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两只菜鸟的奔走,易中海的“价值”
那顿充满了机锋和试探的“鸿门宴”之后,王建国和张卫东,出奇地,都变得安静了下来。
他们不再像刚来时那样,大张旗鼓地,在院里送温暖,拉关系。
他们变得,和孙浩一样,“低调”了。
每天,按时上下班,见了邻居,也只是礼貌性地点点头,不多说一句话。
院里的人,都觉得有些奇怪。这两位新来的“贵人”,怎么突然,就没动静了?
只有孙浩知道,这,不是没动静。
这,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
他通过系统,安放在王建国屋檐下的,小小的“窃听器”,将这两个“穿越者同僚”所有的计划,都听得,一清二楚。
他们,正在为了各自那可笑的“系统任务”,四处奔走,疯狂地,砸着资源。
……
西城区,派出所。
王建国提着一个沉甸甸的,用报纸包着的大包裹,走进了王所长的办公室。
“王所长,没打扰您工作吧?”他脸上,挂着热情的笑容。
“是小王啊。”王所长看到他,也露出了笑脸。他知道,眼前这个年轻人,不仅是轧钢厂采购科的干事,更是街道赵主任面前的“红人”。
“来就来,还带什么东西。”王所长嘴上客气着。
王建国却直接,把那个大包裹,放在了王所长的办公桌上。
“王所长,这不是给您个人的。”他义正言辞地说,“这是我,代表我们轧钢厂的进步青年,向咱们辛苦的公安同志,表示的一点慰问!”
他打开包裹,里面,是两条中华烟,两瓶茅台酒,还有几斤,用油纸包着的,酱牛肉。
王所长的眼睛,瞬间,就直了。
“我听说,前段时间,咱们所里,处理了我们院那个,假冒烈属的聋老太太?”王建国状似无意地,提起了这件事。
“嗯,是有这么回事。”王所长点了点头,“证据确凿,已经送到养老院去了。”
“哎,说起这个,我就痛心啊!”王建国脸上,立刻露出了“悲天悯人”的表情,“这个老太太,虽然犯了错误,但毕竟年纪大了。组织上把她送到养老院,也是为了让她能安度晚年。”
“可是,”他话锋一转,“我听说,养老院那边的条件,也不太好。老太太在那边,吃不饱,穿不暖,还天天哭闹,说想回咱们院里来。”
“我们院里几个老同志,听了这事,心里也不是滋味。大家都在说,她虽然有错,但罪不至此啊。”
王所长听着,皱了皱眉,没说话。他不知道王建国,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所以,王所长,”王建国终于,说出了他的目的,“我今天来,就是想跟您商量一下。您看,能不能,我们院里几个思想进步的同志,联名写个申请,把聋老太太,给……接回来?”
“我们保证,会对她进行,最深刻的,思想教育!让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同时,我们也会负责她所有的养老送终事宜!绝不再给组织,添任何麻烦!”
“这……恐怕不合规矩吧?”王所长有些犹豫。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嘛!”王建国笑了笑,又从口袋里,掏出了一个信封,悄悄地,塞到了王所长办公桌的报纸底下。
“王所长,我知道,您为了咱们片区的治安,日夜操劳。所里经费紧张,同志们的装备,也该更新换代了。这样,下个月,我以个人的名义,向咱们所里,捐赠五百块钱,用来……改善一下同志们的办公条件。”
五百块!
王所长的手,猛地一抖,差点把茶杯给打翻了。
他看着王建国,眼神,变得无比的,火热。
……
与此同时,轧钢厂,厂长办公室。
张卫东,则拿着一沓厚厚的图纸,站在了杨厂长的面前。
“杨厂长,这是我,结合咱们厂的实际情况,和我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设计出来的一套,关于提高咱们厂三号生产线效率的,技术改造方案。”张卫东推了推眼镜,语气,不卑不亢。
杨厂长接过图纸,一开始,还没怎么在意。
可他越看,眼神,就越是震惊。
这图纸上,画的那些结构,那些设计理念,什么“流水线优化”、“工位合并”、“人机工程学”……他听都没听说过!
但以他多年的经验,他能看出来,这套方案,如果真的能实现,那他们厂的生产效率,至少,能提高百分之二十!
这,是什么概念?
这,是天大的功劳!是能让他,在总公司领导面前,挺直腰杆的,巨大政绩!
“小……小张同志!”杨厂长的声音,都有些颤抖了,“这……这真是你一个人,设计出来的?”
“是我个人的一些浅见。”张卫东谦虚地说,“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需要厂里的老工程师们,一起完善。”
“好!好啊!真是英雄出少年啊!”杨厂长激动地,拍着张卫东的肩膀,“小张,你真是我们轧钢厂的宝贝!是我们国家未来的栋梁!”
“你放心!你的这个方案,我立刻,就组织全厂的技术骨干,进行研究!一旦可行,我给你,记头等功!”
“谢谢厂长。”张卫东笑了笑,然后,状似无意地,提了一句。
“对了,厂长。我听说,咱们厂以前有个厨子,叫何雨柱,外号傻柱?因为打架,被送到大西北去了?”
“嗯?”杨厂长愣了一下,不明白他怎么会突然提起这个,“是有这么回事。那个何雨柱,就是个刺头,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厂长,话不能这么说。”张卫东的脸上,露出了“惋惜”的表情,“我听说,这个何雨柱,虽然性格冲动,但他本质不坏,而且,厨艺高超,是咱们厂不可多得的人才。”
“他当初犯错误,也是因为,年轻气盛,被人挑拨。现在,他在大西北,已经改造了快两年了。思想上,肯定,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
“我个人觉得,对于这种,有技术,但犯了错误的好同志,我们组织上,是不是应该,给他一个,改过自新,重新做人的机会呢?把他,提前,从劳改农场,给调回来?”
“让他,继续,回到他热爱的食堂岗位上,为我们广大的工人阶级,发光发热!”
他这番话,说得是冠冕堂皇,有理有据。
杨厂长听着,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
为一个劳改犯,翻案?
这,可不是一件小事。
张卫东看着他的表情,知道火候不够。
他又从自己的公文包里,拿出了另一份,更厚,也更复杂的图纸。
“厂长,您再看看这个。”
“这是我关于,德国进口的那台,八级精密机床的,一些维修和保养心得。里面,还画了几张,可以替代原装进口零件的,国产化零件图纸。”
杨厂长接过那份图纸,只看了一眼,他的呼吸,就变得急促起来。
那台德国机床,是他们厂的命根子!可因为缺少配件,已经快要成一堆废铁了!
而眼前这份图纸,简直,就是救命的仙丹!
“小张!”杨厂长激动地,抓住了张卫东的手,“你……你还有什么要求!只要我能办到的,你尽管提!”
张卫东笑了。
他知道,鱼儿,上钩了。
……
就这样,王建国和张卫东,这两个各怀鬼胎的穿越者,一个用“钱”,一个用“技术”,开始在京城的各个部门之间,疯狂地,活动了起来。
派出所,街道办,区里,轧钢厂……
他们用后世的资源和知识,降维打击,无往不利。
他们都觉得,自己,是掌控全局的,棋手。
在他们强大的“钞能力”和“技术力”面前,把聋老太太接回来,给傻柱翻案,似乎,都只是时间问题。
在搞定了所有的“上层关系”之后,他们终于,开始执行,他们计划中的,最后一步。
也是,他们认为,最简单的一步。
——收服,易中-海。
在他们看来,易中海这个,被赶出家门,穷困潦倒的老头子,简直就是最好拿捏的软柿子。
只要他们,稍稍地,对他,施以援手。
他,还不得,感恩戴德地,跪下来,舔他们的脚趾头?
这天晚上,他们两个,提着一瓶酒,一包点心,找到了易中海,在城南租的那个,阴暗潮湿的,地下室里。
一进门,一股霉味和酸臭味,就扑面而来。
屋子里,黑漆漆的,只点着一盏,快要耗尽灯油的,小油灯。
易中海和一大妈,正坐在床边,就着一碗清水,啃着一个,黑乎乎的,不知道是什么做的,硬邦邦的窝头。
看到王建国和张卫东,这两个“贵人”,突然降临。
易中海和一大妈,都惊得,从床边,站了起来。
“王……王干事?张……张技术员?”易中-海的声音,充满了不敢相信,“你们……你们怎么来了?”
“一大爷,我们来看看你。”王建国脸上,挂着“和煦”的笑容,他把手里的东西,放在那张破旧的桌子上。
“哎,你看看你,怎么能住在这种地方呢?”他用一种,痛心疾首的语气说,“这哪是人住的地方啊!”
一大妈看着桌上的酒和点心,眼睛都直了,忍不住,咽了口口水。
“一大爷,”张卫东也开口了,他推了推眼镜,语气诚恳,“我们知道,你受了委屈。也知道,院里发生的那些事,对你,很不公平。”
“所以,我们今天来,就是想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好消息?”易中海愣住了。
“没错。”王建国一拍胸脯,用一种,救世主般的口吻,宣布道。
“我们已经,跟街道和厂里,都说好了!”
“我们要,把你,和一大妈,重新,接回咱们四合院去住!”
“我们还要,自己掏钱,把傻柱那三间大北房,给买下来!让你们老两口,舒舒服服地,安享晚年!”
“不仅如此!”张卫东也跟着说,“我们还要,把受了委屈的聋老太太,也从养老院里,给接回来!我们还要,替蒙冤入狱的傻柱同志,去翻案!把他,从大西北,给调回来!”
“我们要,恢复咱们四合院,以前那个,团结友爱,尊老爱幼的,良好风气!”
“我们要,还你一个,公道!”
他们两个,一唱一和,说得是慷慨激昂,正义凛然。
他们以为,易中海听了他们这番话,一定会,感激涕零,纳头便拜。
然而,易中海的反应,却让他们,大跌眼镜。
他听完,没有激动,也没有感恩。
他只是,呆呆地,看着他们两个。
他的眼神,很奇怪。
那眼神里,有震惊,有困惑,但更多的,是一种,看傻子一样的,怜悯。
过了很久,他才用一种,沙哑的,梦呓般的声音,问了一句。
“你们……到底,想干什么?”
(https://www.24kkxs.cc/book/4239/4239496/2403219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