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各有好处各有弊端
虽然糖水铺的后院收拾收拾能住人,但桑榆却不打算就此搬家,让一家人挤在一间狭小的屋子里。
又不是没旁的地方可住,不得不挤在一起。清溪村的房子除了偏僻一点,哪哪不比这里好。
既然不打算搬过来,那紧接着便有一个个需要解决的问题随之而来。
虽说青寰街上的铺子开业迟一点,但也没迟到日上三竿。
她们不可能每日一大早就从清溪村赶过来,然后忙活一天赶在正常的时间点前开门做生意。
就算赶得及,桑榆也不想这样折磨自己。
偶尔早起来一趟城里还行,每日重复来回赶路、重体力劳动这些事,要不了多久就得病倒,挣的钱还不一定够治病的。
那雇人就成了她的最佳选择,可找几个不知根底的人容易,如何管理员工又是个大问题。
最好的法子肯定是家里轮流派人住在店里看着,不过桑榆想得更多,直接让刘茂过来当店长更好。
“店里你也看过了,空间不算小,我就想着要不把串串和关东煮一并搬过来,再加上几样别的吃食一同售卖。”
桑榆确实能搞出各类别的甜品饮料甚至于小吃,但凡事讲究一个循序渐进、讲究一个潜移默化。
隔一段时间搞出来一个新小吃,让市场慢慢接受,让人们在想到小吃的时候就能想到,这算稳妥。
要是一口气推出十来种小吃,别说从没吃过的人,就是尝过觉得味道不错的人,怕是也很难记得具体的名字。
桑榆想要的,从来不是挣一波快钱,而是慢慢稳住市场挣口碑,让整个岭南城的人,提起小吃、提起甜品就想到她的铺子。
整个市面上就那么多的食材,哪怕再怎么创新、再怎么研发,只要你足够火爆,总有人会钻研出其中的门道,搞出仿品来竞争。
到那时候,依靠的就不仅仅是味道,还有品牌效应。
作为一个见过后世‘百家争鸣’奶茶之战的人,桑榆在很早之前就有意维持这点。
自从发现魔芋后,她就一直在致力于把魔芋这种本身无味、适应性强的食材加入每一种小吃中来。
让刘茂带着串串和关东煮参与到新店中来,不仅仅是因为桑榆腾不出手来管理。
如果真想看店的话,她和桑永景桑兴嘉三个人轮流来就是,何必专门找刘茂。
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他对于串串和关东煮的熟悉程度高,且有着丰富的售卖经验。
让他来当店长,相当于往他日常销售的品类里多加几个新品,适应得更快。
且双方有着合作基础,桑榆了解他的性格与人品,知道他的为人脾性,不会搞什么小动作。
综合下来,他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
完全不知道她在短时间内考虑了多少,刘茂一听说要把串串和关东煮带过来卖,先是一喜,而后便微微蹙眉。
担忧地问:“可是……串串和关东煮,在这里能卖得出去吗?”
青寰街是什么地方,来往的都是些什么人,这些人会看得上串串和关东煮?不会到时候生意不升反降吧。
“当然能,再怎么尊贵富有的人,说到底也还是个人。”
桑榆不知道他哪来的担心,串串和关东煮又不是什么上不得台面的东西,只是之前一直在坊市内售卖而已。
味道好、吃法又不粗鲁,她完全不担心这两样东西卖不出去,甚至可以专门搞一点昂贵的食材,来对症下药。
怕他顾忌太多,桑榆说出自己的打算:“我知道你有几个好兄弟在帮你,外面的生意可以继续做,这边的食材我来提供,照样给你分成。”
刘茂在灰色地带厮混的时候,也认识了些跟他家庭境遇差不多,并非出自本心想要一辈子在刀尖舔血的人。
在他搭上桑榆的路子,自家情况转好后,他便有意去雇佣那些人。
因为要给桑榆分成的缘故,他就只能从自己那部分利润里掏钱给他们。
这事他从来没跟桑榆说,她却从旁处打听到些许内情。
毕竟就算再怎么信任对方,一起合伙做生意,总不能彻底撒手不管。
她话都这么说了,刘茂要是再不答应下来未免太不给面子,他当即便同意下来。
“那咱们这家店什么时候开业?主营什么?”刘茂身份代入得很快,丝毫不问自己能拿几成利。
桑榆心中估算了一下,给出个大概的时间:“就定在五日后吧,至于主营嘛,还是奶茶之类的甜饮。”
串串和关东煮虽好,但受限于食材,价格再涨也高不到哪去。桑榆只打算在店内开一小处类似于便利店的柜台,随取随卖。
主营业务还得是出餐快、种类多、利润高的奶茶,这玩意经过短暂的培训之后就能轻易上手。
不过现在最重要的事就是:“我想雇人的话,得去哪?直接找人牙子?”
刘茂一时间没能理解她的话:“小娘子是要雇人还是买奴隶?”
他要不说桑榆差点忘了,这年头的中介叫牙人,人牙子做的是贩卖人口的活。
“这两个哪个更好?”
桑榆原本想的肯定是直接雇人,毕竟后院那间小屋里堆着各种杂物物资,就算收拾出来,一般人也不乐意住。
但想到之前见过的那些被关在笼子中的奴隶,她忽然又觉得,买下她们或许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这两个各有好处各有弊端。”
他话一说出口桑榆就翻了个白眼,这事她能不知道吗?
“雇人多是城中本地人,模样得体做事稳妥不用管吃住就是工钱稍高。买的奴隶多是周边小国出身,有些甚至不通汉话,但吃苦耐劳不用工钱。”
刘茂尽量将利弊都说了一通。
桑榆微微点头,明白了他的意思。
岭南城里的居民生活条件比起城外村落要好上不少,生活成本高的同时用人成本也高。
不过他们基本都能吃得饱饭、穿得暖衣,有着自己的住房,看起来精神面貌就要好很多。
而奴隶的话……桑榆以前见过,虽说不是每个都像小昭那般瘦,但也多是老弱病残、瘦骨嶙峋。
这样的人买回来,别说干活,就是想让他们好好活着都有点费劲,没准还得赔进去不少医药费。
奴隶唯一的优点大概就是,只需要出一次钱,将他们买下来,以后就再也不用多花一分钱,相当于买断制。
“那咱们还是雇人吧。”桑榆下了决定,她是要开店挣钱不是开养老院。
买奴隶的钱便宜,可买回来又不能干活,她买回来难不成是要伺候着他们养老?
(https://www.24kkxs.cc/book/4239/4239143/2366228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