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恩科后续,偏科人才去留
陈羽抿了一口茶,好奇的问道:
“听李老哥这话中的意思,跟户部尚书、内阁主事分别商量,可结果都没有一个准确的基调,难不成是一件国家大事?”
话落,
李至刚本来还惬意的神色,顿时挂上了苦恼,再次叹息一声道:
“唉!”
“陈兄弟,这件事情称得上国家大事也不为过!”
“几天的时间,在礼部内部商讨过为此讨论过好几次,最终想法无法达成一致;所以我去找户部尚书夏原吉继续商讨,结果还是没有一个统一的意见;最后我直接找到内阁主事黄淮商讨,结果还是一样!”
“这件事情不能再拖下去了,所以我在找黄淮的时候,就提前写了一份奏疏,若是在黄淮这里得不到支持,我就去面圣,请陛下当面圣裁!”
陈羽沉吟了片刻之后,正色道:
“李老哥,我虽也在内阁当中办公。但毕竟初来乍到,若这种国家大事机密不高的话,你倒是可以说出来,我给你分析分析;若机密程度太高,那还是不要说了,毕竟越少人知道越好。”
李至刚听后摆了摆手,不以为意的说道:
“一天天的,哪里有那么多机密国事。”
“这件事情机密谈不上,说到底就是影响大,各个部门拿不定主意,所以才会这个推那个。”
李至刚说完,开始向陈羽讲述起这所谓的国家大事。
“其实,这件事情整个朝野上下都清楚,那就是恩科的后续情况。”
“要知道,前来京师当中参加此次恩科的考生,差不多近六千名,可最终被录取的却只有不到五百人!”
“我在审阅答卷的时候发现,那些没有高中的考生,才识上并不差,只不过相较于那高中的五百名贡士,稍稍逊色了一些罢了,说到底也是人中翘楚!”
“毕竟,谁就一定能够断言,贡士最差的一人,就一定比落榜最好的一名优秀?”
“不见得吧!但恩科既然已经结束,放榜、入仕在今天算是彻底告一段落。”
“对于那些落榜的考生来说,若是在想要入仕,需等待三年之后的科举。”
“我的想法是,眼前朝中在人才方面,受靖难影响,缺人啊!再加上,没有高中的那部分落榜考生,还有这相当一部分确实是一个人才!”
“所以,我带了一部分礼部官员,在内部做了一个讨论。那就是能不能从那帮落榜的考生当中,挑出一些人才,留下来,用来填补朝中官员空缺的问题。”
陈羽听见李至刚说的这番话,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他明白是什么事情,令朝中各部门如此纠结了。
靖难之役不仅导致朝中的官员空缺出来了一大批,而且还因靖难的缘故,导致遗留下来许多的学子,集中到了一场科举当中。
因此,在大明永乐一朝的第一场恩科当中,参考学子达到了洪武时期都不曾有的过六千人!
录取率呢?
虽然相较于以往提高了。
但按照比例来说,确减少了。
这就导致剩下的许多考生当中,还有许多才子,未能入仕。
那么,当这般才华横溢的学子遭遇落第,等待他们的又会是什么呢?
是三年之后,重整旗鼓再赴科场吗?
难说!
还是那句话,自古以来,需要凭借科举考试踏入仕途的人,即便家世算得上优越,也终究属于寒门之列。
这在后世或许还好些,可在古代,寒门家庭要供出一个读书人,难如登天!
正因如此,许多考生很可能就此心灰意冷、又或者因为现世因素,彻底放弃科考之路。
这般结局,无论对朝廷而言,还是对那些寒窗苦读的学子来说,都无疑是一桩令人扼腕叹息的憾事!
陈羽在脑海当中,思索了一下李至刚的想法。
认为李至刚忧虑的地方无外乎那么几点。
有的考生文章下等,但策略确实中等,有着一定的治理能力,但因偏科,导致落榜,实在可惜!
片刻的功夫,他心中就已经有了对应的解决措施。
毕竟有着后世答案可以抄,灵感也是来的特别快。
陈羽并没有第一时间就说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询问道:
“李老哥,你现在针对恩科后续事情的问题,就是今年来参加恩科的学子众多,里面有许多人因不同科目拖后腿,导致整体成绩不占优势,使得该考生哪怕有才华,却也只能名落孙山。”
“也就是说,你想要有一种好的解决办法,可以一劳永逸的解决现在,包括今后都会出现的这种情况。”
李至刚闻言点了点头,真性情的他一巴掌拍桌子上,开口说道:
“陈老弟,你真是一语中的,说到点子上了!”
“这几天的时间里,我与礼部上上下下,就是因学子偏科问题纠结不已。”
“你说有的部门,需要的就是策略才子,结果却因人家文章不行,就不要。这不是白白的浪费人才吗?!”
“只是针对这个问题,不要说大明永乐一朝了,哪怕是翻阅历朝历代的科举,也没有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又或者说曾经有过解决办法,可是最终都不了了之了!”
“但永乐一朝不一样啊!经过靖难,朝中正缺人才,这个时候,还守旧不懂变通,真是一群榆木脑袋!”
“要我说,对于那些在某些科目表现突出,但因整体成绩不行的考生,应该给予适当的安排,不至于让他们彻底断绝仕途之路。”
陈羽见自己的想法得到了李至刚的确认,不由心中一阵汗颜。
原来偏科问题在古代科举的时候,就已经初见端倪了。
后世有的考生理科、数学成绩贼牛逼,甚至放眼全球都可以排的上号,可英语拉胯,但最终在国家的安排下,依旧有一个好的去处。
既然这样,那他陈羽可就要站在巨人的肩膀,第一次开始着手解决政务了!
陈羽思索片刻之后,正色道:
“李老哥,关于如何对待偏科考生这点上,我跟你的想法保持一致。”
“这批考生里,有不少在某一门学问上独具天赋、大放异彩,若让他们就这么走了,那可真是朝廷的损失,国家的憾事!”
(https://www.24kkxs.cc/book/4239/4239095/2388467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