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一份兼职暂时结束
“这个……不行……”陈秀芳本能的拒绝,过年可是中国老百姓心里最重要的日子,是阖家团聚的日子,怎么能随便去别人家,况且自己一个已婚又离异的妇女去人家家里不是添堵嘛!可不行,她知道冬雪是东北人,东北妈妈令儿可多了,没想到对江平的担心竟然在冬雪身上先出现了。
想到这儿,陈秀芳面露难色,说:“不了,我还是别去打扰您家人了,让张姐陪您回去吧!”
其实说这句话时,陈秀芳觉得自己很不地道,张姐虽然比自己年轻,但她也是结了婚的妇女,自己不能过年去别人家拜访,张姐去显然也是不合适的,只是刚才冬雪提到了想让张姐和她都去,她就顺嘴秃噜了出来,说出嘴的话是收不回来的,也只能作罢。
“您眼睛刚好,路上有个人照顾会更好些。”这才是陈秀芳原本的想法。
看陈秀芳执意不去,冬雪也不勉强,既然一通电话引出了这个话题,冬雪干脆示意陈秀芳坐下,然后转身开门出去了。
正在陈秀芳疑惑不解时,冬雪从里屋出来,手里拿着一个盒子,笑盈盈地对陈秀芳说:“陈老师,我本来也是想今天下午下班时跟您说的,这眼看快过年了,我的眼睛也好了……我是想咱们今年的合作就先到今天吧,您也为家里忙活忙活,我自己加两个班,新年前把这本小说完结,明年我想挑战一个新的题材,咱们重新打鼓另开张。这是您这些天的工资。”
说着,她从盒子里拿出三打钱,三万块,说:“咱们一起写了一个多月,无论多少,就凑个整吧!”
陈秀芳在脑子里大概的算了一下,一个月多点,给30000块钱显然是多了。
她忙推辞说:“用不了这么些,真的太多了!”
冬雪摆摆手,把钱放在桌子上,又从盒子里拿出两个长方体的盒子,盒子外包装是透明的,里面分别装着一根山参,她说:“陈老师啊,人参、貂皮、乌拉草是我们老家东北的三样宝,这山参是我特意让家人从东北快递过来的,这两根送给您,不是什么名贵的品种,就表示一个心意,炖汤、泡水都可以!”
陈秀芳感动了,没想到打个工还能遇到这么好的人,自己还是幸运的。
那个下午,时间似乎过得很快,心里始终被一股暖流充斥着,陈秀芳开始在心里猜测冬雪的底细,既然家人都在东北,为什么她要只身一人在北京?
除了张姐,她在这个院子里还没见过冬雪之外的第二个人,能住的起四合院,为什么不把家人接来?这房子是租的还是自己的?如果是租的不太可能,一个人住没必要租这么大房子吧,那要是她自己的,她也太有钱了……
只是在心里想想罢了,她不能问,甚至她觉得这问题连张姐也不能问,冬雪对自己这么好,如果觉得她是个八卦的人而对自己产生了反感,这份收入颇丰,又长见识的工作不就没了吗?
冬至以后,天长了不少,五点多还很亮。
下班路上,陈秀芳拎着两盒山参,想着明天把钱存上,现在都是电子支付,把钱存起来用方便又安全,家里现金多了操心。
存哪个银行卡里呢,她的工资卡是河北农商银行的,网购常用的是农业银行的卡,不知道这两个银行北京有没有?即便是有,在哪儿呢?地理环境不熟悉干什么都不方便,看来以后没事得多出来转转。
路过一家工商银行时,突然想起几年前学校让老师们集体办理过一张工商银行的信用卡,记得当时是赠送了一套微波炉专用的瓷器,还让把卡激活了,消费了几块钱,刚刚接触信用卡,却听说过很多信用卡到期忘了还影响征信的事,老师们很紧张,消费完以后马上就还上了,以后就束之高阁再也没用过,而那套瓷器也不知道扔到哪去了。
突然之间心头就好像多了个隐患,卡也不知道扔到哪去了,明天抓空出来存钱,把这个信用卡注销了。
晚上正百无聊赖之时,苏念发来微信说她们一月十二号放寒假,她想放假后再集中辅导几天,然后就等过完年再上课,问陈秀芳的意见。
其实苏念一共也没有上几节课,对于这次期末考试来说,对苏念成绩的提升作用不会太大,不过学习是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能考试结束了就不学了,所以她对苏念的这种想法大加赞赏,并询问她是自己的意见还是家长的意见。
苏念不假思索地说:“我爸爸说让我把我的学习规划一下,这也算是我自己的意见吧!”
陈秀芳很是欣慰,这个看上去嘻嘻哈哈的孩子,没想到对学习还是很重视的,随即爽快地答应了。
她又想起来问:“楚一一也一起来吗?”
苏念迟疑了一下说:“我还没问她,我先跟您确定了后回头我问问她吧!”
两个人说好了,苏念就学习去了,留下陈秀芳一个人继续百无聊赖。
陈秀芳心里默默地算着账:明天是星期三,也就是意味着从明天起,星期三、星期四和星期五这三天陈秀芳不用去冬雪家里,也不用给苏念上课,她是完全自由人,干些什么呢?
家里卫生打扫的非常彻底,不用怎么干,只需要随手打扫就行。
现在去置办年货也有些太早,还不到腊月二十呢,弄早了放在冰箱里,不如新鲜的好吃。
至于置办新衣服,自己一个50多岁的老太太还需要买吗?
记不清哪几年了,家乡小镇上的服装店开得热火朝天,一家挨着一家,有空的时候老师们三五成群去逛,也叫陈秀芳,她很少去,一是她觉得衣服没必要太多,有换着穿的就行,别人对你的态度如果是因为穿的好坏决定的,那也没必要在意他的态度;二是人家出去有人帮忙看孩子,一个人很自由,她却要带着王浩,不方便,王浩也不愿意跟着她去,每次都闹别扭,所以她总是需要什么就直接去买,买完就回来,从不闲逛。
这几年实体店不景气,都关门了,偶尔有个服装店也是半死不活的维持着,里面的衣服也看不上眼。
人们现在都是网购了,讲究的人去大城市的商场买品牌货,而她这样的就在网上淘,也不买贵的,这次来北京,因为怕东西太重,拿的不多,确实可以买两件。
这么一想,她的态度一下子就坚定了,买呀,为什么不买,自己这几个月挣了这么多钱,省着干嘛?都这个岁数了,还不活明白等什么?
要不要叫上江平?在这里她只有这一个能聊的人了。
(https://www.24kkxs.cc/book/4239/4239378/2408225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