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你怎么认识他儿子呢
那位林师傅在陈秀芳她们到了后不到一刻钟的时间里也赶来了,穿着一身灰色的工装棉衣,背个帆布兜子,头发有些花白,看上去很朴实。
江平把两人介绍后陈秀芳才知道那师傅叫廖东平,才45岁,陈秀芳主动与师傅握手,打开房门,带着师傅把屋里的管道检修了一遍,发现管道一切正常,摸上去却只有一丝温乎气,不热。
最后查到暖气开关的时候,发现开关老旧坏死了,过多的铁锈脱落后堵塞了管道,使得热水流通不畅,所以暖气一直都不怎么热。
陈秀芳正不知如何是好之际,廖师傅说:“没关系,小菜一碟,我这里带的有阀门,我给您换一个就可以了。”
于是陈秀芳找到王老太太问了总阀在哪里,暂时关闭了,回来换龙头,可是都锈住了,师傅不敢硬拧,只能试着一点点来,这一折腾一个多小时就过去了。
等待的空儿,陈秀芳偷偷问江平:“这得给师傅多少钱?”
江平说:“这个你就不用管了,我处理。”
陈秀芳坚决不同意,她说:“不行,该怎么着是怎么着,给我修东西就得我花钱。”
江平看着她那一本正经的样子,笑了说:“行,那你给吧。不过这师傅人挺好,价格肯定公道。”
陈秀芳点了点头,等廖师傅换好阀门,重新打开总阀回来,让陈秀芳看,“大姐,您试试行吗?”
在老家的时候家里东西坏了,人家王建军都没眼看,都是陈秀芳花钱请人修,修好了照单付账,看的多了也多少懂点,她过去看了看阀门的接口处,一滴水都不漏,到处都很干燥,伸手摸了摸管道已经有了热乎气,就说:“真好,师傅,今天多亏江平和您了,要不然我都不知道找谁,咱俩加个微信吧,我顺便给你转个劳务费。”
师傅憨厚的笑笑,把手里的工具放在地上,拍拍手上的铁屑,做势从口袋里往外掏手机,一边掏一边说:“大姐,加个微信可以,您是江姐朋友,钱就免了吧!我和江也认识不是一天两天了,帮个忙的事儿。”
陈秀芳一笑,“那怎么行,您忙活半天了。大冬天的,谁都不容易。再说您是上着班偷着跑出来的吧?这要是让领导知道了,可就坏了。”
这还真让陈秀芳说着了,廖东平就是借口修东西溜出来的。
“您别跟我客气,我对咱这里的物价一点儿都不了解,您说转多少合适?”
廖东平这人实在,还是有些为难的看了看江平,江平看出了陈秀芳是真心实意的要给钱,就点了点下巴,示意廖东平按陈秀芳说的办。
廖东平这才说:“您就给我200块钱吧!”
陈秀芳听后,觉得很合理,当下就通过微信把钱转了过去。
廖东平收到钱后,笑着说:“大姐,以后您家要是还有啥管道问题,随时联系我。”陈秀芳连声道谢。
廖东平走了以后,江平说:“秀芳,你这个房间容纳20个人上课应该没问题,但往后如果你再扩大业务的话,一个教室是远远不够的。”
陈秀芳说:“走着看吧,走一步看一步!”
“嗯,也行,哪能上来就想一口吃个胖子。”江平踱到窗户跟前,指着窗户说:“我觉得你这儿应该挂个窗帘,要不然太阳光强的时候,投影看不清。”
“嘿,你还真细心,真是这么回事,我先记上,等我量量从网上买一个。”说着她真拿出手机在记事本上写了下来,“岁数大了,记性不好,不写上就想不起来了。”
江平似乎并没有听到陈秀芳后面说的内容,此刻她眼睛望着窗外,“秀芳,在这大院里住的可一个白丁都没有,你真本事能租到这儿的房子。”
陈秀芳写完,见江平很好奇,就说:“刚才那个王老太太,你看见了吧?是人家厉害,我跟着她沾了光。
她老伴儿曾经救过一个老领导,老领导感激他,就给他弄了那几间房子,就是他们现在住的房子,都快住一辈子了,我这房子也是王老太太帮我弄来的。”
“哦!”江平恍然大悟,不过她好奇,“你和王老太太是怎么认识的?”
“她是我的雇主呀,我在她家做过保姆!”
“哦!”江平从心里佩服陈秀芳,给人家打个工,还能让人家帮这么大忙,看来他们处的很好。
两人锁上门,在大院里溜了两圈,江平突然问陈秀芳,“你还记得教初二地理的李老师吗?”
“嗯,李凤鸣!”陈秀芳脱口而出,当然记得了,李老师是我初中老师中印象比较深的一个,人家讲地理可从来都不照本宣科,有时候都不带书,讲课总是结合例子,我最爱听他的课。”
“是呢。”江平也抢着说,“我现在还特别记得他讲课讲的那些小故事,不知道讲什么内容的时候,他讲中国人种地从春天开始一直忙到秋天,天天在农田里劳碌,特别是夏天,骄阳似火,农民顶着烈日锄地,汗珠子掉地上,摔八瓣儿,然后才有了‘锄禾日当午,粒粒皆辛苦’的诗句。
而人家美国人同样种玉米,就老两口包几百亩地,一眼望不到边,春天开着大机器‘哇哇’的种上,然后老两口就去旅游了,到秋天回来开着机器,从头一收,又开始猫冬了……”
“对对!”陈秀芳也想起来了。”她说,“讲完了小故事,我们自己也理解了美国的农业现代化比中国早好些年。”
“可不,我们中国到现在还是半机械化呢!李老师课讲的好,但是他从来都不修边幅,秃秃的脑袋,穿着一件领口、袖口都洗的发白的灰色中山装,而且他那衣服似乎是一季洗一次……”
陈秀芳捂着脸笑,“怎么能呢?人家那可能是周末洗了,周一又穿上。”
“你毕业以后看见过他吗?”
陈秀芳点点头,“当然见过,我师范毕业后就进了中学教书,但是那时候李老师已经退休了,但他有事回学校的时候,我见过他两次。唉!”
陈秀芳叹了口气,“大概是得有五六年了吧,人已经没了!”
“是啊,年纪还不太大,可惜了!”江平应和。
陈秀芳在心里算着:她们上学那时候他也就是40多岁,大概也就是父母那个年龄,活着的话八十来岁,死的时候七十出头。
“你怎么知道李老师没了的?”陈秀芳有些奇怪。
“我跟他儿子有联系,他儿子告诉我的!”
“哦!”陈秀芳并不认识李老师儿子,她上初中时,李老师的儿子已经上高中了,就有些奇怪,“你怎么能认识他儿子呢?”
(https://www.24kkxs.cc/book/4239/4239378/2400332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