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认祖归宗
顾延臻道:“你忘了,你妹妹临终的时候,最挂念的就是她娘和她弟弟。如今你娘没了,你妹妹却活在这世上。她既然不想认祖归宗,我们就别逼迫她,免得她伤心,徒增烦恼。”
“可是,这样一来,岂不是把徐神医推开了?”朱仲钧问。
“不算推开,是他没答应。”顾延臻道,“我们可以求他嘛,他是个仁慈的,定会同情咱们家。”
“万一他真的铁石心肠呢?”朱仲钧又问。
“不可能的。”顾延臻道,“徐神医虽然脾气古怪,却是一位医术高超的郎中,他不喜欢权贵,却极其热衷救治百姓。
他年轻的时候,给很多富商瞧病,都被那些富商奉为座上宾。徐神医是个很有良知的神医,他不会拒绝咱们这样的穷困之人。况且,景辰病了那么久,咱们都束手无措,只有他或许还能试一试。”
朱仲钧觉得很有理。
他又道:“爹,那咱们去求谁呢?”
“庐阳王!”顾延臻斩钉截铁道,“庐阳王和你姑姑交好,他是唯一能指使徐神医的人物,咱们去求他。徐神医不喜欢权贵,咱们家又不是权贵。他肯定会听庐阳王的话。”
朱仲钧顿时茅塞顿开。
他道:“行,我明日和您去一趟庐阳王府。庐阳王妃生了病,庐阳王又忙着造船,咱们不要扰乱了他的事情。”
翌日,顾延韬和顾延臻去了庐阳王府。
他们递帖子,求见庐阳王。
庐阳王府守门的,乃是庐阳王身边伺候的小厮,叫小顺子,是个机灵伶俐的孩子。
他看了眼顾延韬和顾延臻的衣裳,就冷淡道:“王爷吩咐了,任何人不准来叨扰。王爷说了,庐阳王府不留闲人。”
顾延韬愣住了。
他的手脚冰凉。
他不甘心,低声道:“我有事相托。请你去禀报王爷。”
小顺子仍是冷酷:“王爷不在府内。您改日再来。”
“王爷什么时候回府?”顾延韬问。
小顺子摇摇头:“奴婢不知道。”
顾延韬失魂落魄的,被顾延臻拉回了家。
“爹。”顾延韬道。
“先回家。这件事暂时搁置。”顾延臻叹了口气,“咱们慢慢找机会吧。”
顾延韬没有异议。
回到了顾宅,他依旧闷闷不乐。
顾瑾之的婚期临近了,顾延韬每次来。总有种恍惚之感。
他总想起顾瑾之临死之际说的话。
他的心就像被人揪住,疼痛欲裂。
晚夕吃饭的时候,宋盼儿见他心绪郁结。便让他去园子里散散步。
“……你要是实在放心不下,不如请了你姨母过来陪着你,咱们一块儿吃晚膳。”宋盼儿道。
顾延韬摇摇头:“不必劳烦她老人家,我自己随便逛逛。”
宋盼儿就叮嘱他小心点,别摔了跤。
顾延韬嗯了声。
晚上歇下。他辗转反侧睡不着。
他在想:假如顾瑾之没有去找顾延韬,他是否会发现庐阳王府的秘密?
倘若他发现了,庐阳王会不会杀他灭口?
想到这里。顾延韬浑身起了鸡皮疙瘩,整夜难眠。
第二天,天色微明的时候。顾延韬就醒了。
他翻身坐了起来。
外头天蒙蒙亮。他穿戴洗漱妥当,去花园里练功了。
这个习惯。一直持续到了傍晚。
他累瘫了,回房躺下。
他没什么胃口吃饭。脑海中一团浆糊。
他想了半晌,还是决定去趟庐阳王府。
不管成与不成,去试一试也是可以的。
顾延韬在王府门口等。
等了约莫半个时辰。朱仲钧和顾瑾之的马车停在了门口。
“爹。”顾延韬喊他们。
朱仲钧跳下车,扶着他的胳膊,搀扶他上了马车。
他们去了趟庐阳王府。
顾瑾之在屋檐下迎接了他。
“爹、哥哥,你们怎么来了?”顾瑾之诧异,“快请进,外面太阳晒,咱们回屋去说话。”
父子俩就随着顾瑾之进去。
顾瑾之给他们沏茶。
顾延韬端详女儿片刻,然后问她:“瑾姐儿,你最近在忙什么,脸色怎么白了这么多?”
“爹,我没事啊。”顾瑾之摸了摸脸颊,“我没瘦。”
她最近确实比较瘦。
不仅仅她瘦了,顾延韬和顾绍也瘦了。
“你没瘦,爹才担心。”顾延韬道。
顾瑾之就笑。
顾延韬问她在做什么。
“我在学针线呢。”顾瑾之道。
她从小就爱捣鼓这些东西。她的针线活,非常不错。
“你要出嫁了,怎么不和你大伯娘学针线?”顾延韬不解。
“爹,这个是新鲜事,我怕娘亲受刺激,所以没告诉她。”顾瑾之含笑道。
顾延韬点点头。
又聊了几句,他们父子才告辞。
顾延韬心思沉重,他甚至想,假如他知道了庐阳王府的秘密。庐阳王还能饶了他们吗?
顾瑾之的婚礼就要到了。
顾延韬不能让女儿的婚事出纰漏。
可如今,他不敢贸然动作,怕惹怒了庐阳王,反而害了女儿性命。
故而他犹豫不决。
而且,他不知道如何和顾延笙夫妻开口。
五月初八。
顾延韬带着顾延晟和顾延韬,一道进宫觐见皇帝。
皇帝对顾瑾之出阁之事颇感欣慰。
他夸赞顾家的女娃儿懂事,知道尊敬长辈;也对顾延韬和顾延韬兄弟俩恭敬有加,称赞他们两个。
“……你们俩,一表人材,文武双全。”皇帝夸奖顾延韬。
“陛下谬赞了。”顾延韬谦逊道。
他心里有事。
皇帝看出来了。
“阿静和延韬,朕早已经安排妥当了。”皇帝道,“你们两个也该娶媳妇,生儿育女。朕打算赐你们一栋宅院,让你们搬出来单过。等瑾姐儿及笈之后,再接你们回来。”
这是要分开居住。
这是正常的程序。
可是顾延韬听了,心里更难过。
他不愿意和顾延韬分开,可是皇帝的旨意是圣旨,不容违背。
他跪下叩谢。
皇帝赏赐完毕,又说起了顾延韬的职务。
他把顾延韬封为户部尚书,官升三级,俸禄涨了一倍。另有田地三千亩。
他还把自己的私产划拨一部分给了顾延韬。
顾延韬连声道谢,收了诏书和钱财,就离开了皇宫。
他回到家里,跟顾延韬道:“爹爹,咱们还有一个办法。咱们不去拜访庐阳王。那么庐阳王不承认,谁也奈何不得他!”
这样,他们不会得罪庐阳王。
顾延韬却摇头。
(https://www.24kkxs.cc/book/4239/4239296/1111082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