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盛世的序章,大厨的烦恼
1961年的冬天,对于京城的老百姓来说,注定是毕生难忘的。
寒风依旧刺骨,天空依旧是那熟悉的、灰蒙蒙的颜色。
但,空气中,却多了一丝往年所没有的、名为“希望”的味道。
最直观的变化,就发生在每个家庭那最重要、也最神圣的饭桌上。
凭空多出来的半斤定量!
每个月,当家里的主妇们,拿着那本比命根子还重要的粮本,去粮站排队时,她们惊喜地发现,粮站工作人员,会在她们每个家人的名字后面,用红笔,重重地,添上一个“+1”的标记!
不仅如此,供销社那原本空空如也、能跑耗子的货架上,竟然奇迹般地,摆上了一批批崭新的、盖着鲜红印章的猪肉、鸡蛋,甚至是平日里过年都舍不得买的白面和富强粉!
虽然依旧需要凭票购买,限量供应,但,有,就是天大的好事!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在街头巷尾飞速流传,比北风跑得还快。
“哎,听说了吗?国家从海外爱国华侨那里,搞到了一大批援助物资!船,都停在天津港呢!”一个消息灵通的,在胡同口神秘兮兮地说道。
“何止是物资!我二舅家的三大爷的邻居,就在农业部看大门!他亲耳听见的!说那批物资里,还有什么神乎其神的化肥、种子!撒到地里,能让亩产翻好几番!”
“我的老天爷!天佑咱们国家啊!这下好了,今年的年,能吃上一顿白面饺子了!”
九十五号院,也在这股突如其来的暖流中,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院子里,久违地,飘出了一丝若有若-无的油腥味。
孩子们不再像以前那样,一个个饿得面黄肌瘦,两眼发绿,脸上,也多了一丝血色,甚至敢在院子里追逐打闹,发出银铃般的笑声了。
但这活气与生机,却仿佛刻意地,长了眼睛一般,绕开了某些人家。
中院,秦淮茹家。
她虽然也领到了增加的口粮,但她的脸上,却比以前更加的憔悴和苍白。
她最大的靠山,易中海,如今正在厂里的厕所里,与屎尿为伍,听说已经好几天没吃下一口饭了。
她最大的长期饭票,傻柱,则远在大西北的戈壁滩上,迎着能刮掉人脸皮的寒风,啃着冰冷的窝头。
她,成了真正的孤儿寡母。
往日里那些围着她转,眼神火热,想着占点小便宜的男人们,现在见到她,都像见了瘟神一样,绕着走。
她只能一个人,像一头被掏空了身体的母狼,默默地,撑起那个摇摇欲坠的家。
而与她家一墙之隔的,是前院的跨院。
那扇普普通通的木门,仿佛隔绝了两个世界。
当秦淮茹还在为下一顿的棒子面发愁,想着怎么才能让两个孩子喝上一口稀粥时,那扇门的缝隙里,却总是飘出让她馋得发疯、恨得发狂的肉香!
她知道,那个男人,那个她曾经看不起的、沉默寡言的厨子,如今,已经成了这个院子里,谁也惹不起、甚至连看都不敢多看一眼的“神”!
这种“神”一般的地位,在今天,被推向了顶峰。
一辆黑色的、崭新的、在冬日的阳光下闪闪发亮的红旗轿车,悄无声息地,如同一个来自异世界的幽灵,停在了九十五号院的大门口。
当车头那面迎风招展的、象征着至高无上权力的小小红旗,出现在众人眼前时,整个院子,瞬间就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的人,无论是正在扫地的刘海中,还是正在水池边洗着衣服的秦淮茹,都像被施了定身法一样,僵在了原地!
他们的脸上,写满了无边的震惊、敬畏和深入骨髓的恐惧!
红旗车!
我的老天爷!这是只有在报纸上、新闻里才能看到的、传说中的红旗车啊!是只有国家最高领导人才能坐的车!
车门打开,一个穿着笔挺的灰色中山装,戴着一副黑框眼镜,气质儒雅随和,但眼神却异常锐利,仿佛能看穿人心的中年男人,从车上走了下来。
他没有理会院子里那些因为恐惧而变得扭曲的脸,而是径直,走到了孙浩家的跨院门口,抬起手,用一种极为客气的、商量的姿态,轻轻地,敲了敲门。
这一幕,彻底击碎了院里众人最后的一丝幻想!
他们终于明白,孙浩,已经不是他们这个层次的人了。
他,已经站到了一个,他们需要仰望一生,都无法企及的、云端之上的高度!
跨院内,温暖如春。
孙浩看着眼前这位自称“吴秘书”的男人,心里跟明镜似的。
“孙浩同志,冒昧来访,没有打扰到您吧?”吴秘书的脸上,挂着和煦的笑容,语气亲切得像是在跟自家的、最看重的晚辈说话。
“吴秘书,您太客气了!您太客气了!”孙浩连忙给他倒上一杯热茶,脸上,是恰到好处的、受宠若惊的表情,“您能来,是我天大的荣幸!快请坐,快请坐!”
一番充满了默契和试探的寒暄过后,吴秘书终于说明了来意。
“孙浩同志,我今天来,是代表几位首长,特地来感谢你的。”他的声音,变得无比郑重,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千钧之力,“你……还有那两位'特殊人才',为国家,为人民,立下了不世之功啊!”
“那批物资,来得太及时了!可以说,是救了无数人的命!几位首长说了,你,就是我们国家的英雄!是人民的功臣!”
孙浩连忙站起身,连连摆手,一副诚惶诚恐的模样:“吴秘书,您可千万别这么说!我就是一个普通的工人,一个厨子!我什么都没做!这都是那两位同志的功劳,是国家的英明领导!我就是……就是运气好,碰上了而已!”
“呵呵,你啊,还是这么谦虚。”吴秘书笑着摆了摆手,示意他坐下。
然后,他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
“孙浩同志,几位首长,对上次研究提出的那个'三年恢复,五年发展'的详细计划,非常重视!经过这几天的反复讨论和研究,一致认为,有你的参与,才是最具有可行性的良策!”
他顿了顿,眼神灼灼地看着孙浩,那目光,仿佛要将他整个人都看透。
“所以,首长们想再邀请你,去参与一些更重要的事情。比如,我们国家下一个五年计划的工业布局,农业改革的深化方向,甚至是……一些对外关系的战略构想。我们需要你的智慧,需要你那超越时代的眼光!”
来了!
最终的、最致命的诱惑,还是来了!
孙浩的心里,没有一丝一毫的波澜。
他知道,这是一条通往权力巅峰的通天大道!
只要他点了头,从今天起,他就不再是一个小小的厨子,而是能真正参与到这个国家最高决策中去的“帝师”!
但是……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站得越高,摔得越惨!
他这一生,所求的,从来就不是什么权倾朝野,名留青史。
他要的,只是“清净”二字。
是能让他和他的家人,安安稳稳地、不受任何人打扰地,享受生活的绝对自由!
他的脸上,露出了无比真诚的、甚至带着一丝“愚钝”的为难和苦恼。
他搓着手,显得有些手足无措,像一个被天上掉下来的金元宝砸懵了的老实人。
“吴秘书……您……您实在是太看得起我了!我何德何能啊!”他的声音,充满了无奈,“可我……我真的不行啊!”
“您看,我就是一个厨子。我这辈子,上辈子,都是个厨子!”
他指了指自己的脑袋,脸上,是憨厚而又苦涩的笑容。
“我这脑子里,装的,全都是油盐酱醋,煎炒烹炸。您跟我说东坡肉怎么做,佛跳墙要用什么料,开水白菜的汤头要怎么吊,我能跟您说上三天三夜不带重样的。”
“可您说的那些……什么工业布局,什么战略构想……我……我听都听不懂啊!我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连报纸都得看半天。我去了,那不是给国家添乱,给首长们丢人吗?”
“我这人,没别的本事,就有一样好,有自知之明!”
他站起身,对着吴秘书,深深地鞠了一躬,那腰,弯成了九十度,语气,诚恳到了极点。
“吴秘书,请您务-必转告几位首长!我孙浩,就是个厨子!除了做饭,我真的什么都不会!国家真要是有什么需要我的地方,那就让我,待在厨房里!给首长们,给咱们国家的功臣们,做好后勤保障!做几顿可口的饭菜!这就是我,能为国家做的,最大、也是唯一的贡献了!”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
既用最谦卑的姿态,拒绝了那致命的诱惑;又用“做好后勤保障”的表态,给了首长们天大的面子,将自己的定位,死死地,锁死在了那个最安全、最不引人注目的“厨房”里。
吴秘书看着孙浩,那张儒雅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深深的、难以言喻的复杂神情。
有惊讶,有惋惜,但更多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赞叹和敬佩。
他知道,眼前这个年轻人,不是“不懂”。
他是什么都懂!
正因为懂,所以,他才选择了这条,最“愚笨”,却又最智慧的道路。
“好。”
许久,吴秘书才缓缓地点了点头。
“孙浩同志,你的话,我会一字不漏地,转告给首长们。”
“你,是个真正的聪明人。”
他站起身,没有再多说一句,与孙浩握了握手,转身,离开了这个清净的、却仿佛隐藏着全世界最大智慧的跨院。
当那辆黑色的红旗轿车,消失在胡同的尽头时,苏晚晴才从里屋,走了出来,脸上,还带着一丝后怕。
“浩哥,你……你真的就这么拒绝了?”
孙浩笑了笑,将她揽入怀中,看着窗外那灰蒙蒙的天,眼神幽深。
“晚晴,你记住。”
“这个世界上,最美味的盛宴,从来就不是在庙堂之上。”
“而是在咱们自家的厨房里。”
他知道,从今天起,他将彻底摆脱被推到前台的风险。
而他的,那场真正属于他一个人的、名为“生活”的盛-宴,才刚刚,拉开序幕。
(https://www.24kkxs.cc/book/4239/4239496/2399473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