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下午贾和平没来上学,没有老鼠屎捣乱,马淑敏精气神都好了,讲课的积极性都更高。
下课在办公室跟徐芝琳说起,才知道贾和平母子今天踢到铁板了。
若非碍于老师的身份,马淑敏真想说声该。
望了望门外,压低声音跟徐芝琳说:
“干的好,我就没见过像贾和平爹妈一样的父母,搞得我脑袋都大了,既然要把孩子教成恶霸,送到学校来做什么,不是故意来害人么。
偏偏他欺负的那些孩子都是些胆小的,孩子们的父母也是忍气吞声,只会让孩子忍,我都暗示好多回他们还是放任自己的孩子被欺。
贾和平的胆子越来越大,也越来越过分。
对贾和平除了批评教育,我能有什么办法。”
徐芝琳点头:“见识了,确实难缠,估摸着贾和平爸下班了还会来闹一场。
他要敢来,我家那口子就敢把他整的搬出巷子。”
闻肃出马,十个贾和平爹妈都不够他玩的。
马淑敏满眼星星:“真要那样就太好了,我班上有几个小孩学习挺好的,就是胆子小又内向,被贾和平搞的都不敢来上学。
贾和平不来,我班上的学习氛围都更好。”
她老早就想找人狠狠收拾贾和平父母一顿,实在是抛不开职业的包袱。
忍了又忍,差点把自己憋出内伤。
今天终于有人站出来把贾和平给收拾了, 简直是替天行道。
马淑敏觉着今天真是个好日子,比她终于离婚那天还高兴。
徐芝琳见她乐的眉开眼笑就为她掬一把辛酸泪,这姑娘运气着实差了点。
但也是个很容易满足,乐观积极的姑娘。
仿佛遇到再大的苦难也打不倒。
开心了没两分钟,想到明天休息沈明德要来看孩子,马淑敏的脸又垮了。
“怎么了?”
“沈明德那混蛋明天要来看莹莹。”
徐芝琳安慰她:“别生气,莹莹喜欢他,他要来就来呗,等他再婚有了孩子,你就是想让他来看莹莹他还会推三阻四。
再说探望孩子也是他的权利。
你在旁边盯着点,别让他对孩子说乱七八糟的话。”
就没有人能一生活的顺风顺水,十全十美。
马淑敏跟戚爱玲一样家世好,父母宠爱,家庭和睦。
戚爱玲是在哪儿都有人把她当出气包,就很神奇。
马淑敏在婚姻上坎坷太多。
跟沈明德谈恋爱时感情好的令人羡慕。
结了婚因为住一起,以及生孩子的问题,马淑敏跟公婆摩擦不断,小姑子也是个笑面虎。
当面一套背地里一套,没少挑事。
在那个家里她就是个外人。
结婚时马淑敏不满二十,不愿太早生孩子,公婆认为她很不懂事,没事就拿别家贤良的媳妇跟她作对比。
沈明德家离工作单位远,一个单边骑自行车要一个小时,夏天还好,即便下雨也能克服。
冬天寒风刺骨,骑那么远的车是真不好受。
马淑敏想在学校附近租房,这样上下班方便些,还能多点休息时间。
不用做那么多家务,也不用跟公婆小姑子两看两相厌。
她公婆不同意,觉得这个儿媳不但不想照顾家里,还要把他们的儿子拐跑。
婚后吵架不断。
沈明德一开始还站在马淑敏这边。
不到半年,浓情蜜意退去,心中的天秤就往父母那边偏,认为马淑敏确实是不懂事了些,一点也不体谅他的难处。
马淑敏的娘家出面,最终小两口在学校附近的胡同里租了间房,但夫妻俩的感情多少还是出了问题。
再也回不到刚结婚那会儿。
马淑敏想等二十二岁以后,她和沈明德思想成熟些,能做合格的父母再考虑生孩子。
沈明德嘴上答应,心里却不这么想,常常半夜搞袭击。
马淑敏不到二十就生了女儿。
沈明德的父母一听是女孩儿,连儿媳和孙女的面都没见就走了。
沈明德第一次当爹倒是稀罕孩子,但他跟他父母一样都是看重儿子的人。
沈莹莹刚满两个月,他就哄着马淑敏生二胎。
马淑敏坐月子婆婆小姑子没伺候过一天,沈明德也只是嘴皮子功夫厉害,照顾人的活儿不知是不愿意做还是压根不会。
煮个小米粥能煮糊。
洗衣服尿布也只是随便洗洗糊弄一下。
整个月子都是马淑敏的娘家人轮流来给她做饭,洗衣服尿布。
马淑敏憋了一肚子火,怕回奶才没跟沈明德吵,居然还想要她生儿子。
马淑敏看清了他是什么人。
没与娘家人商量,干脆利落的提出离婚。
沈明德和他父母都没把马淑敏的话当真,马淑敏则是铁了心要离婚。
沈明德父母觉得马淑敏被她父母宠坏了,得给她个教训,就让沈明德同意离婚,并且不要孩子。
马淑敏一个年轻女人带着个孩子不好找对象,再说女人心软,为了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迟早会回头求沈明德复合。
那时就不是他们去求马淑敏,而是马淑敏来求他们。
沈家人打的什么算盘,马淑敏心知肚明。
她既然决定离婚又怎么可能吃回头草。
哪怕自己这辈子不嫁,也绝不可能跟沈明德复合。
离婚第一年,沈明德追在马淑敏屁股后不放,对孩子也还算尽心。
发了工资就给马淑敏一半,用来养孩子。
这让沈明德的父母很不满。
第二年,沈明德的父母找关系把他调到另外一所学校。
见面机会少了,沈明德对孩子的感情慢慢淡了,养孩子的钱缩减了一半。
今年,沈明德意识到马淑敏不会回头,听父母的安排相亲。
到现在为止,大半年了,只来见过孩子两次,钱一分没给,就给孩子买点糕点。
可以预想到,等沈明德一结婚,女儿就会被他抛到脑后。
等他有了儿子,前妻生的女儿也就是可有可无的存在。
作为同事沈明德是个很不错的人,同事有难处能帮尽量帮。
作为老师他也是合格的,专业能力强,对学生谦和耐心,尽心尽力。
但作为丈夫和父亲,他就是负分。
当初徐芝琳和同事们都很看好他们这一对,真是看走眼了。
由此可见,一段好的婚姻不仅需要夫妻双方经营,也得看运气。
日久见人心,有些人只有相处久了才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
(https://www.24kkxs.cc/book/4238/4238932/2391964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