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诗惊国子监祭酒,入诗词集
“完了!”
刘子晋面露惊恐,焦急道:“该不会是我们昨晚去枕月舫的事情被杜先生知道了吗?”
宋恺眉头紧皱,问道:“国子监有规定,学子不能去风月场所吗?”
刘子晋微微点头,“那倒没有,不过肯定是提倡去的。但大家都偷偷去,这是心照不宣的。”
宋恺挥挥手,淡然道:“那便无妨,平哥儿可是杜先生的第一门生,定然不会责罚,再者说,那杨震不是也去了吗?”
他们两人正说着。
沈平已经来到屋外,看向杜春芝问道:“杜先生,您找我?”
杜春芝微微点头,问道:“那首《望月怀远》真是你作的吗?”
沈平落落大方道:“没错,这是学生昨晚在画舫所作。”
杜春芝无奈苦笑,“画舫那事便不要再提了,尤其是为花魁争风吃醋,这在国子监是大忌。”
沈平忙应声道:“学生知道了。”
“走吧。”
杜春芝继续道:“孟祭酒要见你。”
沈平眉梢微扬,问道:“杜先生,孟祭酒找我,是好事还是坏事。”
杜春芝并未明说,“你到那就知道了。”
说着,他还不忘叮嘱道:“还有,这次月度大考可是陛下亲自出题,你一定要好好努力,给咱们崇志堂争口气。”
沈平目光坚定,“先生请放心,学生一定努力。”
杜春芝满意点头。
片刻。
杜春芝带着沈平来到孟柏瀚的书房内。
书房内的书籍浩如烟海,整整齐齐的摆放在书架之上。
孟柏瀚此刻正站在桌案前,挥毫泼墨。
杜春芝和沈平上前揖礼,“见过孟祭酒。”
“不必多礼。”
孟柏瀚将笔墨放下,笑道:“你们看看老夫这副字写的如何。”
杜春芝和沈平走上前去。
沈平看着这副字,面露惊讶。
因为孟柏瀚所写的便是他那首《望月怀远》。
“笔走龙蛇,铁画银钩!”
杜春芝不由赞叹道:“真是一副好字!”
孟柏瀚笑呵呵道:“相比于这幅字,老夫倒是认为这首诗更好。“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单单是这一句,便能惊艳世人,流芳千古。”
说着,他捋顺着胡须,感叹道:“老夫已经许久没有见到过如此令人眼前一亮,令人回味无穷的诗词了。”
杜春芝附和道:“祭酒所言极是,我初闻此诗时,便沉浸其中,久久不能回神。”
说着,他转头看向沈平,眼眸中满是骄傲,“沈平如此年纪,便能作出这般佳篇来,其才气真的不容小觑。”
沈平忙拱手道:“杜先生,孟祭酒谬赞了。”
孟柏瀚摆手,“你不用谦虚,这首诗作的好就好。”
说着,他沉吟道:“老夫叫你前来,是有件事要跟你商议,老夫想编撰一本《楚国诗词集》,想要将你这首《望月怀远》收录其中,为咏月类开篇,你意下如何?”
听闻此话。
杜春芝脸上瞬间流露出骄傲的神色,好像这首诗是他写的一般。
沈平倒是并无太大的情绪波澜,拱手道:“这是学生的荣幸。”
孟柏瀚捋顺着胡须,满意点头,“相比于你的才气而言,老夫倒是更欣赏你这沉稳的性格。”
说着,他问道:“月度大考,陛下亲自出题的事情你听说了吧?”
沈平应声道:“学生听说了。”
孟柏瀚看着他,一本正经道:“陛下对于这次月考非常重视,老夫希望你可以认真对待,因为这不仅仅是一场月考,更关乎着你今后的仕途。”
在孟柏瀚眼中。
沈平科举上榜已经是板上钉钉之事,就看他能不能高中状元。
沈平忙道:“杜先生已经再三叮嘱过学生,学生一定竭尽全力。”
孟柏瀚满意点头,“老夫期待着你的表现。”
他已经很久没有如此重视过一个学生了。
孟柏瀚对沈平的未来,非常关注。
因为他感觉,沈平若是能成长起来,今后必将是治世能臣。
这是将是整个楚国的造化。
孟柏瀚交代完之后,沈平便跟杜春芝离开了。
他将沈平这首《望月怀远》收录到即将编撰的《楚国诗词集》中,对于提升沈平的名气自然有极大好处。
虽然沈平知道自己这首诗有资格被收录进去。
但沈平也看得出来,孟柏瀚对他确实给予厚望,而且正尽所能的帮助他。
沈平对于这次月度大考同样越来越重视。
因为现在对他给予厚望的人很多,盯着他的人更多。
他无论是为自己,还是为平阳侯府,都要争下这一口气。
虽然他还是个监生,但已经被迫卷入到京师的狂风暴雨中。
......
侯府,前厅。
沈平回来的时候。
沈青山、沈张氏和沈宁三人正站在桌案前看一副字卷,上面正是沈平写的那首《望月怀远》。
“沈平!”
沈宁看着进来的沈平,脸上满是骄傲,“你真是出息了!去趟画舫都能写《望月怀远》出这样的佳作来,陛下今日又在我面前将你狠狠的夸奖了一番。”
沈青山拿着字卷,眼眸中是说不出的欣慰和骄傲,“平儿!你昨晚写出来一首这么好的诗,怎么没对爹说呢?若不是宁儿方才说,爹都不知道!”
说着,他看向沈张氏,傲娇道:“夫人你看看,平儿这首诗写的多棒啊!“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真是令人回味无穷啊!”
沈张氏笑着摇摇头,“我可不懂诗词。”
说着,她笑着看向沈平,“不过我儿子在我心中永远都是最棒的!”
沈平淡笑道:“没想到我这首诗的影响力竟如此之大,今天我可是尽受夸奖了。”
沈青山问道:“还谁夸你来着?”
沈宁和沈张氏同样好奇的看向沈平。
沈平自顾自倒上一碗水,一饮而尽,随即道:“孟祭酒,他说他要编撰一本《楚国诗词集》,要将我这首诗收录其中,还要将这首当做咏月章的开篇。”
听闻此话。
沈宁、沈张氏和沈青山皆是一惊。
他们没想到,大儒孟柏瀚竟对沈平这首诗有如此之高的评价。
(https://www.24kkxs.cc/book/4239/4239261/5048390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