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定计
“布希望朝廷能封我为卫将军兼任光禄勋。”
吕布首先说出了自己对官职的诉求。
刘虞目光在吕布与何蕊之间游移。
见何蕊对吕布如此直白的求官之举毫无不悦。
他顿时明白,这两人之间的联盟远比百官此前猜测的更为牢固。
而且是以吕布为主。
此前,他二人在百官面前还有所收敛,现在,与刘虞达成共识后,却是演都不演了。
刘虞最终将目光在纱帐后的何太后身影上停留了更长的时间。
吕布他还算放心,但这位何太后……
他只希望,两人之间千万不要做出什么不体面的事情。
他将心中莫名的担忧压下,思索着吕布的安排:
“卫将军兼光禄勋……
卫将军执掌京师兵权、宫禁宿卫,光禄勋总领郎官侍卫。
如此一来,不论是掌管北军、西园军,还是护卫宫廷,倒都名正言顺了。
看来,这是奉先早有谋划啊!”
吕布也不反驳:“布既然已经踏入洛阳漩涡,又岂敢不做丝毫准备?”
“只是,奉先你虽有护驾大功,但资历、名望都不深厚,又无家族护持,想要获封如此高位,怕是在朝堂上难以通过。”
刘虞提出自己的疑问。
吕布与何蕊对视一眼,在吕布的示意下,何蕊开口道:
“太尉所言有理。所以,本宫准备为吕将军赐婚,将万年长公主嫁于吕将军。让吕将军以帝婿身份监国。”
“万年公主?帝婿监国?外戚?”
刘虞一愣,随后面色有些阴沉。
实在是两汉之际,外戚闹出的乱子太多了,名声早就臭了。
“正是。”何蕊点头,“国朝皇室之辅弼,向来首重外戚。
本宫与辩儿本可依赖两位兄长护持,然二位兄长不幸罹难,却是孤苦无依,如今幸赖吕将军之助,才能得以保全。
但吕将军毕竟乃是外人,若无更深关联,却是难以在洛阳久居。
故此,本宫才出此下策。”
刘虞表情放松了些:“太后所虑也有道理,只是外戚……”
他纠结于外戚历来的丑陋行径,却又有些不知道怎么开口。
吕布道:“刘公何须纠结,左右不过是一个让我留在洛阳的借口罢了。
外戚之名惹百官厌恶,我却是不在乎。
布留在洛阳,能辅佐陛下亲政,护持大汉江山稳固,此生足矣。”
吕布说的大义凛然,让刘虞、何蕊都有些动容。
“可帝婿监国,古今未有……不知奉先可有爱女?陛下尚未婚配,若是年龄合适,将之许配陛下为后,岂不更名正言顺?”
刘虞的想法,与之前何蕊所言,几乎一般无二。
相比于天子的“姐夫”,当然还是“岳丈”是更正宗的外戚。
但吕布已经打定了主意,宁愿自己“受累”,也不愿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一个根本看不到未来的所谓“天子”。
“太尉,吕将军之妻女仍在并州五原,路途遥远,却是不能解决洛阳当前之危局。
反而吕将军与万年之婚事,随时可以进行,如此能够更快开展计划。
袁氏虎视眈眈,每拖延一刻,本宫与辩儿便多一分危险。
还望太尉能够理解。”
涉及自己成为外戚之事,相对比较敏感,吕布自己不好开口,还是何太后开口帮他解释。
刘虞想了想,有些无奈的点头道:“太后顾虑倒也有理,是老臣疏忽了。
只是,太后既要为吕将军赐婚,又要升吕将军为卫将军、光禄勋,如此重赏,只靠护驾之功,怕是难以服众啊!”
吕布提醒道:“刘公,还有为车骑将军复仇,应该也算一功吧?”
刘虞瞥了他一眼,没好气道:“就算将此也算作你的功劳,也不足以受此重赏。”
吕布却笑了:“刘公,话不要说的这么死嘛。
百官觉得布功劳不足,太后与陛下却觉得布之功劳本应如此封赏,有分歧很正常。
不过是利益交换而已。”
“奉先有何打算?”刘虞盯着这个愈发显得有些高深的青年。
吕布却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忽然转移话题向刘虞问道:“刘公离开幽州前,觉得幽州形势如何?”
“幽州?奉先何故问此?”刘虞有些不明所以。
吕布笑笑,自己说了一些知道的幽州情况:
“幽州自刘公平定张纯、张举叛乱后,异族猖獗,公孙瓒亦是势大难制。
双方攻伐不休,各郡守无能为力,百姓苦不堪言。
不知布之所言,可有错漏?”
刘虞面色难看:“奉先在埋怨老夫治理州郡不利吗?”
吕布摇头:“非也,非也!刘公莫要动怒,布久居边关,岂能不知边疆州郡之复杂?
布只是觉得,幽州缺了刘公这样的重臣坐镇,却是有些过于混乱了。”
刘虞眉毛一挑:“所以,你的意思是?”
吕布笑道:“刘公,你说如果将丁司徒拜为幽州牧,此事如何?”
三公调任州牧,虽有贬谪之嫌,在地方动乱之际,却也是正常调动。
丁宫没有理由拒绝,或者说,他拒绝了也无妨,正好有理由罢黜他。
刘虞若有所思:“你准备让谁升任司徒?”
“刘公觉得光禄勋杨彪如何?”
“弘农杨氏?”
“正是。”
“好人选,你还有其他动作吧?”
“刘公慧眼!太仆鲁旭,布准备将之调任尚书令。”
“嗯?”
刘虞对此却有些疑惑。
太仆身为九卿之一,是俸禄中二千石的高官,名义上的地位比俸禄只有千石的尚书令高许多。
但尚书令统管尚书台,掌控着所有政令执行的权力,实权仅次于加封了录尚书事的三公。
从普通九卿调任尚书令,根本不会有人拒绝。
而且,鲁旭本就是袁氏门生,袁隗录尚书事,鲁旭掌控尚书台,做事更加方便,袁氏也不会拒绝。
只是,这对袁氏而言,似乎条件有点太好了。
但吕布的条件却还未说完:“司徒府长史袁基,我认为可以调任太仆。”
袁基,汝南袁氏上一任族长袁逢嫡长子,板上钉钉的袁氏下一任族长。
成为九卿,对他而言,是仕途道路上的一个重要台阶。
“这……”刘虞对吕布的手笔有些瞠目。
虽然,吕布只提到了几个人和几个职位,但都异常关键,且投其所好。
“刘公以为,以此为条件,换取他们同意对我的封赏,能不能成功?”
刘虞盯着吕布看了许久:“奉先丝毫不像边疆武人,你之谋略,胜老夫远矣。”
“刘公谬赞,不过是班门弄斧耳。”
吕布想到了李儒。
他这些安排虽然早有腹稿,但在李儒稍加调整之后,却是更加合理。
刘虞又有些疑惑:“只是,你何须弄得如此麻烦,直接以袁绍等人的封赏作为交换,难道不行?”
吕布道:“袁绍等人狼子野心,图谋不轨,我根本不准备承认他们那所谓的‘功劳’!否则未来还如何以此对他们进行清算?”
“也是。只是这样一来,袁氏在朝堂的势力岂非更加壮大?”
“但我等手中握住了最重要的兵权!”
刘虞点头:“那就让这群叛逆再猖狂一段时间吧。”
“此事还需刘公多加斡旋。”
“放心,老夫这把老骨头,也就只能做这些了。”
(https://www.24kkxs.cc/book/4238/4238900/5049084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