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1章
“郑大人,稍安勿躁。”
他的声音,依旧平静。
“你说徭役是祖制,我不否认。但祖制,也未必就是金科玉律,一成不变。”林尘放下茶杯,目光扫过众人,“徭役之弊,邬大人已经说了,我就不再赘述。我只说,为何我说,发工钱的好处,远大于徭役。”
他伸出了一根手指。
“其一,刺激经济,增加税收。郑大人,陈大人,你们只看到了国库要往外掏钱,却没看到,这钱,最终还是会流回国库,甚至会变得更多!”
“此话怎讲?”陈文辉立刻追问,这触及到了他的知识盲区。
“很简单。我们发给工人的工钱,他们会拿去做什么?他们会去买米,买面,买布,买油盐酱醋。这些钱,就从国库,流向了天下的农人、商贩、手工业者。农人商贩有了钱,又会去消费,去扩大再生产。如此一来,整个民间的商业,就活了!商业一活,朝廷的商税,自然水涨船高。这是一笔看不见的,却远比我们付出的工钱,要大得多的收益!而徭役呢,百姓被白白征召,颗粒无收,家里的田地荒着,消费更是无从谈起。一出一入,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陈文辉的眼睛,瞬间亮了。他作为户部尚书,立刻明白了这其中的经济学原理。
林尘伸出了第二根手指。
“其二,保证质量,提高效率。郑大人,你是营造大家,当比我更清楚。被强迫来的徭役,心中是否有怨气?他们干活,是会尽心尽力,还是会出工不出力,敷衍了事?这样的工程,质量如何保证?日后的修修补补,又要花掉多少钱?”
“而我们花钱雇来的工人则不同。他们是凭力气吃饭,你给钱,我干活,天经地义。谁干得好,有奖赏;谁敢偷懒,就卷铺盖走人。如此一来,工人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工程的进度会大大加快,质量也会得到根本性的保证。一条高质量的国道,用上五十年,一百年,所节省下来的维护费用,又是一笔多大的财富?”
郑有为的脸色,开始变了。他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无法反驳。因为林尘说的,是铁一般的事实。
林尘伸出了第三根手指,目光变得深邃。
“其三,安定民心,巩固国本!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历朝历代,因徭役过重而激起民变,最终动摇国本的例子,还少吗?我们废除徭役,以工代赈,对于天下百姓而言,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朝廷的仁慈,意味着陛下的圣明!百姓心中没有了怨气,只有感激。他们会真心拥护朝廷,拥护陛下!这民心所向,难道不比那几千万两银子,更加珍贵吗?这,才是真正的千秋大业,万世之基!”
三点说完,林尘的声音在文渊阁内缓缓回荡。
郑有为彻底不吭声了。
陈文辉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他被说服了,但依旧忧心忡忡:“林大人,你说的都对,可就算如此,国库的现银,怕是最多三年,就能花完啊……”
“陈大人放心,”林尘笑道,“这钱,我们能挣回来。”
“如何挣?”陈文辉下意识地反问。
林尘脸上露出了一丝神秘而又自信的笑容。
“不如这样。我们先不争论这全国国道之事。陛下,臣请旨,先修一条路,作为试点。”
他手指在地图上一划。
“就从京师,修到津州卫!津州,是我朝第一大港,也是海贸的起点。这条路,最多不过两百里,由臣亲自督办,工部配合,户部拨款。修起来之后,它究竟是花钱的无底洞,还是生金的聚宝盆,到时候,诸位大人,一看便知。”
他看着任天鼎,掷地有声地说道:“若此路修成一年之内,不能通过商税、过路费等方式,将成本收回,并开始盈利。臣,愿将名下所有产业,尽数捐献国库,并辞去所有官职,回家种田!”
一场豪赌!用自己的全部身家和政治前途,来赌一个国策的未来!
郑有为不说话了。
陈文辉看向了任天鼎,眼神中带着询问。
任天鼎沉默了许久,他的手指,在龙椅的扶手上,轻轻地敲击着。整个文渊阁,只能听到这“笃、笃、笃”的,仿佛敲在每个人心脏上的声音。
终于,他停了下来。
“准了。”
皇帝金口玉言,一锤定音。
郑有为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但君无戏言,他只能躬身领命。
任天鼎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意,他看向林尘,语气温和了许多:“好了,此事就这么定了。林尘,说起来,你的弱冠之礼,也快到了吧?朕已经让礼部去安排了,到时候,定要为你办得风风光光的。”
“谢陛下隆恩。”林尘躬身行礼。
随即,他又抬起头,说道:“陛下,修路之事已定。臣,还有一事要奏。”
还有一事?
任天鼎笑道:“何事?”
(https://www.24kkxs.cc/book/4239/4239109/2361650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