覆辙的前提下,去完成大长老定下的目标。
事后,刘飞向党建国提起这场争执,党建国听罢,冷冷地给出了十六字评语:
“缺乏实践经验的学院派,残留封建思想的旧书生,脱离人民群众的官老爷,折服苏修理论的慕洋犬。”
这尖锐到近乎刻薄的评价,惊得刘飞目瞪口呆,连忙摆手道:
“建国,这话可不敢乱说!”
党建国却一脸无所谓的说到:
“得罪?早就得罪透了,还怕多得罪一层?要不是碍着是大长老亲自点的将……”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厉色,心里说:
“想到明年可能到来的苦难,我就无法原谅这种脱离实际、劳民伤财的瞎指挥!真想再狠狠给他几个耳光,让他清醒清醒!”
好在,有了十年前那份血的教训记录作为参照,这次大炼钢在具体方式上总算有了一些调整和强调,虽远谈不上科学,但至少避免了最极端的蛮干,尽管巨大的浪费依然无可避免。
十二月中旬,全国性的爱国卫生运动在四九城掀起了新高潮,“除四害”——苍蝇、蚊子、老鼠、麻雀——成为全民行动。民工处积极响应,重点落在灭鼠上。
苍蝇蚊子此时天寒难觅踪影,麻雀嘛,党建国一直指示“做做样子”即可。
他心里清楚,农业专家们反复强调过麻雀在捕食害虫上的重要作用,不能赶尽杀绝。
但灭鼠工作刻不容缓,鼠疫的阴影依然威胁着公共卫生。
于是,投毒饵、挖鼠洞、水灌洞穴等传统方法全面铺开。
更令人惊叹的是民间的创造力:
各种改良版的老鼠夹、捕鼠笼层出不穷。
尤其是一种名为“黄豆塞肛”的“酷刑”迅速风靡——
据说是某位小学生的“发明”,将生黄豆塞入活捉的老鼠肛门后缝合,老鼠因无法排泄而狂性大发,竟会将同窝老鼠咬死。
此法效果奇佳,往往能“一窝端”,甚至登上了报纸漫画《一只老鼠顶十只》。
民间也传唱着“黄豆缝屁股,一窝全完蛋”的童谣。
还有“水缸陷阱法”:在光滑的大缸内壁抹上香油,老鼠滑入后便再也爬不上来。朝阳区曾创下一天之内在一个大缸里淹死两千只老鼠的惊人记录。
党建华小朋友成了这场“灭鼠运动”的小赢家。
他前几年攒下的老鼠尾巴此刻派上了大用场,按2分钱一条的价格,竟换了二十多块钱“巨款”,乐得他合不拢嘴。
十二月底,寒冬中的四九城迎来了第一抹鲜亮的绿色——塑料大棚里的第一茬韭菜,成熟了!
党建国本打算以5分钱一斤的“地板价”直接批发给供销社了事。
但负责财务的毛大姐掐指一算,心疼得直跺脚:“
不行不行!咱们费这么大劲种出来,还卖这么便宜?宁愿我们自己辛苦点摆摊卖,也不能这么便宜了他们!”
她态度异常坚决,甚至眼圈发红,眼看就要在党建国办公室哭出来。
党建国最怕这个,只好无奈妥协:
“行行行,听你的,自己租柜台卖!唉,就为这点菜,几万块钱的事儿,值当这么麻烦……”
“听听!几万块钱的事儿!”毛大姐和其他几个干部在旁边直撇嘴,腹诽不已:“这话说的,真是‘人言否’!”
销售方案很快出炉:每户凭户口本限购8两,售价8分钱。
消息一出,四九城各处的供销社、菜站门口,天不亮就排起了长龙。
当家主妇们裹着厚厚的棉袄,翘首以盼。
翠绿欲滴、散发着浓郁辛香的韭菜一上市,立刻被抢购一空。买到的人如获至宝,小心翼翼用棉袄、棉被层层包裹好,生怕这寒冬里的稀罕物被冻坏一丝一毫。
当天,整个四九城的空气里,似乎都弥漫着一股清新又刺激的韭菜香气。
家家户户都使出了看家本领:
剁肉馅包韭菜猪肉饺子、
打鸡蛋做韭菜鸡蛋馅饺子、
蒸韭菜包子、
烙韭菜馅饼……平日里单调的餐桌,因为这抹绿色而变得活色生香。
走在街上,常能看到人们满足的笑容,偶尔一张嘴,牙缝里还嵌着一丝醒目的翠绿。
可千万别嫌弃这“不雅”。
在1958年的寒冬,这牙缝里的韭菜叶子,是生活水平提升的象征,是科技进步(塑料大棚)惠及民生的鲜活证明!
这代表着在万物萧瑟的冬季,老百姓也能吃上自己土地上长出的新鲜蔬菜,这是一项了不起的进步!
剩下的十几万斤韭菜,则流向了机关食堂、消息灵通且行动迅速的各大工厂,以及一些必不可少的“关系户”。
几天之内,四九城的上空,那浓郁的韭菜味儿经久不散。
甚至多年以后,当冬季蔬菜供应早已不再是难题,一些老四九城人提起1958年的那个冬天,舌尖上仿佛还能回味起那股独一无二的、混合着希望与年味的韭菜香。
(https://www.24kkxs.cc/book/4239/4239497/2383892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