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入职轧钢厂
次日。
苏铭一早起来签到,今儿个准备去轧钢厂报道。
【叮!签到成功!恭喜宿主获得奖励:基础机械设计图一份!】
随着系统提示音落下,苏铭的脑海中瞬间涌入大量信息。
无数繁复而精密的机械图纸,如同浩瀚星河般在他意识中铺展开来。
齿轮、轴承、连杆、凸轮……各种基础机械结构的原理图、剖面图、三视图,清晰无比地呈现在他眼前。
这些图纸虽然标注着“基础”,但其设计理念和细节处理,却远超这个时代的技术水平。
系统的灌输,让他几乎是毫不费力地就看懂了这些设计图的精髓所在。
这些图纸……在这个时代简直是降维打击啊!
轧钢厂,我来了!
这下可真是如虎添翼,不愁没有用武之地了!
他甚至能想象到,如果将这些设计图中的一些巧妙结构应用上,将会给时代带来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苏铭吃过李晓雅精心准备的早饭,苏铭神采奕奕地推出了那辆崭新的二八大杠自行车。
脚下轻轻一蹬,车子便轻快地滑了出去。
晨风拂面,带着一丝凉意,却让他感觉无比舒畅。
他悠哉地骑着车,朝着轧钢厂的方向而去。
刚拐过一个胡同口,就看到前面不远处,三个人正并排走着,正是院里的一大爷易中海,还有傻柱何雨柱,以及贾东旭。
苏铭嘴角一扬,脚下稍微加了点力。
自行车轻巧地从三人身边掠过,“叮铃铃——”他特意按了一下车铃。
清脆的铃声在清晨格外响亮。
贾东旭被这突如其来的铃声吓了一跳,扭头一看,是苏铭骑着自行车过去了,那得意的样子让他心里很是不爽。
“呸!”贾东旭朝着苏铭远去的背影不屑地吐了口唾沫,小声嘀咕道:“神气什么玩意儿!不就是个自行车吗,显摆!”
易中海则面色沉静,只是淡淡地瞥了一眼苏铭的背影,眼神深邃。
到了车间,你小子就得按规矩来,我是老师傅,级别也在这儿摆着,到时候有你小子好瞧的,让你知道知道谁才是这儿的权威!
轧钢厂的大门口,今天显得格外不同寻常。
不少早早上班的工人老远就看到,厂门口赫然站着两位领导模样的人。
其中一位,是厂里主管生产和技术的李怀德李副厂长,他身边还跟着他的秘书小王。
李副厂长平时可不常在厂门口站着,今天这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工人们一边往厂里走,一边交头接耳,好奇地猜测着。
“诶,老张,李副厂长这是等谁呢?”
“谁知道啊,看这架势,估计是等什么大人物吧?”
人群中,刚从自行车棚里出来的许大茂也注意到了这一幕,他眼珠子转了转,心里琢磨着。
而住在前院的二大爷刘海中,此刻更是眼睛一亮。
嘿,李副厂长亲自在门口等谁呢?这可是个巴结的好机会啊!
他整了整自己身上那件半旧不新的工装,脸上堆起谄媚的笑容,三步并作两步地“跑”了过去。
“李副厂长!王秘书!您二位这是……等什么贵客呢?”刘海中点头哈腰地凑到李怀德跟前,声音里透着一股子巴结讨好。
李怀德此时正伸长脖子往路口瞅着,心里盘算着王主任说的那个苏铭怎么还没到,冷不丁被刘海中打断,眉头顿时一皱。
他转过头,看到是刘海中那张堆满笑容的脸,心里一阵不耐烦。
“干你的活去!别在这儿碍事!”李怀德毫不客气地呵斥道,语气冰冷,不带一丝温度。
刘海中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像是被人当头泼了一盆冷水,从头凉到脚。
他本来想在李副厂长面前露个脸,套套近乎,说不定能让厂长对自己有个好印象,以后提拔什么的也好说话。
哪成想,热脸贴了个冷屁股,还被当着这么多工人的面给训斥了!
周围路过的工人纷纷投来异样的目光,有的甚至忍不住窃笑起来。
刘海中只觉得脸上一阵红一阵白,火辣辣的烫,尴尬地杵在原地,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就在刘海中尴尬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的时候,路口处,一个身影骑着自行车悠哉地过来了。
李怀德原本因为等待而略显焦急的脸上,在看到那个骑着自行车的青年时,眼睛“唰”地一下就亮了起来!
应该就是他了!
苏铭骑着自行车来到轧钢厂门口,看到保卫科的值班室,便将车子停在旁边,准备过去报到。
他刚推好自行车,正要开口询问,一个略显富态的中年人便满面春风地快步迎了上来。
“你好,是苏铭同志吧?”中年人脸上带着热情的笑容,主动伸出手。
苏铭微微一愣,看着眼前这位衣着整洁、气度不凡的中年人,有些意外。
他连忙伸出手与对方握了握:“您好,我就是苏铭。请问您是?”
“哎呀,苏铭同志,可算把你给盼来了!”中年人紧紧握着苏铭的手,力道十足,显得极为亲切,“我是轧钢厂副厂长李怀德。自从王主任把你分配到我们厂的消息通知我之后,我可就天天盼着你来啊!”
苏铭闻言,心中更是惊讶。
李怀德拉着苏铭的手,热情丝毫不减,目光扫了一眼周围那些伸长脖子看热闹的工人们,笑着对苏铭说道:“苏铭同志,你看这门口人多眼杂的,咱们到我办公室去谈,到里面去谈!”
“好的,李厂长。”苏铭点点头,从善如流。
他跟在热情洋溢的李副厂长身后,感受着周围工人们投来的好奇、探究甚至带着一丝敬畏的目光。
李副厂长的态度,实在是太超乎寻常了。
他哪里知道,王主任在向李怀德汇报苏铭的情况时,可不仅仅是“推荐”那么简单。
王主任几乎是把苏铭的履历当成了宝贝一样,添油加醋地渲染了一番苏铭在“机密研究所”期间的“惊人表现”。
当然,具体内容是保密的,但光是“机密研究所技术员”这个名头,在这个年代就足以享受超然待遇了。
更何况,如今的红星轧钢厂正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
厂里虽然有上万名工人,技术力量却相对薄弱,尤其是在核心工程师这一块,只有一个年近花甲、即将退休的老工程师在苦苦支撑。
这些年,厂里也想了不少办法,希望能找到合适的接替者,但始终未能如愿。
懂技术的大学生本就稀缺,像苏铭这样,在机械工程方面有着足够骇人听闻履历的年轻人,简直就是雪中送炭!
他这一来,正好填补了轧钢厂技术顶梁柱的巨大空缺。
这几重因素叠加起来,才让李怀德对苏铭如此重视,甚至不惜亲自在厂门口迎接!
(https://www.24kkxs.cc/book/4239/4239193/2414935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