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知青下乡
“挟持若媚的那个男人,叫祁援朝,是若媚的亲生父亲。”
周建民的这句话,如同一道惊雷,劈得陈青云浑身一震。
周若媚竟然不是周建民的亲生女儿?
“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陈青云的声音都变了调。
周建民抬起红肿的双眼。
那张布满皱纹的脸,在探视室惨白的灯光下,显得格外苍老。
“小陈啊……我本以为这个秘密,会跟着我一起死去。”
“可如今,我怕是熬不过下个冬天了,有些事再不说,就真要带进骨灰里……”
周建民抓起陈青云的手臂,恍若风中残烛在簌簌摇晃。
“当年,我以为若媚的母亲不会偷人,可那件事发生以后,一切都变了……全变了啊。”
周建民目光涣散望着虚空,将那扇尘封多年的门推开后。
三十多年前的画面,如潮水般漫过眼前。
那时候,改革还未开放。
那时的他,还是一个怀揣理想,意气风发的知青。
响应号召来到北川省的一个生产大队,满脑子都是扎根农村,建设祖国的热血憧憬。
每天破晓时分,都能听到抓革命,促生产的口号。
掠过层层叠叠的梯田,掠过晒谷场飘扬的红旗,掠过每个社员充满干劲的脸庞。
知青们住的是简陋土坯房,吃的是大锅饭,每天天不亮就要下地干活。
周建民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与同为知青下乡的江红梅,相遇相识。
江红梅总把自己那份掺了麦麸的窝头,掰一半塞进周建民手里。
周建民则在深夜,偷偷帮江红梅补那双,磨穿底的解放鞋。
两人本以为,只要熬过这漫长的插队岁月,便能揣着生产大队开具的介绍信。
踏上返程的绿皮火车,在油墨飘香的办公室中,开启属于他们的崭新人生。
怎料,生产大队的大队长祁援朝,早就盯上了皮肤白皙的江红梅。
某个批斗会后的夜晚,祁援朝把江红梅单独叫到大队部。
“小江同志,想清楚了?从了我,可比跟着周建民强百倍。”
“若是不肯,明天社员大会上,我要是说周建民偷偷藏了本《安娜・卡列尼娜》。”
“到那时候,资产阶级情调,够批判周建民了吧?”
在当时,一个生产大队的大队长,堪比一乡之长,一镇之长。
祁援朝开口间,粗糙的手指,摩挲着红宝书的封皮。
“只要你从了我,保证下月就推荐周建民去县化肥厂,风光体面。”
江红梅永远记得,那晚大队部里刺鼻的旱烟味。
记得祁援朝解皮带时,金属扣碰撞的声响。
就那么一次,江红梅怀上周若媚。
在那个视贞洁如命的年代,未婚先孕是要被挂破鞋游街的。
江红梅眼看自己的肚子渐渐藏不住,终于在一个飘雪的冬夜。
揣着攒下的五斤全国粮票,挺着肚子逃上了运煤的火车。
来到陌生的城市里,江红梅靠给服装厂锁扣眼养活女儿。
昏暗的车间里。
常常一边踩着缝纫机,一边用布条把哭闹的周若媚绑在背上。
而这一切,周建民一无所知。
因为就在江红梅离开后,大队长祁援朝将自己家的女儿,介绍了周建民。
这门亲事,像突然架在脖子上的云梯。
周建民还没来得及细想,就被簇拥着戴上了大红花。
从那以后……
直接从生产大队文书干到公社干事,从工宣队指导员到革委会副主任。
就在周建民的皮鞋,渐渐擦得锃亮时,恢复高考的消息也传来了。
在祁援朝的暗中运作下,周建民顺利考入大学。
毕业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
周建民作为重点培养的年轻干部,被派往沿海开放城市铜城考察学习。
白天跟着领导调研,晚上熬夜写报告,很快就崭露头角。
祁援朝在电话里笑着说:“你小子有出息,没白培养你。”
然而,官场这个大染缸,渐渐改变了周建民。
开始出入各种饭局,学会了打官腔,收红包。
虽然心里还惦记着江红梅,但身边的女人却换了一个又一个。
“在这个圈子里,不坏就没人带你玩。”
周建民每到深夜,就会这样安慰自己的良心。
可命运的玩笑,总是来得猝不及防。
在铜城考察期间,周建民去一家皮革厂调研时。
竟在缝纫车间,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江红梅。
(https://www.24kkxs.cc/book/4239/4239106/2419909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