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我袁氏定要为国除奸
太傅府,气氛凝滞。
厅堂之内,烛火摇曳,光影明灭,映照着一张张或苍老或儒雅的面孔,神情皆显沉重。
吕布挟持圣驾入城后,原本于城外迎驾的百官亦随之入城。
然迎回天子无望,只得齐聚太傅府,共商对策。
饮宴已毕,歌舞退去,终有人将话题引回正途。
“跋扈!无法无天!”
卫尉张温猛地一拍身前矮几,震得漆器杯盏叮当作响。
他须发贲张,眼中怒火喷薄:
“无令擅杀前将军董卓,已是滔天大罪!
裹挟兵锋直逼帝都,胁迫百官,更形同谋逆!
此等狂悖武夫,目无纲纪,与昔日阉宦何异?
若不严惩,朝廷法度何在?天子威仪何存?”
他话语铿锵,目光如刀,扫过堂下诸官,引来一片附和的低语。
出身士族的官员们,尤以汝南袁氏、弘农杨氏门生故吏为甚,纷纷颔首,脸上交织着对吕布的忌惮与必欲除之而后快的决绝。
“伯慎(张温字)兄此言,未免太过苛责了罢?”
一个略显疲惫的声音响起,却是太尉刘虞缓缓开口。
他出身东海刘氏,乃正儿八经的汉室宗亲,历任刺史、宗正、州牧,如今贵为三公之一的太尉,堪称宗室柱石。
其立场自然以皇室为要,在他看来,吕布一切依旨行事,虽有狂悖之态,终究是护驾功臣。
未能阻止吕布入洛已成定局,张温再言治罪,岂非全然不顾洛阳百姓安危?
何况,吕布本身在刘虞眼中便价值非凡,只是尚未得其法用之。
“吕奉先诛董卓,虽有擅专之嫌,然其本意终究是护驾勤王,解陛下、太后于倒悬。
边地武人,行事粗疏,不通礼法,亦是常情。
依老夫看,不若待其护驾之功,厚加封赏,再晓之以理,使其知朝廷恩威。
待局势稍安,令其率部归返并州戍边,为国守土,岂不两全?”
刘虞道出自己的方略。
卢植端坐一旁,微微颔首。他是在为刘辩延请太医后,被人请至太傅府的。
少数出身寒微或心向宗室的官员闻言亦是点头。从皇室安危出发,吕布的存在,确有其必要性。
“太尉不觉得那吕奉先,正如早年之窦宪、梁冀乎?”有人驳道。
“此言差矣!窦、梁乃是根基深厚之外戚,吕奉先一介边将,如何能比?”立时有人反驳。
“此时尚无根基,他便如此跋扈,更遑论日后?”
“那也是为护陛下周全!”
“……”
一时之间,太傅府厅堂内争执之声渐起。
“好了!”
袁隗苍老而沉稳的声音如同磐石,瞬间压下了堂内所有嘈杂。
他端坐主位,目光平静却极具威仪地扫过争执双方,最终落于刘虞:
“伯安(刘虞字)兄宅心仁厚,所虑亦是常情。然则,吕布此人,绝非易与之辈。
其孤身敢闯虎穴,挟兵锋而凌朝堂,以隗观之,怕非甘于受赏归边之人。”
他见刘虞欲言,话锋微转:“当然,隗亦明白伯安兄之顾虑。吕奉先确称得上人才,其麾下将士亦是难得的精锐。
当此非常之时,我等亦当有非常之断,既要彰朝廷法度之威严,亦不可寒了忠勇将士之心。
只是……此事牵涉甚广,需从长计议,不可操之过急。伯安兄以为如何?”
刘虞沉吟片刻,颔首认同。
张温面色虽有不豫,亦未再出言反驳。
“既是如此,诸君不若先行回府,各自思虑一番,我等来日再议。”袁隗定下基调。
众人纵然心中各有盘算,亦只得起身告退。
待众人散去,太傅府喧嚣暂歇,洛阳袁氏府邸深处,另一场更为隐秘的宴会旋即开席。
太傅录尚书事袁隗、司徒丁宫、卫尉张温、大司农周忠、司空府长史袁基、司隶校尉袁绍、虎贲中郎将袁术、河南尹王允、西园军典军校尉曹操、西园军右校尉淳于琼、城门校尉伍琼、原大将军府主簿陈琳……
此间济济一堂者,方是汝南袁氏这士族巨擘于洛阳朝堂真正的核心力量。
醇酒佳肴香气氤氲,却驱不散空气中那无形的凝重与杀机。
在吕布横空出世前,他们本以为诛宦之举已然大功告成,外戚亦“意外”尽殁,朝堂权柄眼看尽归士族,中兴大汉指日可待。
岂料,竟从边地角落窜出一条唤作吕布的“疯虎”!
此人竟敢“圈禁”天子与太后,妄图窃取他们苦心经营的胜利果实!此等行径,实难容忍!
然此“疯虎”甫一登场,便以雷霆之势撕碎了他们暗中扶持的西北“恶狼”董卓。
洛阳城外,其神威更是令人胆寒。
纵使吕布昔日不过边鄙武夫,如今也不得不令他们严阵以待。
袁隟端坐主位,指间把玩着一只温润玉杯,目光深沉,缓缓扫过在座心腹。
他开口,声音不高,却字字如重锤,敲在众人心头:
“吕布,绝非董卓。”
此第一句,便为吕布定下基调。
“董仲颖此人,我等俱是了解。
其麾下虽常有跋扈之举,然其本人却非全然不识时务之莽夫。对我等高门贤才,尚知敬重;对我等之方略,亦愿听从。
先前其虽未经明旨欲入京救驾,终归是出于报国之心,所求者,不过名望富贵,不为大害。”
袁隗放下玉杯,目光陡然锐利如鹰隼:
“然吕布此獠,以老夫观之,其心难测,其志非小!
表面观之,其所行皆称护驾,奉太后旨意,合乎礼法。更兼约束部曲,禁绝劫掠,似有沽名钓誉、蒙蔽圣听之嫌。
然究其根本,其意为何?
带甲入洛,乃至直入宫禁,隔绝内外,阻我等近侍天子!其心之险,较之张让、赵忠等阉竖,恐有过之而无不及!
若任其坐大,非但我等匡扶社稷、中兴汉室之宏愿成空,便是这煌煌帝都,亦将沦为武夫弄权、血火纷争之地!”
他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
“老夫今日之言,非为私利,实为公义!
为保天子安危,为护朝廷法度,为扫除奸佞,使贤能得位,令大汉重光!
我袁氏累世公卿,深受国恩,值此社稷危难之际,责无旁贷!”
(https://www.24kkxs.cc/book/4238/4238900/5050990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