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李玲来电话了
陈秀芳回答说,“没有你的。咱们俩一对一的讲,用不着那本。”
这下苏念才放了心。
上完一天课,天已经暗下来了,陈秀芳看到外面的天又阴了下来,有星星点点的雪花飘落,陈秀芳对楚一一和苏念说:“你们给家里打个电话住下吧,咱这房子是两室一厅的,住得下。”
苏念一听,很是兴奋,可又有些顾虑,她说:“还是算了吧,我怕我妈不同意。”
楚一一也说:“阿姨,这已经太麻烦您了,您给我们上了一天课,也累了,得好好休息,我们俩住在这儿,会给您添不少麻烦,还是算了吧?”
陈秀芳劝说:“麻烦什么呀,你们俩又不是小孩,吃饭不用喂,也不用我看着,你们俩在这儿,晚上我还有个意思。
说话间,天空中飘上了棉花套子雪。
苏念突然吟诵起来:“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楚一一一听也不甘示弱,“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
“好了,好了!”陈秀芳叫停,“你们这雪下的,一会儿战争就要起来了,先到这儿吧,该说不说的,你们这诗背得可是真不少。”
“那可不嘛!”楚一一露出骄傲的表情,“背少了我们的灭绝师太也不干呐。”
“就是。”苏念补刀。
陈秀芳叹了口气,“唉,看来这灭绝师太遍布全国各地呀!”
俩丫头停顿片刻,哈哈大笑起来,“阿姨,也有人这么背后叫你吗?”
“叫不叫我我不清楚,反正他们叫别人。行了,别说用不着的了,你们两个住下吗?”
苏念神秘地眨眨眼睛说:“我打电话!”
她从包里翻出她的手机,给他爸拨了过去,“喂,爸,你已经从公司出来了呀?今天雪下的挺大的,您别来了吧,阿姨说明天我们还要来,让一一我们俩住下,免得再跑了,行不行?没事,阿姨不嫌麻烦!”
陈秀芳听着有门,她看了看楚一一,这小动作被苏念看在了眼里,苏念又对着话筒说,“爸,您让我妈去跟一一爸爸妈妈说一声,她今天也住下,明天我们一起回去好吗?”
“哦……哦,明白了,好吧!”
挂了电话,苏念对陈秀芳和楚一一说:“我爸说我住下可以,他和我妈妈说说应该没问题,可是一一的事儿,不能由我家去通知。他说让一一给家里打个电话,如果家里不愿意,我爸就把她给接回去。”
突然,她提高音量对楚一一说:“万一你妈不让你住下,我爸来接你,肯定我也被顺便捎回去了。大姐呀,大姐……”随后装出哭腔。
楚一一配合的哭丧着脸说:“贤妹你先别跟我哭呀,我也不希望我妈拒绝,我打电话试试?”
“试试!”苏念一下子恢复了常态,她们这神神叨叨的表演,给陈秀芳惊得目瞪口呆。
陈秀芳试探地问:“要不然,我打?”
初楚一一想了一会儿说:“还是算了吧,我自己打吧,如果我妈实在不愿意,那我就回去。”
于是她拨通了她妈妈的电话,出乎意料的楚妈妈并没有拒绝,屋里十分安静,陈秀芳和苏念都听到了:“你们两个都住在陈老师家里,不打扰人家生活吗?陈老师累了一天了,晚上不得休息吗?”
楚一一忙说:“阿姨说了,我们俩在这儿她晚上更热闹,她愿意我们住下……好。”
挂了电话,楚一一欢呼:“我妈说了,让我们帮陈老师干点活!”
“你妈妈真给力,关键时候不掉链子,加分。”苏念眼里闪着光。
这个晚上,一老两小三个人吃了火锅,扒着窗台看夜空,说了好多各自知道的新鲜事儿,两个孩子对农村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陈秀芳说:“你们俩怎么跟《闰土》里的鲁迅似的?”
“可不嘛,苏念还好点,时不时还能回趟老家。我这样从小在城市长大的就是被关在院子里只看见四角天空的‘少爷’呀,简直就是一个井底之蛙,命苦啊!”楚一一不无感慨。
“农村才好玩呢,那种自由,那种无羁,什么时候我带你回老家,让你感受感受,只要你不怕苍蝇餐,不怕蚊子咬就行!”苏念豪爽地拍着楚一一的肩膀许愿。
“大姐,我以后就仰仗你了,你这大腿我是抱定了!”
两人的兴奋陈秀芳看得出来,不过九点半就让她们回屋,准备睡觉了。
苏念和楚一一睡在客卧里,很晚了还都没有睡意。
她们俩认识这么多年,从小就在一起玩,可还是第一次在一个屋里住,太兴奋了,她们感谢跟她们年龄相差这么多的陈阿姨给了这么一个机会,多年以后当她们回忆这段往事的时候,已经没了当时的兴奋,却多了几分温暖,有这样的一位老师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两天里,三个人没出屋,学习、娱乐、聊天三不误,这是楚一一年前最后的课了,她按照陈秀芳的安排把平时记录的错题交给陈秀芳,陈秀芳利用晚上的时间帮忙总结,把每一道题都认认真真的分析过后,对它们进行了分类,按照类别提出了改进和巩固的方法,清清楚楚的写在一张纸上,让楚一一带回老家去。
周一已经是腊月二十一了,陈秀芳得去置办年货了,她现在那个小厨房的小锅就和家里的盆似的,那么小,盛不了多少东西,而且火还慢,炖个鱼,炖个肉什么的,必须提前准备,都等到过年那天做,恐怕从早上做到太阳下山也吃不上饭。
不像家里的大锅,塞上劈柴个把小时就能好,这小锅得慢慢的炖,还得抓苏念不上课的时候,要不然外面上课,里面炖肉,香气弥漫,倒是不怕孩子吃,就怕她的心思都到肉上了。
把需要的东西买回来,放在冰箱里,有空了就炖一样,这样还能把时间统筹起来使用。
按照老家的习惯,每到过年的时候,猪肉、牛肉、鸡肉都要炖上一些,还要熬鱼,三十的餐桌上没有鱼在他们家乡可是不成席的。
腊月二十一和腊月二十二这两天陈秀芳没事,买东西不着急,有的是时间。
她找出纸笔,查着百度把要买的东西从头勒了一遍,列了个菜单,然后把需要买的东西一件一件写上去,青菜、海鲜怕放不住,等到年跟前再买,就在单子上画了圈;鱼、肉、各种调料,还有其他年货都是现在可以买的,在后面打了勾,到时候买一样花一样就不会丢下了。
她正写着,手机“邦啷”响了一下,是微信消息提醒,陈秀芳拿过来一看,竟然是李玲。
(https://www.24kkxs.cc/book/4239/4239378/2408224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