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三国:事后诸葛亮,三兴大汉 > 第294章 如今河北之争,实为曹操与刘备之争

第294章 如今河北之争,实为曹操与刘备之争


曹操眯起双眼:“奉孝的意思是,即便袁尚不采纳此计,审配也会铤而走险?”

    郭嘉目光深邃:“正是!审配此人秉性刚烈偏执,尤胜田丰。况且,其两子皆死于明公之手,此乃绝嗣之仇,断无化解之机!如今邺城被围,粮秣日竭,于审配而言,已非‘是否坚守’之选,而是‘如何死战’之抉择!”

    “嘉所料定者,为其‘破釜沉舟’之死志,非虚张声势,乃搏命死战!料其必强令守军顿顿饱食,而非‘三日饱食’。此举一则蓄养士卒体力,二则意在耗尽余粮,断绝退路。其后必倾巢而出,与明公决一死战:胜则割城外麦子继军需;若败……邺城上下必玉石俱焚!”

    曹操闻言冷笑,带着一丝轻蔑:“想效仿项羽破釜沉舟?光有刚烈可不够。若真如奉孝所料,这邺城里主事的人怕是要换了。袁尚那小儿没这份胆色,有这个胆量的也只有袁谭了。”

    顿了顿,曹操嘴角的讥诮更甚:“袁谭此子,虽比袁尚多了几分莽勇,却也远不如项羽之雄略。纵使他敢引兵出城,亦不过匹夫之勇,不足为惧。”

    目光微凝,曹操话锋一转:“孤所深虑者,是那诸葛亮亦识破审配意图。河北之争,实为孤与玄德之争。玄德定不会坐视我等图谋河北,不可不防。”

    “诸葛亮乃当世罕有之俊杰,必也能料到审配之图谋。”郭嘉先肯定了诸葛亮的才智,继而分析其可能的应对:“大势之争,民为根本。然而刘备新定诸县,地薄民稀;此时诸葛亮必以聚拢流民、安定地方为要务。若行聚民之政,其军力则难以与明公正面相抗。刘备若欲生事,唯有行合纵连横之策。方今天下,诸侯林立。明公坐拥中原四战之地,除刘备、袁氏外,尚有马腾韩遂、张鲁刘璋、孙权刘表可为边患。”

    曹操微微眯眼:“马腾韩遂有质子在许都;张鲁刘璋坐守一方,栈道自毁,不足为虑。昔日孤征吕布,刘表未北犯;官渡之战,他又未救袁绍,此守户之犬耳。孙权初掌江东,内政不稳,焉有余力觊觎中原?如此看来,刘备想用合纵连横之计,亦属徒劳。”

    “倒也未必。”郭嘉持不同见解:“荆州刘表亦是汉室宗亲,且诸葛亮在荆州多年,与刘表及其麾下蒯、蔡、庞、黄等世家豪族渊源深厚,未必不能劝动刘表有所动作。然而自涿县至襄阳,路途遥远,且战乱阻隔,纵有使节前往游说,至少也需三月。以此观之,时间上也足够明公攻克邺城!”

    曹操与郭嘉的讨论并未避开帐中的孟岱和蒋奇。

    二人听闻,心中惊骇不已。

    审配视为奇策、寄予厚望的“破釜沉舟”之举,非但被郭嘉条分缕析、洞若观火,在曹操眼中,竟也只换得一句轻描淡写的“不足为惧”?

    曹操真正担忧的,竟是涿县的诸葛亮可能同样窥破了审配之谋?之后的讨论更是完全与审配无关了!

    若审配得知,只怕要气到吐血:竟被如此看轻!

    让孟岱和蒋奇旁听,也是曹操故意的,既是在礼遇孟岱和蒋奇,亦是震慑孟岱和蒋奇,以免孟岱和蒋奇生出不该有的歪心思。

    随后,曹操又让许褚安排孟岱、蒋奇去别帐休息,同时吩咐张郃、高览二人与孟岱、蒋奇接触,制定今后的劝降方案。

    审配想在一个月后发动破釜沉舟式的决战,曹操却只想在这一个月内尽可能的招降邺城的将士。

    先有张郃、高览在曹操麾下任职,后有孟岱、蒋奇投降后被封为列侯,兼之先前与袁兵伤卒有关的消息也在不断发酵,邺城的军心也的确受到了不少影响。

    审配则是趁机再向袁尚请命,让守军顿顿饱食以安军心;袁尚被孟岱、蒋奇的叛逃气得不轻,也只能同意审配的决定。

    看着日渐减少的府库粮秣,袁尚心头的危机感也越来越重,几度想要放弃邺城退守巨鹿,又怕被袁谭嘲讽,日日煎熬,度日如年。

    而另一边,与郭图中途分道的辛评,也在几日的疾驰后抵达了涿县并将邺城近况告知刘备,尤其是审配的破壶沉舟之计,辛评更是重点述说。

    闻言,刘备叹道:“世人都想效仿项羽破釜沉舟以及韩信的背水一战,然而效仿者几乎都是在东施效颦,只知其形而不知其神。审配虽有刚勇,但终必为曹操所败。”

    辛评亦是感叹:“公则也是这般认为!故而公则不仅当众驳斥了审配,还劝袁谭和袁尚齐奉左将军为主。可惜袁谭、袁尚自视甚高,只想让左将军发兵相助,但不想屈从于左将军之下。”

    刘备微微一愣,没想到郭图竟然还有这想法,不由感慨:“我与郭从事在延津时便一见如故,能得郭从事如此推崇,我受之有愧啊!”随后又问道:“郭从事怎未与辛从事一起来涿县?”

    辛评如实道:“公则想先去平原将我二人的家眷族人迁徙入涿县,又恐华彦借故阻扰,故而让我先入涿县通传左将军后,再调辛哲引精骑入平原护送。”

    刘备顿生喜意,郭图辛评肯迁徙家眷族人入涿县,那与投奔刘备没什么区别了。

    担心郭图和辛评的家眷族人有失,刘备遂召来黄忠和辛哲,吩咐二人引三百精骑速往平原。

    黄忠的名头,辛评也是听闻过的。

    擅长骑射,有百步穿杨之能,且于万军丛中一箭射翻雁门乌桓大人阿伏干,威震一时。

    “左将军厚恩,我无以为报!”辛评感动不已。

    刘备却是肃容道:“辛从事客气了,此乃举手之劳,不足挂齿!”

    安排黄忠和辛哲先行后,刘备又派人去请诸葛亮、徐庶、田丰,犹豫了片刻后,刘备又派人去将沮授也一并请来。

    只因沮授的儿子沮鹄如今也在邺城。

    若审配执意要以破釜沉舟的方式与曹操决一死战,沮授的儿子也必然会受到波及。

    虽说沮授自称只愿意当个教书匠,但刘备也明白,沮授被袁绍伤的太深,一时之间也难以缓过来。

    1更来啦

    

    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38/4238952/1111083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