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张虞候捐功名(完)
“‘助学贷款’?”
一听到贷这个字,叶肆眉头瞬间紧锁,咀嚼着这个新奇又带着铜臭味的词。
自古以来读书人就和钱分不开,但是却又格外的鄙夷这些铜臭之物。
“贷款?借钱?若是助学,莫非还要出利?
这……这岂非让学子为五斗米而折腰,沾染商贾借贷之气?
不妥!大大不妥!”
老头本能地就开始抗拒,这借贷之事与书院清贵之气格格不入。
要不是张永春刚才表现出来的真诚让老头感动,现在一旁的茶水估计都泼在张永春脸上了。
而张永春也早料到叶肆的反应,从容解释道:
“山长误会了。此‘贷’,非彼‘贷’。
其一,它并非借给外人谋利,而是书院专为资助本院清寒学子而设的内部周转之资,由山长或书院指定的公正之人掌管。
其二,它没有利息!是纯粹的、无息的借款!”
“无息借款?”
一听无息,叶肆的眉头稍松,但仍带着疑虑。
“那这贷款如何运作?又如何保证学子不因此懈怠?”
张永春胸有成竹,条理分明地阐述道:
“此‘助学贷款’依学子学业表现而定,奖惩分明,旨在激励,而非养懒!”
他伸出三根手指:
其一便是学优则免,若学子成绩优异,期末考评位列前茅,则其所贷钱粮,可视情况部分乃至全额免除!
以此嘉奖其勤学奋进,使其无后顾之忧,专心向学。
其二便是持中则续,若学子成绩保持稳定,居于中游,无显著下滑,则其所贷钱粮数额保持不变,继续无息提供,助其维持学业,不必为生计分心。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便是怠惰则惩!
若学子成绩显著下滑,不思进取,则其所贷钱粮,自下滑当月起,开始计算复利!
对此等无心进学之人,便利滚利,使其背负压力,迫其警醒,奋起直追!
若持续怠惰,债务累积,便需以劳役或将来工作所得偿还!
教此等人知道何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张永春目光炯炯就跟十八瓦大电灯泡子一样:
“山长,此策如何?
既解贫生燃眉之急,使其不必为糊口抄书而荒废学业,又能以‘学绩’为尺,奖勤罚懒,杜绝惰性滋生!
使其明白,资助非是白得,乃是书院对其努力的信任与投资!
唯有奋进,方能不负此‘贷’!”
叶肆听完,眼中精芒连闪,脸上第一次露出了毫不掩饰的惊奇与思索!
助学贷款这玩意是鹰酱首创的,18世纪才出现雏形。
虽然现在一说起鹰酱的助学贷款,大家想到的都是借钱上大学然后一辈子还债,卢锡安直到当上了鹰酱的总统才还清了借的贷款之类的梗。
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而当时的鹰酱就是靠着这个东西,让财阀和学府学子之间迅速挂钩。
从而迅速的选拔出了一大批的寒门人才,让他们能够迅速成长起来。
当然,后来助学贷款的压力反噬下来,让不少的年轻人都被迫选择了其他的专业,换了更赚钱的活。
但是现在可是在大周,没有专业这一说。
只要你考上了,你的未来就是一片光明!
因此这助学贷款的设计,堪称是太先进了。
这套方案,环环相扣,奖惩分明。
将资助与学子的努力直接挂钩,既解决了现实困难,又巧妙地融入了激励与约束机制!
宛如你挨鞭子我就踩你脸……等会我啥也没说。
它跳出了单纯学院单纯给钱的窠臼,更像是一种以学业为抵押的契约式资助,充满了务实和管理的智慧!
“助学贷款依学绩而定,复利鞭策”
叶肆喃喃自语,反复咀嚼着这些新奇却无比贴切的词语,心中的震撼无以复加。
他看向张永春的眼神,已不再是看一个武夫或善人,而是带着一种发现璞玉般的惊叹!
“此策,此策……”
他一时竟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评价。
就在叶肆被这“助学贷款”方案深深吸引、陷入思索之际,张永春从袖中取出一份早已备好的礼单,双手奉上:
“叶山长,此便是末将此番带来的一点心意,非为贿赂,实乃为书院贫生求学添砖加瓦,恳请山长务必收下。”
叶肆下意识地接过礼单,展开一看。
当他的目光扫过其中一项时,瞳孔骤然收缩,手猛地一抖,差点将礼单掉在地上!
只见最上面赫然写着:
醍醐五百斤!
“五……五百斤醍醐?!”
叶肆眉头一挑。
醍醐乃酥酪之精华,极其珍贵难得。
还是滋补圣品,更是许多珍贵药方的引子!
其价堪比黄金!
这五百斤醍醐,其价值简直难以估量!
这手笔真是太大了!
他又低头看去,发现这五百斤醍醐还只是个开始。
后面还有整整十套的历代史书,从史记到旧唐书,无一不全。
甚至连战国策,淮南子这等经典亦有!
这手笔真是……
而张永春神色平静,语气诚挚:
“山长不必惊诧。
末将家中确有些许产业,薄有积蓄。
能为大周培育英才略尽绵薄之力,是末将的荣幸。
此五百斤醍醐,可滋养贫寒学子身体,亦可由书院酌情变卖,所得皆可注入‘助学贷款’之本金,或用于购买纸墨书籍,惠及更多学子。
而这些书籍,也可增添院内藏书,以启生员之智。
此仅为今年之数,若书院运作良好,学子受益,明年此时,末将当再送一份心意前来。”
说到这里,张永春脸上露出一丝罕见的、带着点不好意思的自嘲笑容:
“当然,若末将家中经营不善,因为那些不懂事的伙计,不幸破产了,那恐怕就……只能食言了,还望山长到时勿怪。”
叶肆捧着这份沉甸甸的礼单,看着眼前这位时而锋芒毕露、时而坦诚自嘲的年轻将军,心中百感交集。
万民书是真的,悲悯之心是真的,这石破天惊的助学理念是真的,这价值连城的资助也是真的!
他还有什么理由拒绝?
这位先生用他的真诚打动了我.jpg
“张虞候……”
叶肆长长地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史诗级过肺后,将礼单郑重地放在书案上,对着张永春,郑重地拱手一礼。
“此等厚赐,此等拳拳之心,老朽代卫州书院上下学子,谢过虞候了!”
这一拜,发自肺腑。
张永春连忙还礼:
“山长折煞末将了。”
倒不是别的,主要是老头一把年纪了拜他他是真过意不去。
而叶肆直起身,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
“虞候心系天下学子,老朽感佩。”
张永春略一沉吟,带着几分恳请道:
“末将尚有一不情之请,望山长成全。”
老头很开心,摆了摆手。
“请讲。”
张永春有些不好意思。
“末将久闻汴梁太学乃我大周第一学府,心向往之。
此次南下,途经汴京,末将想去太学瞻仰一番,感受这天下文枢的气象。”
说着,他还跟个初哥刚见到女神一样挠了挠头,十分不好意思。
“只是末将一介武夫,恐难入其门。
不知山长可否赐下一封引荐信?
末将只想安静地看看,绝不生事。”
叶肆闻言,朗声一笑。
若是张永春进来就说他是来求推荐信的,老头只会把他请出去,让他体面的离开。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张永春是大金主不说,表现出来的向学之心还这么浓厚。
想去太学看看,有什么不对吗?
简直太对了。
老头一捋胡子,笑了起来。
“哈哈,此乃小事一桩!老朽与太学几位博士尚有书信往来。”
天下文宗本是一家,虽然政见上你争我夺文人相轻,但是当了山长的人,都有广阔的胸怀。
毕竟教学生这种事,你要是脾气太大,你是活不到老的。
气都气死你啊!
随后,他当即走到书案前,铺开信纸,提笔蘸墨,笔走龙蛇。
片刻后,一封言辞恳切、盖有叶肆私印的引荐信便已完成。
信中称张永春为“心系文教、见识卓绝之青年才俊”,请太学方面予以方便。
叶肆将信吹干墨迹,装入信封,递给张永春:
“持此信,太学门禁当不会为难于你。”
张永春双手接过,如获至宝,再次深深一揖:“多谢山长成全!末将感激不尽!”
张永春把信放在怀里,想压制住自己翘起的嘴角,但是却咋都按不住。
成了成了,清北的基础有了!
这可是太学的入场函啊!
大周第一学府。
而叶肆看着张永春的表现,望着他惊喜的样子,笑着摇了摇头。
人的第一印象很重要。
现在叶肆对于张永春的印象也很好,见到他这个样子,还以为他是终于如愿了能到最高学府区参观,所以激动不已。
“到底是少年心性啊。”
他笑了笑,想起了自己当年高中时候的样子,也轻轻摇头。
那是他回不去的青春。
“那在下告辞..”
东西到手了,张永春就准备离开。
然而叶肆却笑着留了他一句。
“你且等等。”
说着,他又来到桌前,挥毫泼墨。
顷刻之间,有一封信写完,被他塞进了信封里。
然后,盖上红章,递给张永春。
“这封信,算是我收了你这助学贷款的回礼。”
老头笑着捋着胡子。
张永春看着纸上那一行字,美瞳后的瞳孔咔嚓一下就缩了。
上面写着一行字。
“太学祭酒李公亲启”
我草!
这就是传说中大学院长的推荐信吗?
ps:今晚的更新完毕,各位点点催更阿。
(https://www.24kkxs.cc/book/4239/4239033/2384555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