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无形战场-情报织网与战略欺诈
“铸剑东南”如同一颗投入深潭的巨石,在最隐秘的战争机器内部激起了无声却汹涌的暗流。
东南前线总指挥部(代号“铸剑所”)在西山深处正式挂牌运作。
但它的触角,早已悄无声息地伸向了目标区域和更广阔的太平洋。
李云龙端坐在“铸剑所”核心指挥室内,巨大的电子沙盘上,目标岛及其周边海域的态势正被无数闪烁的光点和错综复杂的线条覆盖。
“总指挥,”
情报协调中心主任,指着沙盘上几个关键节点,“‘天眼’计划已全面启动。‘网’正在收紧。”
“天眼”高悬:多维情报织网
太空之眸:“我们有限的几颗侦察卫星(代号‘千里眼’),已调整轨道,对目标区域进行高密度、周期性过顶侦察。
重点捕捉其军事基地、机场、港口、雷达站、导弹阵地、部队集结区域的动态变化。
分辨率有限,但足以监控大型设施和兵力调动迹象。”
“海军情报部门的水下监听阵列(代号‘海龙’)
前出部署,配合隐秘活动的常规潜艇和特种潜艇(代号‘幽灵’),
严密监控目标岛周边海域及主要航道的水声信号。
目标是掌握其海军舰艇(尤其是潜艇)的活动规律,监听海底通信电缆(如有可能),并预警任何异常水下活动(可能的外援潜艇渗透)。”
“空军高空高速侦察机(代号‘闪电’),利用复杂气象和夜间条件,进行超低空、掠海突防式侦察。
获取高清晰度的机场、雷达站、防空阵地、海岸防御工事的照片和电子信号特征。
风险极高,但回报巨大。”
屏幕上闪过几张极其清晰的照片:
钢筋混凝土地堡群的分布、反坦克壕的走向、雷达天线的型号细节。
“这是最核心、也最危险的环节!”
“‘种子’计划已进入关键激活阶段。
段鹏同志亲自挑选的精锐特战小组,利用渔船、商船甚至潜艇秘密输送,已分批渗透进入目标区域。
他们的任务是:”
“长期潜伏,建立据点网络。”
“对预设登陆场纵深地带的地形、道路、桥梁、城镇结构进行实地精密测绘,弥补航拍和卫星的不足。
重点标注适合装甲部队突进和可能发生激烈巷战的区域。”
“在战役发起时,为我海空军精确制导武器提供末端激光照射或坐标修正,确保首波打击的毁灭性精度。”
“24小时监控敌指挥通信枢纽、高级将领行踪、预备队集结地等核心目标动态。”
“在战役发起同时或稍后,对敌通信、交通、电力等关键节点实施战术破坏,制造混乱。”
“尽一切可能,探明敌最高指挥机构的战时隐蔽位置、核心通信密码及备用方案、以及…‘域外朋友’联络站及应急干预预案!”
………
就在“天眼”贪婪地汲取情报的同时,一场规模空前的战略欺骗——“迷雾”行动,也在全球多个层面同步展开。
其核心目的只有一个:迷惑对手,隐藏“铸剑”的真实锋芒、时间和方向!
“外交渠道释放出明确的、寻求和平解决争端的信号。
高层会谈、民间交流、经济合作等‘暖风’持续吹送。
给外界(尤其是目标岛和域外强权)造成我方‘雷声大,雨点小’,主要依靠政治经济施压的印象。
“我三军部队展开一系列大规模的、公开的演习训练,但地点和内容极具迷惑性:
在北方边境,集结重兵集团,进行大规模陆空联合对抗演习,模拟高寒地区防御作战。
演习规模宏大,公开报道频繁,吸引国际观察员注意。
营造‘战略重心在北’的假象。
数个精锐陆军师进行横跨内陆数省的、高强度的长途机动拉练,终点指向西部高原。
大量运输车辆、重装备的调动痕迹明显,给人以‘战略预备队西移’的错觉。
海军舰队在南海争议海域进行高调、常态化的战备巡航和演习。
此举既牵制南海方向潜在对手,又将国际视线引向南方,淡化对东南方向的关注。”
在真正的目标方向——东南沿海,部队集结和训练则严格保密,规模控制在“正常轮训”级别,且多在夜间或复杂气象条件下进行。
新建造的登陆舰艇优先部署在北方或南海舰队,东南方向只保留少量老旧舰艇进行日常巡逻。
“通过可控渠道(包括部分海外媒体),‘泄露’出经过精心设计的‘情报’:
如我军内部关于登陆作战巨大风险的激烈争论、登陆舰艇建造计划‘严重滞后’、‘对动武决心存在分歧’、‘战略重心转向北方/南海’等。
这些‘信息’半真半假,旨在干扰敌判断,使其对我真实意图和能力产生怀疑和误判。”
李云龙目光如炬,审视着“迷雾”行动的每一项细节。
然而,无形的战场同样危机四伏。
一份来自“影子”最高级别潜伏小组(由段鹏直接指挥)的加密急报,通过最隐秘的渠道,呈送到了李云龙的案头。
报告极其简短,却字字千钧:
“‘蜂巢’(指敌最高战时指挥中心)疑似启用新址,坐标未明。
‘信鸽’(指敌核心通信系统)更换加密核心,旧密钥失效。
‘白手套’(指域外强权技术顾问团)活动异常频繁,疑有重大升级动作。
我小组正全力追踪,但风险陡增。
另侦测到新型反特种作战传感器网络在预设登陆场纵深部署,渗透难度加大。
请求指示。”
段鹏的报告,像一根冰冷的针,刺破了部分“迷雾”。
敌人并非毫无察觉,他们也在加固自己的盾牌,甚至可能察觉到了“影子”的存在!
李云龙盯着报告,眼神冰冷。
他拿起笔,在绝密信笺上只批了八个字:
“继续潜伏,静待惊雷。不惜代价,锁定‘蜂巢’!”
他知道,段鹏他的“影子”,此刻正游走在最危险的边缘。
每一份情报的获取,都可能伴随着牺牲。
但“蜂巢”的位置,是“首战即决战”能否成功瘫痪敌指挥中枢的关键!
这个代价,必须付!
与此同时,“域外朋友”的电子侦察机和卫星对东南沿海的扫描频率,在看似平静的表象下,悄然增加了数倍!
一架先进的战略电子侦察机,甚至冒险抵近我沿海防空识别区边缘,进行长时间的盘旋监听。
显然,“迷雾”虽然浓厚,但对手的警惕并未放松,其情报触角也在极力穿透迷障。
无形的战场上,攻防交织,暗流汹涌。
情报的蛛网在悄然收紧,欺诈的迷雾在弥漫扩散,而致命的危险也在黑暗中潜伏。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却同样惊心动魄、决定未来战役走向的生死博弈。
“铸剑所”指挥室内,灯火彻夜长明。
李云龙的身影映在巨大的电子沙盘上,如同一位在无形棋盘上运筹帷幄的弈者,
冷静地布下每一个关键的棋子,同时警惕着对手可能隐藏的杀招。
他知道,在真正的“惊雷”炸响之前,这场无声的较量,容不得半点闪失。
(https://www.24kkxs.cc/book/4239/4239121/2353927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