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大唐:李承乾撞柱,血溅太极殿! > 第171章 一个被朕打到崩盘的部落,竟然还敢南下作乱?!

第171章 一个被朕打到崩盘的部落,竟然还敢南下作乱?!


朱高炽微微抬头,眼中浮现一丝疑惑,却没有作声。

但他心里其实已经有了答案:

——不是因为你朱棣就爱打仗吗?

一日不带兵杀敌,浑身难受!

朱瞻基心里的想法和父亲如出一辙。

看着众人沉默,朱棣又抛出第二个问题:“那朕为何要撤出大宁?”

这回,朱高炽总算敢说话了,轻咳一声,安抚地拍了拍儿子的肩头,说道:

“是因为……爹认为守着大宁耗费太大。”

当年朱棣放弃了两块战略要地——

一个是大宁,另一个是东胜。

对外说法,是他为了酬谢朵颜三卫靖难相助,割让给了兀良哈。

还有人说,是靖难之后北地空虚,为了补充京畿人口,不得不放弃边地。

但这些理由,皆非本因。

事实是,靖难虽重创北方,兵员不足不假,可到朱棣中晚期,大明已恢复元气。

若真想恢复大宁,并非不能。

关键在于——

供养大宁的代价,实在过于沉重。

当年太祖设大宁,仅军粮支出就高达一百多万石!

而朱棣数次北征,平均耗粮也不过四十万石。

最为艰难的一次,也不过九十五万石。

换句话说,维持一个大宁的开销,足够支撑朱棣打好几次漠北战役!

站在朱棣的视角,自然是要取舍——

是死守一个被草原包围的孤点,还是主动进击,将敌人驱逐出塞?

答案自是不言自明啊!

所以,朱棣毅然决然放弃大宁,将节省下来的粮草兵力,全投入对草原的五次征战之中。

他的目标,是彻底铲平草原上的敌患,然后再考虑复设大宁。

可惜——

天不假年。

在第五次北征途中,朱棣在榆木川意外驾崩,抱憾而终。

他这一生,都在用战术上的主动出击,弥补战略上的空缺。

——这就是他朱棣的“用兵之道”。

然而,自朱棣驾崩之后,大明就再没有出过他这样的强势之君。

换句话说——

朱棣之后的皇帝,根本没人能继承他的铁血胆魄和远见卓识。

仁宗、宣宗皆崇尚仁政,主张与民休养,极少轻启干戈。

这一点,其实也无可厚非。

经历靖难之役与永乐连年征战,大明确实需要一个喘息与恢复的阶段。

“嗯。”

“耗费巨大,这正是朕当年选择放弃大宁的缘由。”

朱棣站在沙盘前,望着地图缓缓开口,将内心深处的战略思路一一剖析。

他四次御驾亲征,从不是一腔好战之气。

虽然他确实爱打仗……

但每一次出征,背后都有他深思熟虑的布局与谋划。

首次北伐,他亲率五十万大军,直指鞑靼重地!

彼时鞑靼毫无准备,被永乐大军杀个措手不及。

本雅失里与阿鲁台仓皇互相推锅,最终分头溃逃——

一个西走,一个往东溜。

朱棣听闻本雅失里逃往斡难河,二话不说率军追击,与其军正面激战!

明军战力全开,打得本雅失里溃不成军,最后只带十余亲信狼狈逃命。

本以为战局已定,朱棣准备回朝,半路却又接到情报——阿鲁台尚未伏法!

于是大军再度转向,直扑其老巢静虏镇。

阿鲁台妄图佯降诈袭,但朱棣早已识破伎俩,早早设伏。

果然,阿鲁台中计,被打得满地找牙,再度逃遁。

之后,朱棣巧施一计,佯装遗弃军粮,引得阿鲁台上钩,伏兵四起,彻底将其打穿,几近全灭。

这一战,朱棣彻底瓦解鞑靼主力,顺手还收拾了阿鲁台。

可谓一战封神!

而第二次北征,朱棣的目标则转向更具威胁的瓦剌。

不同于鞑靼的怯懦,瓦剌显得格外强硬,摆出一副“硬刚到底”的姿态。

马哈木集结三万铁骑、十万战马,蓄势待发。

而朱棣这边,则首次实现了步兵、骑兵、火器三军协同作战!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步骑炮”联合作战,自此登场!

战局展开,瓦剌惨败而归。

马哈木狼狈逃脱,试图偷袭阿鲁台,却反被鞑靼反杀,憋屈至死。

这一仗,瓦剌被打得几近瘫痪,而阿鲁台趁乱坐大,成为接下来朱棣重点“照顾”的对象。

草原上的敌对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场,互咬不休,而朱棣则从容“坐山观虎斗”。

此刻他望着沙盘,冷哼一声:

“瓦剌?”

“一个被朕打到崩盘的部落,竟然还敢南下作乱?!”

想到重孙朱祁镇竟被这等宵小俘虏,朱棣胸腔几乎要炸开!

这口气,他咽不下!

瓦剌,必须再次痛打,打到灰飞烟灭!

事实上,前两次北征已成压倒性胜利。

鞑靼被打散,阿鲁台被痛击,瓦剌被打瘫。

草原上能动的,全被朱棣教育了一遍。

但即便如此,他依旧策动后续出征。

一生五次北伐,战果辉煌,但后面三次,却被后世之人非议不断。

不少人嘲笑那三次出征根本没打仗。

这简直像是大明皇帝带兵春游,连敌人的影子都没摸到。

花了大把军费,徒劳往返!

但事实真是这样吗?

朱棣是只因好战,才一次次北上吗?

后面三次出征,恰恰展现了他战略层面的高屋建瓴!

第二次北征后,瓦剌已被摧毁,马哈木战死,草原格局再度洗牌。

接下来三次北征,其实全是为“扶瓦剌抑鞑靼”而来。

第三次出征,目标明确:讨伐鞑靼。

阿鲁台得知朱棣北上,吓得再度弃营而逃。

表面上朱棣仿佛扑了个空,实则阿鲁台为此丢下辎重物资无数!

朱棣命令将物资焚毁,驱赶牲畜而归,途中还顺便收拾了兀良哈一把。

此战虽无正面交锋,但实则打掉了鞑靼整个冬季的生存基础!

游牧民族最怕什么?怕的不是兵败,而是断粮!!

物资尽失,鞑靼将士定会在冬季中大规模减员,朱棣之策,阴狠而有效!

第四次北征,阿鲁台听风便逃,根本不敢接战。

朱棣几乎未动兵锋,却招降上万蒙古兵,堪称兵不血刃的奇效!

而最让后世诟病的第五次北征,也正是朱高炽极力反对的那一场。

就连夏元吉等大臣也百般劝阻。

但朱棣态度坚如磐石——

他明白,一旦手软,草原将再度反噬中原!


  (https://www.24kkxs.cc/book/4239/4239330/2379412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