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闻肃把粮食分类放好,徐玉珠去给老太太送粮食。
李老太太看看粮食比例,说道:“米面你拿回家,给我换些粗粮。”
老太太很注重养生,但还是患上了糖尿病,好东西吃不了,吃粗粮反而舒服些。
她这辈子起起伏伏,跟过山车一样,什么样日子都过过。
老了也逃不过疾病的折磨,活不好,一时半会儿也死不了。
老太太会医理,按照自己的方式控制病情,除了不食用谷物和糖食,还用中药和针灸调理。
“我把米拿回去给您换成面粉吧,面粉可以混着玉米粉做面条。”
老太太摆摆手:“面粉吃了不舒服,以后米面不要了,都给我换成粗粮,不用多,就二十六斤就够。”
闻言徐玉珠不再坚持:“好的奶奶。”
徐玉珠把十斤细粮拎回去,徐芝琳装了十斤玉米面。
去外面用粗粮兑换细粮的话,最高可以一斤细粮可以兑换两斤粗粮。
一般是按照一点五倍兑换。
给多了老太太会不高兴,也太见外,就按她的要求来。
闻肃把鱼做成清蒸的,给老太太送了条过去。
昔日三天两头斗嘴的两位老太太,梁老太太已经不认得人,李老太太也病了。
梁老太太有老伴儿儿孙的照顾,李老太太虽没了后人,但有闻肃一家。
没有血缘关系,相处的跟亲人也差不多。
但凡家里做了好的,只要老太太能吃都给她送一份。
若非老太太坚持自己开火,早在一个锅里吃饭。
正吃着饭,林芳芳带着个斯斯文文的年轻男人回来,小伙子手上拎着水果。
“刘奶奶,卓大爷,徐姨,闻叔,饶婶子......
林芳芳难得热情的一一跟老邻居们打招呼。
徐芝琳视线扫过两人,笑着应了声:“芳芳回来了。”
对林芳芳没多少好感,也就不关心她的事。
刘大娘:“芳芳,这是你对象?小伙子长的真精神。”
林芳芳中学毕业参加工作就搬去集体宿舍,很少回四合院,过年过节都在厂里加班。
不知内情的人觉得她是热爱工作,无私奉献。
王菊为了女儿的名声,即便心中有怨言,也从不跟人抱怨一句女儿的不好。
可老邻居们都看的明明白白,知道林芳芳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搬出去几年,回来的次数十个指头都数的过来。
是个养不熟的白眼狼。
现在带个男人回来,什么意思,众人心知肚明。
林芳芳红着脸点头:“嗯。”
正房吃饭的王菊听到大女儿的声音,嘴角往下扯了下。
早不来晚不来,吃饭的点来,她怎么就教出这种闺女。
宋振明对这个继女不大喜欢,刚来家里时还是个好孩子,怎么养着养着就变了个样。
王菊对他前头生的三个儿子好,他自问对王菊带过来的一双儿女也不差。
尽量做到一碗水端平,自家孩子有的林文林芳芳也有,再困难都让他们去上学。
单靠王菊的工资,根本不可能养活三口人还让兄妹俩都上中学,他们宋家可没少在两兄妹身上花钱。
林文是个有良心的孩子,记得他们宋家的好,也把自己当成是宋家的一份子。
工作后搬出去住每个月都会回来看看他们,给老人和弟弟妹妹们买点东西什么的。
不是贪图林文的东西,起码人家的做法让他们心里热乎。
林芳芳跟林文虽是亲兄妹,却不是一路人。
林芳芳书读出来有了工作就不得了,生怕他们宋家把她的工资要走,搬走就玩失踪,过年过节喊她回来吃饭都不愿意。
哪次回来不是有事要他们帮忙。
现在处对象要结婚,需要他们给撑门面就回来了。
宋小梅扭过头吐了吐舌头。
对这个一言难尽的姐姐她无力吐槽。
其他人都没说话。
最不喜欢林芳芳的梁老太太完全不记得林芳芳是哪号人,王菊把饭喂到她嘴边她就乖乖张嘴。
宋老爷子仁厚,沉默了两秒说道:“既然孩子带人回来了,就帮她长长眼。”
到底是在自己眼皮子底下长大的孩子,林芳芳再有不是,宋老爷子还是希望她能嫁个可以托付终身的男人。
她过的好,自家也少点麻烦。
宋老爷子这句话让王菊很感激,不管林芳芳再怎么不像话,那也是亲生的,很难做到不管她。
尤其是终身大事。
长辈开口,宋家其他人态度也变了,没给林芳芳脸色看。
谈不上太热情,但还是给了林芳芳面子,知道两人没吃饭,宋老爷子让王菊给他们下了两碗面。
林芳芳的对象王志明跟她是一个厂的职工,父亲病逝,母亲是环卫工人,下面还有五个弟弟妹妹,最小的只有三岁。
听完王志明的话,宋小梅就知道白瞎了两碗面。
她姐这哪是找对象,明显就是贡献自己去了。
帮着婆家养五个小姑子小叔子,多大的坑都敢往里面跳。
精于算计的一个人,怎么在人生大事上就变蠢了。
还是在单位加了几年班,真把自己的奉献精神培养出来了。
她这几年可从邻居们身上听到学到不少。
如果结婚会让自己过的辛苦,那结婚有什么意义。
瞧着吧,她妈肯定不会同意。
(https://www.24kkxs.cc/book/4238/4238932/2386683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