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我要流量
苏孝宁没有立刻说话,他的喉结缓缓滚动了一下,指尖掐在手心,掌心的旧伤疤被他再次绷裂出一道红痕。
“你知道你删的,是她清白。”他声音冷得像结了霜,“你知道那句话,对她有多重要。”
赵乾沉默片刻,终于摘下帽子,眼神坦然却疲惫。
“知道。”他说,“可我只是剪辑师,我不是正义的使者。”
“我拿钱办事。”
苏孝宁眼神沉了几分:“他们给你多少钱?”
“不是钱的问题。”赵乾轻轻吐出烟气,“是规则的问题。”
“他们说,这支片子要‘澄清’,但不能‘彻底翻盘’。观众要看到她受伤,但不能看她赢;要看到她眼泪,但不能信她是对的。”
“这是规则,你懂吗?”
他笑了笑,笑得像在嘲讽,也像在麻木:“我们做内容的人,从不问对错,只问效果。”
苏孝宁死死盯着他,拳头在掌心慢慢收紧。
“那你有没有想过,”他一字一顿地问,“她会因为这七秒,再一次被扣上‘演戏炒作’的帽子?”
赵乾抽完烟,丢掉烟蒂:“想过。”
“可这行不是讲人话的地方。”他声音低沉,“是讲流量的地方。”
“你们演员被炒,我们也被炒。”
“我删的那七秒,可能毁了她,但让片子冲上了热搜第一。”
“你说我该删,还是不该删?”
苏孝宁怔住了。
他突然明白——这个行业早就病了。
而那些剪刀、键盘和算法,被当成了屠刀,不是斩断丑恶,而是斩断真相。
“你刚说——是江临洲团队定的删减?”
赵乾耸肩:“是的。他团队那边三审三查。”
“我们只执行。”
他摊摊手:“你有气,去找他们。”
苏孝宁眼神一寸寸冰冷,喉间像压着千斤寒铁。
他低声开口:“我会找。”
“我会一个个找出来。”
他转身离开,身后办公室陷入死寂。
门“砰”地合上。
赵乾坐回电脑前,盯着刚刚弹出的社交热搜,眼神有一瞬间的游移。
——【#澄清片段被疑二次剪辑#】。
而下一秒,他手指又恢复了敲击的节奏,像是根本不曾动摇。
出了剪辑工作室的大门,清晨的阳光刚刚落下,灰蓝色的天空像一面失焦的幕布,无人喝彩、无人注视,所有真相都埋在这些阴影里。
苏孝宁没带助理,没发通告,也没开车。他一个人顺着街巷走了几公里,脸上的神情却越来越沉静,眼神像刀锋在夜色中磨利。
他没有打江临洲的电话。
他清楚地知道,如果现在直接摊牌,对方一定会以“团队行为”“方向判断”搪塞。
——他们不会认错,他们只会包装解释。
可他不想再听解释。
他想要证据。
想要,能把整个团队“意图造假”的过程,撕下来给所有人看。
十点整,他抵达纪录片协作单位的主楼。
这是一家行业内小有名气的影视制作工作坊,江临洲的大多数幕后制作都是外包给他们完成。苏孝宁曾经在两年前的某部商业片中和这里的人打过交道,知道这帮人虽算不上正义,但人情未泯。
他没有预约,径直推门而入。
“哎哎哎,这位先生——”
前台正准备拦下他,却被他一句低沉冷声打断:“找苏也。”
前台愣住:“你找我们执行导演?”
苏也,正是当初江导团队外派在这家制作公司里、负责执行剪辑规划与对接审查意见的核心成员。
他,是那个能决定“删哪句、保哪句”的关键人。
不到两分钟,一个穿着帽衫、戴眼镜的青年走了出来,脸上写着八分疲惫,两分警觉。
“苏老师?”他看到苏孝宁,强撑笑意,“您怎么亲自——”
“直接说吧。”苏孝宁打断他,语气没有一丝客套,“那段被剪的访谈,是你审过的?”
苏也面色顿了一下,随后勉强点头:“是我审的。但……我们接到的是方向指令,不是我们自己——”
“谁给的指令?”苏孝宁盯着他,“江临洲本人?”
苏也咬了咬牙,没有立刻回答。
苏孝宁轻轻吸了口气,从口袋中抽出一只录音笔,按下播放。
录音里,是他刚刚从剪辑师赵乾那里录下的一段话:
——“剪辑是我做的,但删哪一段,是江导团队那边的审查决定。”
空气凝住。
苏也脸上的神色僵硬了一瞬,接着试图辩解:“我们也只是……遵循大方向,江导的意思是——适度澄清,不能冲突太激烈,要留有余地,好做后续公关转折。”
“所以删的是她最不需要你们余地的七秒?”
“苏老师,您别误会,这不是恶意,是策略。”
“策略?”苏孝宁冷笑,终于迈近一步,语气一寸寸逼人,“你知不知道,那七秒,是她最后一次在镜头前说‘相信’。”
“你们删掉它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她的心情?有没有想过,她五年沉默、五年误会、五年退让,只换来一句‘适度’?”
苏也低下头,脸色惨白。
“我问你,”苏孝宁压低声音,字字如钉,“江临洲有没有在剪辑前看过这段?”
苏也犹豫了一下,终于点头。
“他……全程看了。还在会议里标注了要剪。”
苏孝宁闭了闭眼,像是终于确认了什么。
一瞬间,他脑海里闪回起过往的一幕幕——
江临洲在发布会上说“我们尽力还原她的形象”,
在后台对媒体说“我们没删她任何重要片段”,
甚至那天递给自己纪录片时,还一脸正直地说:“我希望你能看完。”
原来,那一脸真诚,也是演出来的。
而最令人作呕的,是他居然相信了。
“谢谢你告诉我。”苏孝宁压下胸中怒火,平静得像暴风雨来临前的海面。
“但这件事,还没完。”
他说完这句话,转身离开。
身后,苏也整个人瘫坐在椅子上,低声喃喃了一句:
“……你也变了,苏老师。”
但苏孝宁没有回头。
他走出办公楼,站在街头。
这一刻,他的脸上没有了怒火,只有一种沉沉的决绝。
江临洲。
你说她太情绪化,太戏剧,太容易利用。
可你低估了她——也低估了我。
回到家的时候,已是下午三点。
苏孝宁没有开灯,整座房子像一口深井,静得让人喘不过气。他站在客厅中央,半晌未动,仿佛身上的每一根神经都被刚刚那场“抽丝剥茧”的调查绷得发烫。
手机屏幕亮了一下,是江临洲发来的消息:
【纪录片上线数据不错,破千万播放了。下周有个线上连线采访,我会提到你和瑾玥的“重归”演绎,提前打个招呼。】
语气平和,字字公关。
苏孝宁没有回。
他坐到书桌前,打开电脑,把U盘插入。
那些被剪去的原素材,一个接一个弹出来,在他的屏幕上密密麻麻地堆成一个证据库。
他没有犹豫,拨通了律师的电话。
“喂,唐律,是我。”
“有件事,我需要你介入。”
“我要发一支完整的未剪辑纪录片,同时发布联合声明,说明目前上线版本存在内容删减,并对相关责任人保留法律追责权利。”
那头沉默两秒,随即问道:“你准备好了吗?这会牵涉到你现在的剧组、合作品牌,甚至舆论反噬。”
“我准备好了。”苏孝宁的语气冷静得近乎冰冷,“我不怕反噬。”
“我怕的是,我再一次什么都没做。”
他说完,挂断电话。
随后,他打开微信,拉出一个极少使用的群组——曾为某公益项目成立的“行业公信传播组”,成员清一色是娱乐圈内少数还保有底线的公关从业者、媒体主编与独立博主。
他发了四句话:
【今晚九点,我会发布一条视频和联合声明。】
【视频是李瑾玥澄清片段的完整版。】
【证据充分,责任明确。】
【我需要你们的关注,也需要你们的发声。】
几分钟内,群内冒出一连串“收到”“转我号”“我来剪热搜节奏”的回应。
这一刻,整个战局悄然翻转。
苏孝宁抬起头,看向窗外。
天色渐暗。
他想起昨夜李瑾玥在视频中那一句“我还在等他看我一眼”。
那句话不是对白,不是剧本,也不是营销策略。
是她最后一次,用尽全身力气,向他递出的信任。
而现在,他终于看见了。
终于——
他要把这双眼睛,反过来盯住那些剪掉真相的人。
他打开备忘录,一行一行写下声明文稿:
【李瑾玥女士在纪录片中原有多段关键发言,遭到片方擅自删减。】
【删减内容造成观众对当事人形象的进一步误解。】
【我们将在今晚九点,公开完整视频原件及比对版本。】
【我们保留对“剪辑人”、“策划组”、“主导人”江临洲的法律追责权利。】
【这一次,我会替她,把全部真相,说完。】
敲下最后一个句号,苏孝宁靠进椅背,闭上眼,长长吐出一口气。
这是他第一次,在这场拉锯五年的风暴中,主动伸手抓住方向盘。
不是为了自己的名声,不是为了撕破虚伪的标签,而是为了——
那个曾默默等他五年的她。
他忽然想起了那部早年合作的小成本剧杀青那天,李瑾玥坐在楼梯间,手里攥着剧本,眼睛笑弯了,说:
“苏老师,我们再合作一次吧。我一定演得更好。”
当时他只是随口笑了句:“看你表现。”
可他没想过,那一次,是她把所有温柔都塞进一句玩笑。
而这一次,他不会再看她“表现”。
他要替她,扛起这场战。
晚上八点五十七分。
苏孝宁的微博更新了。
九点整,视频自动上线,文案一行字:
【这,是她完整的声音。】
三分钟后,转发量破万。
十分钟后,#李瑾玥完整回应片段#、#纪录片二次剪辑#、#苏孝宁发布未删版#三条词条同时登顶热搜。
而江临洲,还未察觉——
这一次,他剪掉的,不再是一个人的台词,
而是——整个观众的耐心。
(https://www.24kkxs.cc/book/4239/4239088/2414459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