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午饭时间到,再遇礼部尚书
陈羽在后世就是一个喜欢卡点的家伙,无论上课还是上班,因此对手底下办事打卡时间,要求不是那么严格。
卯时,也就是早晨七点。
在陈羽来的时候,能在内阁见到他们人就行。
面对陈羽不提前一两个时辰的打卡时间,那五名刀笔吏经过短暂的诧异之后,连连点头。
表示以后一定认真工作。
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就这样,
陈羽又与他们五人简单的交谈一番,了解了一下他们每个人的大致信息,随后就让他们不用顾及自己,该干嘛干嘛去。
……
如此,时间很快来到了午饭时间。
陈羽伸了一个懒腰。
第一天上班,什么事务都没有,这使得他一点也没有觉到累。
他站起身来,打算乘坐马车,回到府邸吃午饭。
为什么回家吃午饭?
原因很直白,朝廷不管饭!
机关食堂的工作餐,是后世才出现的制度。
汉朝作为继承了秦的统一,完善了“太官供膳”制度,太官负责皇帝的饮食以及朝会、祭祀等活动的膳食供应。
三公九卿级别的官员可以享受每天两餐的膳食。
不过,
中下级官员就没这待遇了,他们只能自备干粮,可能就是一些馒头、饼或者糕点之类的东西。
到了唐朝,
唐太宗李世民为了避免官员饿着肚子上朝,开始在朝会前提供早餐,称为“朝食”。
这一制度后来推广到各级官署,形成了天厨、堂厨、百司官厨等不同级别的食堂。
到了明朝初期,
明太祖朱元璋也曾经为上朝的官员提供工作餐。
却因礼节过于繁琐,后来改成了每月初一和十五提供。
但出现这样的场景,陈羽认为大概率是老朱抱着能省就省的态度,说白了就是抠!
一直到了明成祖朱棣上台的永乐中期,唐朝的工作餐制度才得以恢复。
哪怕恢复了,也仅仅提供早饭。
午饭与晚饭想都不要想。
其实陈羽认为跑到皇宫御膳房去蹭老朱的午饭,也不是不行。
但这个念头刚一出来,就放弃了。
不合适。
避嫌!
陈羽简单收拾一番,跟旁边屋子里面的五名刀笔吏打过招呼后,就准备回府邸吃饭去了。
只是刚走出文渊阁,就发现了不远处出现了一位熟人。
正从另一边,从文渊阁走出来——礼部尚书李至刚。
对于李至刚,可以说是陈羽在朝中的熟人,也可以说不是。
毕竟,他们充其量也只是在当初参加殿试的时候,见过一面。
那场殿试早宴,李至刚与陈羽一见如故,相谈甚欢。
陈羽能够强烈的感觉出李至刚对自己文章与字迹的推崇,甚至隐隐有将自己视为知己的意思。
在当初李至刚那番异常热情的交谈下,陈羽心中这才将李至刚列为了半熟不熟的程度。
参加殿试进行早宴的那一幕,陈羽到现在为止,依旧记忆犹新。
这位大明的正二品官员,堂堂礼部尚书,硬生生的拉着他这位贡士,在早宴从头聊到尾。
一度聊到永乐帝派遣身边的贴身宦官前来催促,这才将话题终止。
陈羽自认,若不是老朱当时派人过来催促,估计李至刚这家伙能一直从早宴说到午宴。
可谓是一个无限输出的话匣子。
陈羽瞅见李至刚从文渊阁出来的同时,李至刚也在抬眼间,无意间瞅见了陈羽。
旋即,双方目光对视。
李至刚经过片刻的愣神之后,当即将大明恩科这届的魁星给认了出来。
李至刚在性格上属于那种大大咧咧、不拘小节的人。
这样的二品大员不自傲与自负,也从不端着架子,这一点比较符合陈羽的胃口。
毕竟,
面对不熟悉的生人,在交谈时摆出一副扭扭捏捏的姿态,肯定不如性格率真讨喜。
李至刚发现陈羽之后,脚步快了几分,脸上也是立马露出笑容,还没有来到陈羽跟前,便朗声喊道:
“我没看错,还真是陈兄弟!”
“你我有缘啊!要是我猜的不错,今日是你入仕的第一天,没想到竟能在文渊阁与你见面。”
话落,
不待陈羽接过话茬,李至刚自嘲的笑了笑,继续说道:
“害!你瞧我这记性,我都忘了你这个魁星的官职安排。”
“本来我想要将向陛下将你安排到礼部锻炼,结果陛下亲自将你安排在来内阁,处理政务。”
“你办公的地方在内阁,不就在文渊阁就职!”
陈羽闻言有些哭笑不得,拱手行了一礼,
“下官参见礼部尚书!”
李至刚见陈羽如此客气,毫不在意的摆了摆手,淡然道:
“现在又不是办公时间,虽然我是礼部尚书,可私下里也不喜欢整那繁琐的礼节。”
“以后不在朝堂上的时候,我称呼你为陈老弟,你称呼我为李老哥。”
“这样的称呼不错,就这样决定了!”李至刚提出建议之后,自我感觉非常不错,一边大笑、一边连连点头。
陈羽对于这位大明真正的大佬,如此放荡不羁却不端着的性格,感觉非常的舒服。
正二品这样握有实权的官阶,在大明一只手都可以数的过来,由此可见权势之重。
虽然陈羽在酒馆当中,权势不低于正二品的成员,结实了相当一部分。
但那些人与自己跟李至刚结交的性质,完全不一样。
首先李至刚在权势方面,放眼大明也是能够排的上号;而且李家能够坐上这个位置,家族在大明也是权势滔天。
更重要的是,李至刚不清楚自己与老朱那一伙人的关系。
对于李至刚来说,不存在想要刻意结识自己的情况。
所以总的来说,李至刚对陈羽如此热情,完全就是因欣赏陈羽才华。
这是什么?
摆明了就是传说中的君子之交!
因此,在陈羽看来,有一位能够在万千学子当中,看中自己才华,首先就说明了他们二人在眼光上,站在同一高度。
眼光站在了同一高度,才有可能在交流上同频。
所以在陈羽看来,这位李至刚也是可以结交一二。
(https://www.24kkxs.cc/book/4239/4239095/2390016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