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帮她掩饰
许舒窈听到后向前望去,见这艘乌篷船果然划到了岸边。
四周黑漆漆的一片,惠香提着个灯笼,巧薇站在她的侧旁。
她们身后的堤岸上,则是停着一辆青帏马车。
等船靠岸后,两个小丫鬟又拿了她的绣鞋上船,许舒窈这才换好后跟着她们一道下去。
主仆几人见面,都是一脸的唏嘘之色。
等上了那辆马车,才说起当时的情状。
“姑娘!奴婢真是吓死了。您那会掉下水后,奴婢与巧薇也落了水,后来被旁边的乌篷船打捞起来,奴婢让他们救人,只是找了很久也没有姑娘的影子,最后还是世子爷身边的侍卫来说才知晓姑娘无恙,让先回府。到了晚上,才又接了我俩出来。”惠香一上车就赶忙道。
顿了下又说:“清远侯少夫人与那两位小娘子都没事,至于旁的人,奴婢也不知情。出了事,后来大家都匆匆离开了。”
许舒窈觉得自己还真是多灾多难,只是今日这事怕是冲着大皇子去的。
想来是有人利用了小娘子们乘坐的画舫,所幸大家都无事。
就是不知查出是谁没有?
许舒窈又想到那些瞬息之间靠拢过来救人的乌篷船,萧墨他们是事先就有所防范的吧?
“那一船的人真的没事?”想到此许舒窈又问道。
“没事,掉下水的只有奴婢与姑娘站的那边,其余人并未落水。只是当时乱糟糟的,大家怕船倾覆,都纷纷上了旁边的小船逃命,场面一时有些混乱。”巧薇赶忙回道。
原来还真的是她运气不好,要不是被萧墨所救,她眼下应该去见阎王了吧?
巧薇见自家主子蹙眉不语,又补充道:“我们离开时羽林卫守在水道两侧,像是在抓人。”
许舒窈挑开车帘看看马车旁的侍卫,他主子这会怕是去处理那些事了。
出了差池,萧墨这个禁军首领也有责任。
接着她又问起府里的人:“那老夫人呢?国公府众人呢?我们今儿回不去有没有人说什么?”
巧薇知道主子的意思,赶忙道:“当时世子爷道姑娘崴伤了脚,暂时送去了附近的农庄,需得找个正骨的大夫看过才能回,倒并未谈及姑娘落水之事。老夫人直叹好险,其余人都没有说什么。“
许舒窈听后唇角翘了翘,倒是会糊弄。
无论他人私下怎么想,只要府里最有权势的两位发了话,其余的也不会再多嘴。
许舒窈放下心来,而这会马车也已经慢慢停下。
随着丫鬟挑开帘子,一座宅院的轮廓便出现在了几人的眼前。
映入眼帘的是高高的飞檐翘角,黑漆雕镂的木门与窗槅,门前挂着两盏暖黄的琉璃宫灯。
在夜色的掩护下,眼前的一切显得愈发的静谧与古雅。
倒不像是普通的田庄,更像是一座经了岁月沉淀的府宅。
许舒窈这样想着,就听无影在前方说道:“这宅子离南宛近,是圣上送给主子爷,他不常来,今儿姑娘暂且歇在这。”
许舒窈向他道谢,见里头出来一位五六十岁的老人,那人没有穿国公府仆妇的衣裳,而是像平常人家的老人一样身着布衣,头发却梳得一丝不苟,看起来干净利落。
老妇人见到她,一脸的笑容可掬,“姑娘来了!老奴已经为姑娘收拾好了房间,姑娘请跟我来!”
许舒窈微笑着道谢,这才跟着她往里走。
过了一个明间,往右一个小厅,接着便到了她住的屋子。
屋子里搁着一张罗汉床,帐幔铺被像是刚换了新的,透出一股子好闻的熏香味道。
颜色都偏向素淡。
床前摆着一张小几,上头搁一盏琉璃宫灯,再往前是一张长案,放了一套茶具,一色的青釉。
许舒窈再望远一些,见当窗有株桂花树。
此时树影婆娑,风声沙沙。
她回头,见这位老妇人一脸笑意地望着她,马上道:“我很喜欢,只是我们才住一晚,倒不必如此费心的。”
老妇人听了她的话,笑得一张脸上起满褶子,“这是老奴的本份。“
末了又道:“今儿是庄子里第一次来客人。”
许舒窈心说原来如此。
等那老妇人出去后,两个丫鬟看看里头那间,也很是满意。
这屋子没有耳房,巧微与惠香便住在了隔壁。
许舒窈很快沐浴更衣,其间那位世子爷并未回来过。
后来,田庄里的仆妇又端了四菜一汤进来,许舒窈这才用了顿饱饭。
到了翌日清晨,等她用过早膳准备离去的时候,萧墨才回来。
他像是昨夜未睡好觉,脸上的疲色在晨光的照耀下一览无余。
萧墨把自己的侍卫叫过去问话,回过头见到许舒窈,道:“我与府里说的是脚崴到了,你回去后怎么做不用我说了吧?”
许舒窈点点头。
于是一人上马车,一人往屋内走。
她们不到巳时便回了府。
三表妹与崔昭然来霁云斋的时候,许舒窈正坐在床上看书。
萧谨珊见到她一脸的后怕,“我们昨儿可吓死了,还以为你在岸上呢,不想你竟然在那艘画舫上!”
接着她又道:“后来遇上大表姐与方雪儿,祖母没见你回来,又让人去那些救上来的人群里打听,都说没有见到你。最后还是大哥哥道你没事,我们这才放下心来。”
“你可真是好运,次次出事都能遇上大哥哥。”
许舒窈听着她的话心里一跳。
崔昭然眼神黯了黯,便问起她的脚伤问题,许舒窈道已经正过骨,眼下抹几日药应该无事。
两人在她的霁云斋里逗留了一会,之后陈氏与萧老夫人都遣了人过来问她的状况。
国公夫人王氏是亲自来的,还送了她上好的人参鹿茸,说是让许舒窈熬汤喝。
她心里有些受宠若惊。
接着就听王氏说道:“幸好你无事,不然你大表姐只怕要内疚死。你这丫头也是多灾多难,却每次都能逢凶化吉。”
大约是想到当时在高台上自己也劝过这位小娘子,紧接着她又勉强安慰道:“你的亲事也别急!好事多磨。”
这句话说出口后王氏自己都有些不信,小娘子眼下已经十七岁,并非十四、十五的年龄。
许舒窈却只记得那句每次遇事都能逢凶化吉。
她翘了翘嘴角,可不就是这样?
(https://www.24kkxs.cc/book/4239/4239227/2379653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