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身份的转变
阮氏又向王氏与陈氏道了谢,给两房都送了礼品过去。
便是国公府这样见过不少好东西的人家,也觉得那些礼物着实贵重。
陈氏心里汗颜,自此也说明许舒窈并未向自己的亲生父母诉说她这个姨母的不是。
沈家最该感谢的是湖州自己妹妹一家,可那两人已经入了土。
之前这孩子又带着阿弟自谋出路,其实已经算得上在报恩了。
所以,好人有好报,这话是没错的。
沈家人来得坦坦荡荡,也未避着谁。
小丫头走丢时才两岁,之后被陈氏妹夫一家收养,也算得上是清清白白。
这日回去后,沈家重书了族谱,让找回的女儿以沈舒窈的名字记录在沈熹年与阮氏的名下,而那位昔日的京城才女沈静姝,则是记回了沈家长房。
京城的权贵圈子就那么大,这事情很快便传开了。
到了这会,众人才明白,原来那位沈侧妃的出身也不过如此。
便是沈静姝自己,听了亲生父母遣人送来的消息后,也是一脸惊惶之色。
终究,那位二叔因为沈少禹的事记恨上了她。
可做都做了,再后悔也没有用。
她最该后悔的是当日没有盯着自己的丫鬟把事儿做彻底,让沈少禹活了下来,还有机会给她这致命一击。
父亲说,这是祖父允许的,难道沈家不知道她的身份越贵重对日后越有利吗?
可他们还是那样做了。
难道沈家想要放弃自己?
沈静姝只要一想到那个可能,就忍不住一阵背脊发寒。
只是,她想着想着,却突然有些古怪地笑了起来。
沈家认回女儿的事情传开后,人们一时回忆起之前在宴上或是节庆时见过的那位许小娘子,不光容色过人,且
谈吐得宜,温婉大方,那些正给自家儿子物色媳妇的夫人们不免心思活络了起来。
王氏看着心里暗暗着急。
之前那孩子在国公府倒好,就是有什么找上门的亲事,凭着她国公夫人的身份,想要阻止并不难。
只现在去了沈府,王氏便有些鞭长莫及了。
可她又不能违背长子的意愿。
清远侯府里,侯夫人周氏听到这个消息后也是愣了好半晌才回过神。
许小娘子竟是沈太傅的正经孙女!
既然她两岁时就被湖州的父母收养,那之前的生辰八字便不可能是真的。
周氏也是到了这会才明白之前范氏所说的卦象纯属胡扯。
想到长子当时的坚持,只她自己却像是鬼迷心窍似地被蒙蔽。
小娘子如今回了沈府,再想让人家做续弦是不可能的了。
周氏念及长子那段时日的消沉,这会心里是后悔不已。
明秀院里,换了姓氏的沈舒窈见到了被父亲接到沈府的阿弟。
许舒衡也才十岁,可自去了国子监后,近来明显有些少年老成的味道。
小郎君来之前才知道阿姐并非自己血缘上的亲姐姐。
那会坐在马车上,他一边为阿姐高兴,一边又有些小小的失落。
不过,等真正在明秀院里见到那个人时,却又觉得自己之前的失落是多么的幼稚可笑。
阿姐梳着云髻,身着走动起来如水波流动的素纱罗衣。
“看什么?还不进来?”许舒衡正有些恍惚,就听那位明丽的女子道。
分明还是阿姐的眉眼,可那份由内而外流露出来的风华自信却又与原先的阿姐不同。
许舒衡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阿姐这样真好!”
沈舒窈却是等他坐下后便道:“你去见过祖父没有?他都教了你什么?没有一直让你帮她浇菜地吧?”
许舒衡忍不住吭哧一声笑了出来。
没有看错,还是原来那个与他相依为命一路从湖州到京城的阿姐。
“哪能呢?沈太傅学识渊博,便是两位师兄的才学也远高于我。舒衡只来一日,已经深感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之前的自己还是太过浅薄了。”笑过之后,眼前的小郎君一本正经地道。
沈舒窈却是嘀咕道:“没让你浇菜,但会把自己种的菘菜给你吃。”
她想起那日颐园里的祖父郑重地让仆从把那棵菘菜送到厨房的场景,一时有些忍俊不禁。
两姐弟还像过去一样,并没有因为一方身份的转变而产生疏离之感。
临走时沈舒窈突然想到蒋氏的那个院子,嘱咐道:“你不要靠近大房,知道不?”
她总觉得那女人有些不对劲。
且父亲强行让沈静姝回去,当时蒋氏的眼神,沈舒窈这会回想起来,都觉得渗得慌。
许舒衡点点头:“颐园那么大,我也没必要出来。你放心!阿弟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
沈舒窈拍拍他的肩头,“我知道!只是在阿姐的眼里,你一直都是那个弟弟。”
舒衡走了没多会,外边便有阮氏屋里的丫鬟送东西过来,“箱子里头都是太太这些年攒的首饰,有每年出的时新款式,也有之前的老物件。太太让奴婢拿过来给姑娘戴。”
巧薇伸手接过,见是一个紫檀雕花的小箱子,此时箱子锁着,那丫鬟走时又递给她一把钥匙。
当着主子的面,巧薇把那箱子打开。
“哇!”小丫鬟惊道。
竟是满满一箱子的首饰。
沈舒窈想到兄长与她说起向母亲讨要首饰的事,却是忍不住笑了起来。
从外面回来的惠香把头伸过来:“呀,一下给这么多,我们姑娘这辈子都戴不完了。”
巧薇却是望着自家主子道:“哪能呢?若是日日不重样也是不够的。”
郑嬷嬷听着这些话,一张老脸忍不住抽了抽。
果然,到了傍晚的时候,下衙回来的沈少禹看到妹妹便问:“那些首饰喜欢不?都是我昨儿帮着挑的。”
说完望着沈舒窈一脸的遗憾,“只是你都长到这么大了,这错过的十多年,也不知要戴多少珠花与钗环。”
沈舒窈看着兄长的面色,伸手在他腕间探了探,“兄长如今的气色看着好了一些,只也别总把心思放在我心上。我们都是一样儿的,兄长错过陶陶长大的十多年,陶陶又何尝不是错过了兄长呢?往后,大家都要好好儿的。”
当日认亲后兄长便与她说起那个元宵之夜,说起她是怎么弄丢的,说起自己一个人又是怎样在街上心存侥幸地等着妹妹回来……
沈舒窈就说梦里怎么总有一道唤陶陶的声音,原来是她的兄长。
只是当年的陶陶即便听到了,却无力摆脱那个掳走她的人。
许是因为太过深刻,那一瞬间的记忆在潜意识里留存下来,又出现在了她的梦中……
(https://www.24kkxs.cc/book/4239/4239227/2363644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