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穿越1962我以八级拳打天下 > 第135章 华兴的当担

第135章 华兴的当担


过去的五年里,港岛地产风云骤变,华兴建业异军突起,以雷霆之势横扫市场。

中小房企节节败退,要么沦为华兴的外包承建商,仰人鼻息;要么黯然退场,另谋出路。仅存的几家巨头见势不妙,暗中缔结盟约,联手抵御华兴的扩张——明里合作拿地,暗地围标压价,甚至不惜以本伤人,誓要遏制这头地产猛虎的势头。

福临门的翡翠厅内,水晶吊灯将琥珀色的光影洒在港岛的几位地产大亨身上。

酒过三巡,诚德地产的周总忽然举杯起身,杯中的红酒在灯光下泛着玫瑰色涟漪:"来,敬我们的八位勇士!这次华兴建业暴雷,港岛那些抢房的市民,怕是再也不敢碰他们的楼盘了。"

新鸿泰的林总闻言大笑,手中的雪茄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要我说,华兴没上市反倒是他们的运气。要是上了市,就这次这事,股价怕是要跌到扑街!"

隆发地产的陈总慢条斯理地转动着酒杯,镜片后的眼睛闪过一丝精光:"诸位,港岛这块蛋糕,现在是时候轮到我们来分一分了。"他刻意在"蛋糕"二字上加重了语气。

包厢里顿时响起一阵会意的笑声。几位老总推杯换盏间,已经开始盘算着如何瓜分港岛的市场份额,每个人的眼中都闪烁着贪婪的光芒。

宏盛地产的蔡总指间夹着一支未点燃的古巴雪茄,缓缓眯起眼睛,声音低沉而意味深长:"诸位,最近要加大舆论导向,让港岛的报纸,最近多聊聊华兴的‘观澜小区’。"他刻意顿了顿,指尖轻轻敲了敲桌面,"比如,建材降标、工期延误……”

宏盛地产的蔡总点燃雪茄,缓缓吐出一个烟圈。"诸位,我们要让港岛市民形成条件反射——一提起华兴建业,脑子里自动就蹦出'豆腐渣''烂尾楼'这些词。"

众人闻言,脸上浮现出心照不宣的笑意。新鸿泰的林总率先举杯,玻璃杯相碰发出清脆的声响:"蔡总高见,这事就交给《港岛日报》的老黄去办。"他的眼角余光扫过在座众人,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

隆发地产的陈副总慢条斯理地补充道:"《财经周刊》下周正好要做期专题,我看观澜小区就很适合当封面故事。"猩红的酒液在杯中流转,映照出他眼中闪烁的精光。

包厢里的气氛顿时热络起来,几位老总你一言我一语,很快就敲定了三家主流媒体的"合作方案"。

浅水湾别墅,刘光天坐在沙发上抽着雪茄,电话那头,高美琪的声音带着几分急促:"老板,最近港岛媒体像约好了一样,都在炒作观澜小区的负面新闻。《东方日报》今天头版说我们使用劣质建材,《财经周刊》更是直接言明小区存在安全隐患..."

刘光天吐出一口烟圈,突然轻笑一声:"美琪,通知全港媒体,明天十点观澜小区广场见。我亲自在小区前的广场召开新闻发布会。”

"老板这是要...?"高美琪的声音透着疑惑。

"明天你就知道了”刘光天笑了笑:“我要让那些躲在暗处的老鼠们看看,什么叫华兴企业的担当。"

——————————————

清晨十点整,观澜小区广场前已是人声鼎沸。几十家媒体的长枪短炮将中央喷泉围得水泄不通,闪光灯此起彼伏如同白昼。TVB的直播车早早占据了最佳机位,主持人正对着镜头整理领带:"各位观众,我们现在就在备受争议的华兴观澜小区现场..."

镜头缓缓扫过即将交付的楼盘:新中式风格的建筑群在晨光中泛着暖色调的质感,飞檐翘角与玻璃幕墙相得益彰。修剪整齐的绿植间点缀着艺术雕塑,水系景观环绕着下沉式庭院,与现场嘈杂的人声形成奇妙的和鸣。

《东方日报》的记者小声嘀咕:"这哪像他们报道的'劣质楼盘'..."话音未落,现场突然爆发出一阵骚动。五辆漆黑锃亮的奔驰600呈箭形队列驶入广场,引擎的低吼如同猛兽的喘息。

前后两辆车的车门几乎同时弹开,十六名身着定制西装的保镖迅速形成人墙。中间那辆挂着"AA0001"牌照的座驾缓缓停稳,当车门打开时,全场闪光灯瞬间连成一片银白色的暴雨。

刘光天踏出车厢的刹那,现场突然诡异地安静了一秒。他今天穿着一套黑色的西装,打着领带。最令人意外的是,他手中竟拎着一柄工程用的红色大锤。

记者们蜂拥而上,  "刘总!观澜小区用了劣质钢筋,采用了哪些补救措施?"《东方日报》记者第一个冲了过来。

"补救措施能保证安全吗?"财经频道的话筒几乎戳到他下巴。

"小区总共三十栋楼,  你们官宣的是十栋楼有问题,请问这个能保证吗?"《港岛日报》的闪光灯疯狂闪烁。。”

保镖们拦住过来的记者,刘光天摆了摆手道:“诸位稍等我一下。”

刘光天在闪光灯的追逐下稳步走向小区正门。他的脚步在镌刻着"观澜"二字的项目标识碑前停驻,指尖轻轻抚过石面上鎏金的题字。突然,他后撤半步,双手抡起大锤——

"砰!"

石屑飞溅的刹那,全场倒吸一口冷气。那块界碑在重击下应声碎裂,"观"字的上半截直接崩飞到三米开外。,在一片死寂中他弯腰捡起半块残碑,对着镜头举起:"诸位,华兴的担当,从来不是用嘴说的。今天我就让港岛的民众知道什么叫华兴。"

随后他招了招手,保镖递过来了一个对讲机。刘光天对着对讲机到:“动手!”

远处的地平线突然扭曲了一瞬,紧接着,低沉的轰鸣如潮水般漫过整个广场。脚下的大地开始震颤,摄影记者们的三脚架在震动中发出不安的咔嗒声。

远处十二台拆除臂的钢铁关节在液压声中缓缓苏醒,如同巨人舒展筋骨。阳光将它们的剪影拉长到夸张的比例。

"轰!!!"

二十层高的楼房在一次次的撞击中开始塌陷,钢化玻璃幕墙成片坠落,在阳光下炸裂成千万颗钻石般的碎屑。混凝土承重柱断裂的瞬间,整栋建筑像被无形巨手按住了屋顶,以一种诡异的慢动作开始倾斜。

刘光天的领带在爆破气浪中狂舞,他却纹丝不动地站在安全线外:“对于延期问题,华兴该赔的赔,至于要退房的,全额退款,再赔违约金。”

闪光灯如暴雪般疯狂炸亮,将漫天烟尘照得通明。所有摄像机镜头同时转向那栋正在崩塌的二十层高楼——钢梁断裂的瞬间,整座建筑如同被巨兽啃噬的骨架,在震耳欲聋的轰鸣中节节坍落。

TVB的直播镜头剧烈晃动,记者失控的惊呼与建筑倒塌的闷响交织:"天啊...他们真的拆了!"  屏幕左下角实时显示的收视率曲线正在垂直飙升。

茶餐厅里,捧着菠萝油的阿伯僵在原地,油渍滴在衬衫上却浑然不觉;远处写字楼内,白领们集体扑向落地窗,咖啡杯砸碎在大理石地面。

刘光天的身影在逆光中化作一道黑色剪影,背后是仍在倾泻的混凝土瀑布。他抬手抹去脸上的粉尘,忽然对着镜头勾起嘴角——这个画面后来被港媒称为"载入商业史的死亡微笑"。

隆发地产办公室,林总手中的紫砂壶突然炸裂在波斯地毯上,滚烫的茶汤溅上意大利定制西装。他盯着电视里还在直播拆除的观澜小区,喉结滚动着咽下一口血腥味:"三十亿...他刘光天拿三十亿放烟花给我们看..."

宏盛的会议室里,原本召集高层准备看笑话的蔡总一把扯松领带,屏幕的反光在他铁青的脸上跳动:"这哪是拆楼...这是在拆整个行业的台!"他突然暴起拿起遥控器砸向电视机:"操!他刘光天怎么敢?"”

诚德大厦顶层,周总指间的雪茄早已积出寸长烟灰,秘书不敢提醒。烟灰终于烫到手指时他竟笑出声,"人家在降维打击,我们还在算容积率?"

第二天,当第一缕阳光刺破维港晨雾时,整个港岛仍沉浸在昨日华兴拆除价值三十亿,整个观澜小区的震撼余波中。

报摊前,老板刚拆开捆绳,《港岛日报》头版刘光天抡锤的巨幅照片就"哗啦"一声滑落在地。穿校服的中学生弯腰去捡,却被标题烫了眼睛——"三十亿灰飞烟灭!华兴集团创始人亲手埋葬'观澜'"。

上班的白领急刹脚步,盯着财经版面的拆除成本分析图倒吸凉气。

茶餐厅的玻璃门上,三份不同立场的报纸并排贴着:

《东方日报》在废墟照片上P了道闪电,标题劈下:"商业地震!"

《明报》用红色箭头标注:"什么是华兴?"

小报《港岛猛料》在刘光天脸上画了墨镜和雪茄,配文:"癫佬?天才?"

中环所有摩天楼的LED屏同步播放着同一个画面——刘光天抡锤的0.5秒慢动作回放,飞溅的鎏金碎片在阳光中化作一道璀璨的抛物线。金钟道上的上班族集体驻足仰望,咖啡从悬停的纸杯边缘溢出,在西装上洇出深色痕迹却无人察觉。

深水埗的茶餐厅里,老式电视机正循环播放着大楼倾覆的瞬间。戴着老花镜的阿婆突然拍桌而起:"痴线!三十亿话拆就拆?"她的声音淹没在食客们七嘴八舌的争论中,某个建筑工人盯着屏幕喃喃自语:"那些楼...其实可以重新补救的..."

而此时,华兴集团的大楼前已聚集了数百名观澜业主。他们举着的不是抗议标语,而是连夜赶制的锦旗,猩红缎面上"商道至诚"四个金线大字在阳光下灼灼生辉。

人群最前方,坐着轮椅的陈老太颤抖着手,她浑浊的眼泪正滴在购房合同上:"刘生,这楼...我们等!"


  (https://www.24kkxs.cc/book/4239/4239447/2401340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