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立竿见影的宣传
第二天早起吃了于丽娜婆婆做的饭,于丽娜上班去了,陈秀芳又去考察了两个辅导班就回了北京,临走时于丽娜婆婆给带了不少梨干、苹果干、栗子、花生。
下午一点多钟,陈秀芳已经回到了北京的家。
放下东西,给于丽娜发了个短信报了平安,衣服鞋子没换,就想给王浩打电话问问宣传单放哪儿了,突然发现餐桌上放着个纸袋,过去一看果然是宣传单,她仔细读了一遍,没有任何问题,又重新装了回去。
陈秀芳心里一阵激动,终于又离目标近了一步。
她看看时间来得及,拎起袋子,把手机揣进口袋就出了房间,在关房门的一瞬她又想起了一件事,反身回屋从抽屉里拿了一个小小的卷尺才出去。
陈秀芳家往西走大概60米左右,有一个步行街,这里每天人来人往很是热闹。
陈秀芳觉得这里是发宣传单的好地方,便快步朝着步行街走去。
到了步行街,她找了个人流量大的角落站定,深吸一口气,开始主动给过往的行人发放宣传单。
一开始,很多人都冷漠地拒绝,甚至看都不看一眼就走开了,这让陈秀芳心里有些失落。
但她没有放弃,依旧面带微笑地递出一张又一张宣传单。
就在这时,一个年轻妈妈带着一个五六岁的孩子路过,陈秀芳觉得这个孩子还小,不是自己的潜在客户,可还是递上了宣传单,看她妈妈的年龄,她家应该还有一个大孩子。
年轻妈妈愣了一下,还是接了过去。她低头快速扫了几眼,怀里的孩子好奇地伸出小手,想去够宣传单的边角。
“这是……针对中学生的辅导班啊?”年轻妈妈抬头问,语气里带着点意外。
陈秀芳赶紧点头,脸上的笑容更真诚了些:“是的,主要是巩固课内知识,还有一些兴趣拓展课,您家有没有孩子能用得上?”
“我家老大今年正好上7年级,我这还带一个小的,正愁他周末没人管呢。”
年轻妈妈笑了笑,把宣传单折好放进包里,“我回去看看,要是合适的话,联系你们。”
陈秀芳心里一暖,连忙说了声“谢谢,这周日上午9点上试听课,欢迎准时来听”。
看着母子俩走远的背影,她刚才的失落感淡了不少,重新挺直腰板,朝着下一个路过的行人递出了宣传单。
原来有时候多递出那一张,真的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正月的风还带着凛冽的寒意,刮在脸上有点疼。
陈秀芳裹紧了外套,目光却没闲着——刚发完一部分传单,她心里那点因被拒绝而起的沉郁早被年轻妈妈带来的暖意冲散了,此刻满脑子都是怎么把剩下的传单利用得更到位。
她特意绕到步行街对面的文具店,推门时风铃叮当作响。老板正趴在柜台上看手机,见有人进来抬头笑了笑:“要点啥?”
“来一卷透明胶条,最结实那种。”
陈秀芳指了指货架,声音里带着点刚忙活完的微喘。
付了钱,她攥着胶条往辅导班走。
辅导班在从陈秀芳家出来往左走两站地的地方,她现在是在步行街,也就是从这里往东走三站地就到了辅导班,三站地不远也不近,她准备步行。
这条路她熟,哪里的墙面显眼、哪里的电线杆子过往人多,心里都门儿清。
虽然是正月,但人们的生活已经走入了正轨,路上行人不算密集,倒正好给了她张贴的空当。
她先在公交站台的广告牌侧边停下,从包里抽出几张传单,小心翼翼地避开广告位,把传单沿着边缘贴牢,又扯出一截胶条,利落地在边角加固。风一吹,传单边角微微卷翘,她伸手按了按,直到确认粘得紧实才松手。
往前走几步,看到小区门口的公告栏,她又停下来。这里平时贴着水电费通知,来往的多是住户,说不定就有家长留意。她挑了个没被覆盖的角落,将传单一张张错开贴好,还特意把辅导班的联系方式朝上,方便人看。
手里的传单越来越少,胶条也用去了小半卷。
路过一个社区活动中心,她拐进去在玻璃门上又贴了两张。
等终于贴完最后一张时,她发现自己离辅导班还有一站地的距离,看来这宣传单是印少了。
陈秀芳拿出手机正要拨号的时候,突然想起来王浩公司管理很严,她这么冒冒失失的打电话,同事们和领导听见不好,于是就用微信留了言,让王浩再印100张宣传单来。
经过这一番折腾,陈秀芳身上、手和脸都已经热了起来,微微感到腿有些疲惫,可是她还有事要干,就剩一站地也不值得坐车了,就坚持步行去了辅导班。
打开门,掏出口袋里的卷尺,量了窗帘的尺寸,拿出手机给昨天晚上选定的那个商家发了过去,还排了窗户的照片,这才放心的回家。
再让她步行回去,她可实在是走不动了,于是到公交站台上去等公交。
公交站台的长椅上积着层薄灰,陈秀芳掏出手帕纸擦了擦才坐下。
刚歇口气,口袋里的手机就“嗡嗡”震动起来,屏幕上跳出个陌生号码——她心里一动,赶紧接起。
“喂,您好,是那个辅导班吗?我刚才在步行街接到的传单,想问下初中语文是怎么辅导的?”
电话那头是个女声,背景里隐约有孩子的吵闹声。
陈秀芳立刻坐直了身子,声音不自觉地放柔和:“是的您好!我们初中语文分了基础班和提升班,基础班主要抓字词、病句这些课内重点,提升班侧重阅读理解和作文技巧,都是有经验的老师带,您家孩子是几年级呀?”
“初二了,作文总写不到点子上,阅读理解也老丢分。”对方叹了口气,“你们什么时候开课?”
“这周日试听课,下周末正式开课,现在能预约试听,试听当天还能优惠两百块。”陈秀芳记得辅导班的活动细则,说得条理分明。
挂了这通电话没多久,手机又响了。
这次是个男声,问的是初中语文的师资情况。
陈秀芳听完脑子飞速运转,传单刚发下去就已经有两个打电话的了,万一报名的孩子多,她一个人肯定教不过来,于是耐心解释:“是教了三十几年的老教师,对中考考点特别熟,这方面您放心,如果我教不过来,我们聘请的教师也是一线经验丰富的老师来带班。”
她坐在寒风里,刚才还热乎乎的手指冻得有点僵硬,却一遍遍举着手机耐心应答。
正月的阳光透过光秃秃的树枝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她的声音裹在风里,却透着股笃定的热乎劲儿。
等车来的时候,她低头数了数,短短十几分钟竟接了四个咨询电话,其中两个已经约了试听时间。
公交车缓缓进站,陈秀芳起身时,嘴角还扬着笑。
手里攥着的手机像是揣了个小暖炉,让她觉得这正月的风,好像也没那么冷了。
(https://www.24kkxs.cc/book/4239/4239378/2390724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