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 章 黄肠题凑墓
【哇塞,帮助古先生就能有这么大的好处。
古先生,你以后有事找我帮助,我绝对义不容辞。】
【我也想帮助古先生,随便给我一点好处就行。】
【古先生的回报的好处,可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
【古先生,我是国家考古工作人员。
古先生如果下次有需要,希望古先生能给我一个机会。】
【不知道古先生会给唐青什么好处?】
古先生笑道:“至于唐青,他还如此年轻,身体非常好,不需要调理身体。
至于我给他的回报,暂时还没有想好。
以后想好了再给他。”
大家都有精神之后,又开始忙碌绘画。
古先生到现在为止,才猜出当时电子书翻不动,肯定是系统提前的布局。
现在又邀请三人进延陵墓里绘画,也是系统提前想好的。
古先生也猜出了系统这次的目的。
系统是要捧唐青这个角色,从各方面塑造唐青的厉害。
系统为了更公平,先是制作出“古先生小程序”考核。
让10万人参与公平竞争,结果唐青每次都拿第一名。
让世人知道唐青这个人,而且是在鉴宝行业很厉害的一个年轻人。
系统在古墓直播连线唐青,更是让大家所熟知,认为唐青可能成为古先生的弟子。
而这一次的延陵墓直播,邀请三人进入陵墓绘画。
系统更是给唐青特殊的待遇。
为了不受大家质疑,防止有人怀疑唐青,系统硬是硬拉了两位老教授进来。
有两位老教授在里面作证,就可以打破任何人对唐青的质疑。
古先生大概已经猜到,系统做这么多事情,是想把唐青这个角色推出来。
古先生觉得系统真是良苦用心,就是不知道系统最后会让他怎么做?
……
经过几个小时赶工,壁画终于全部完成,这时已经是凌晨四点过。
两位教授被古先生调理身体后,现在依然精神抖擞。
“各位,四面墙的壁画已经全部完成,感谢三位的辛苦付出。
现在,我只需把陵墓的顶部,还有陵墓里的装饰复原。
那整个延陵墓的主墓室就恢复如初,当然地上堆的杂七杂八的东西不算。”
古先生说做就做,一顿秘术施展下来。
除了不看地面,感觉整个陵墓就跟刚建成的一样。
“辛苦古先生,终于让我们看到了延陵墓里的原貌!”古一鸣说道。
【哇塞,这就是两千年前的皇陵墓内部,确实有点小震撼。】
【除了墙上的画,还有金丝楠木上雕刻的图案,我怎么感觉很平常?】
【这只是汉成帝刘骜的主墓室,他还有许多陪葬墓室。
大家感觉平常,可能我们现代人看的豪华墓太多,眼光太高,所以感觉稀疏平常。
如果把延陵墓放在西汉,还是很震撼的。】
【我只震撼陵墓文物的价值,墓的结构大小倒没被震撼到。】
古先生笑着说道:“我们现在只是在延陵墓的主墓室,所以看起来有点小。
我跟大家说一组数据,大家就不会觉得延陵墓不怎么!”
“延陵墓的延陵陵区,发现陵园二重就有3座。
亚字型陵墓2座。
建筑遗迹14处。
祔葬墓19座。
外藏坑20条。
墓坑道路10余条。
陪葬墓36座。
大家还觉得延陵墓不怎么样嘛?”
【我嘞个豆,这延陵墓得是多大。】
【好家伙,这还是墓嘛?】
古先生继续说道:“我之前就说过,延陵墓修建了26年。
而且是上万的工匠修建,你们可以想象一下延陵墓的规模。”
“汉成帝刘骜本来就以奢靡著称,延陵“靡费巨万”。
而且延陵墓属于西汉后期,属于比较大型的陵墓。
墓中可能随葬青铜器、金缕玉衣,或者银缕、错金银铜器、玛瑙琉璃珠饰等。
还有与赵飞燕姐妹相关的“昭阳舍”奢华风格。
说不定还有其宠妃赵合德曾以“五色金玉”装饰的宫殿,陪葬品或含类似珍玩。
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
“一会我们刨地上的文物,那才是震撼人的场面。”
【哈哈,是网友们肤浅了!】
【其实,延陵墓里的木结构挺震撼的,我可是第一次见陵墓里这么多木材。
而且还都是珍贵的木材。】
【如此多木材结构建的墓,确实很少见。】
古先生指着头顶木结构说道:“其实木结构的古墓,在西汉的王公贵族里还是很常见。
此类木材结构的陵墓被称为黄肠题凑。”
“黄肠题凑是流行于汉代的一种高规格墓葬方式。
它主要用于帝王及少数勋臣贵戚的陵寝。
它的核心特征,是用黄心柏木在棺椁四周堆垒成框形结构,象征等级与礼制。”
“黄肠题凑得名,是源于它的材料与结构。
“黄肠”指去皮黄心柏木,因木芯呈黄色而得名。
而“题凑”则描述木枋端头向内,层层堆叠的排列方式。
“题”为头,“凑”为向内聚集的形式。”
“这种黄肠题凑木结构葬制,最早见于《汉书·霍光传》。
它属于汉代帝王陵墓的核心组成部分,需朝廷特赐方可使用。”
“这种大部分选木材,都会选黄心柏木,也就是黄肠。
但也有部分特殊案例的陵墓,采用金丝楠木构建。
就像现在的延陵墓,墙砌用的是柏木,而木架结构和装饰用的是金丝楠木。”
“这种黄肠题凑的古墓,耗费木材巨大。
比如京城的大葆台遗址的西汉墓葬中,就曾发现15880根柏木条。
而定陶西汉墓则使用20994根柏木条,规模极为庞大。
而出土的广陵王墓里,除了柏木之外,还用了856块金丝楠木拼接而成。”
“我现在觉得,延陵墓里的木材用的更多。
可能是所有陵墓里之最。”
古先生接着说道:“不过,黄肠题凑的这种葬制。
在西汉中后期因过度消耗木材,导致资源枯竭,最终被东汉废止。”
【光看延陵墓主墓室里的木材,我就感觉非常惊讶,确实消耗太大。】
【而且他们选的木材,大小都差不多,那对树木的要求就更高。】
【关键这些木材经历两千多年,居然还存在。
可见当时处理大量木材的腐朽问题,也是庞大的工程。】
(https://www.24kkxs.cc/book/4239/4239164/2377496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