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大周第一纨绔,烧纸买下双胞胎 > 第395章 和尚也赚钱(中)

第395章 和尚也赚钱(中)


和尚做生意这种事,自古以来就不少见。

原世界线里,宋朝的大相国寺就十分善于此道。

相国寺内不仅有专门的商业街,还因为为了普度百姓,广济黎民,甚至还有专门煮猪肉的僧人,来为大家的五脏庙主祭。

比如惠明和尚,就专门在相国寺里面开了个院,院名更是一点都不演了,就叫烧猪院。

主要的业务就是往外卖猪肉,而且还广受好评。

甚至还有什么“不到相国寺吃惠明烧猪,不算到过东京”的说法。

而来到大周后,张永春本来以为毕竟这个世界线的柴王爷是正二八经活到五十四岁寿终正寝的,所以这些寺庙能收敛点。

毕竟周世宗柴荣是出了名的爱和尚皇帝,这个世界的柴荣虽然没登基,但是好歹也当了十年的摄政王,该灭佛也灭佛了。

没想到啊,老周棺材板都被盖严呢,这帮人就开始参与倒卖漕粮了!

“大相国寺?”

因此张永春这次是真的露出了惊讶的表情,恰到好处。

“禅林清净地,买这么多粮食做什么?”

“难不成和尚们改行开米铺了?”

而李浮光叹了口气,脸上也带上了一丝沉重:

“唉,虞候有所不知,这都是这该死的灾年闹的!

今年的蝗灾您也看见了,简直是遮天蔽日,啃得赤地千里!

老百姓自己都饿得啃树皮了,哪还交得上秋粮?

可朝廷的赋税定额在那儿摆着呢!”

说到这,他赶紧压低声音:

“尤其是郓州的李嵩李知州,他是新调任的白巾官,在地方上根基浅薄。

若是秋粮征收严重不足,被他的政敌抓住把柄弹劾一本,那可就前程尽毁了!

所以,他急需‘买粮补税’来填补亏空,应付朝廷考课!”

哦,你这么说我就懂了,应付检查报账嘛,张永春皱眉:

“买粮?那直接找粮商买不就行了?为何要通过大相国寺?”

李浮光苦笑了一句,摆手解释道:

“虞候您想想,现在市面上粮价飞涨,一石新米都炒到了一贯五百文!

是平常年景的三四倍!

而且那些粮商心黑得很,米里掺沙、以次充好是常有的事。

李知州哪敢轻易相信他们?”

说到这里,他眼中闪过一丝精芒:

“但大相国寺不一样!

这寺里的‘常住粮’,一部分是寺田自种,一部分是往年积储下来的陈粮,还有一部分是信众供奉的福田米。

这来源清楚,品质相对有保障不说。

最关键的是,因为不用像粮商那样层层加价牟利,价格比市面低得多!

李知州与相国寺的住持大师私交甚笃,这才走了这条路子,从寺里买粮来补官仓的窟窿。”

哎呀,还是你们玩的花啊。

张永春若有所思:

“所以……我这两千四百石粮,是卖给相国寺,再由相国寺转卖给李知州?

那相国寺岂不是成了中间商?

他们图什么?”

李浮光嘿嘿一笑:

“虞候说错了,相国寺当然不会白忙活。

李大人的粮食早就运走了,现在,是相国寺眼下自己也急需大批粮食!”

“哦?为何?”

张永春追问道。

“因为马上就要到九月九重阳节了!”

李浮光指着外面的月亮,敲了敲桌子道:

“届时,相国寺要举办一场盛大的‘重阳普利法会’。

那法会一连便是十数日!

法会上,会设‘千僧斋’,供养四方僧众,更要开棚施粥,向汴梁城的穷苦百姓、孤寡老人布施糕粮!

这可是耗粮的大头!

而往年积存的粮食,加上今年收的福田米,都未必够用!

您这批上好的新粮,正好解了寺里的燃眉之急!

当然,这价格嘛,寺里自然也会给个公道!”

李浮光得意地比划着:

“所以您看,三方一转:

您的粮入了相国寺库房,顶了寺里布施的缺口;

寺里把陈粮卖给李知州补税;

而李知州完成了任务,报上了税去;

而您和下官……”

说着,他搓了搓手指,露出心照不宣的笑容。

“这账目上,您交割的漕粮一粒不少入了官仓,实际是进了相国寺。

而李知州那边买粮的账是另算的。

这中间的差价,自然就……嘿嘿,皆大欢喜!”

张永春听完这环环相扣的“乾坤大挪移”,心中冷笑更甚。

感情是个做三角账的,看来和尚们都是一把好手啊。

没想到后世淘宝上拿来缓冲话费的办法,在这大周就已经有了。

这么一来,自己的粮补了大相国寺,相国寺的粮食给了李大人上交,李大人的粮食送进了仓库里。

看似什么都没少,实际上平白无故丢了两千四百石。

心里这么想,脸上却露出恍然大悟和心动的神色:

“原来如此!李司吏果然手眼通天!

好!这买卖,张某干了!”

他话锋一转,语气里带着点“商人”的精明问道:

“不过,张某还有个不情之请。

既然李司吏与大相国寺如此熟稔,能否代为引荐一二?

张某手上还有些二公子带来的新奇‘好货’,正好想借这场盛大的重阳法会发卖。

若能搭上相国寺的路子,在法会上设个专柜或是作为‘祈福贡品’推荐给那些达官贵人,岂不美哉?”

李浮光一听还有生意,眼睛更亮了,拍着胸脯保证:

“包在下官身上!

明日……不,后日!

后日一早,下官就带您去拜会寺里的知客僧福通禅师!

定能促成此事!”

张永春满意地点点头,反正相国寺的钱也不是好来的,自己不赚谁赚?

反正等到了时候,自己让老娘整点厉害东西过来,保正把这帮老和尚迷得五迷三道的。

说到这,仿佛不经意地问道:

“对了,李司吏,这批粮食,寺里打算出什么价?

张某又能分得几何?

二公子那边等着回话呢。”

李浮光早有腹稿:“虞候放心!

下官跟福通禅师打过交道。

您这批都是上好的稻米,颗粒饱  满。

如今市价一石一贯五百文是虚高,有价无市。

寺里给李知州的价格大概是每石一贯左右。

给您的价格嘛定然不能吃亏,下官去力争,按一石一贯零一陌!

两千四百石,抛了下官的腿子钱,就是两千五百贯足钱!”


  (https://www.24kkxs.cc/book/4239/4239033/2375340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