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三国:无双吕布,我代董卓做权臣 > 第46章 袁绍的试探

第46章 袁绍的试探


德阳殿内,寂静无声。

何蕊的提议没有出乎吕布、刘虞、袁隗等知情人的预料,让百官噤声,面色大变。

他们看向吕布的目光中,瞬间充满了警惕。

仿佛吕布不再是护驾功臣,而是即将吞噬汉室的猛虎。

“太后三思!”

司空刘弘率先出列,花白的胡须因激动而颤抖:

“吕奉先固然有功且忠勇,但封侯与高位已经足以酬其功劳,又何须下嫁长公主?

至于长公主之良配,天下贤才如过江之鲫,又何止宜乡侯一人?

况且,宜乡侯与长公主年岁差距颇大,又是武人出身,恐怕反而并非良缘。”

他也是出身皇族,威望相较刘虞略差,却也绝非摆设。

他出声之后,几位老臣纷纷附议,就连刚被封为良乡侯的卢植也开口向何蕊劝道:

“太后,司空所言极是。长公主下嫁,不仅关乎皇家体面,更关系天下安危。”

他看向吕布:“吕将军,莫怪老朽直言不讳。

吕将军手握重兵,身居高位,若再为帝婿,权势之盛,满朝公卿无人可比。

一旦吕将军心生骄纵,我大汉怕是又要迎来一次浩劫。”

他们话语中虽然没有言明,但显然是害怕吕布成为大权在握又有皇室支持的外戚。

他们有些人是不愿意头上多一位权势滔天的外戚掌控权力,更多人还真是不想让大汉再次陷入外戚乱权的怪圈。

在士族的认知之中,外戚那真是没一个好东西!

袁绍也站出来出声道:“太后,臣亦以为不妥。

宜乡侯如今已是大权在握,若再与长公主联姻,岂非又是一位跋扈将军?

太后此举,怕是要寒了天下士民之心啊!”

他语气慷慨,俨然一副为国分忧的模样。

实际上,他当然知晓袁氏与吕布之间的利益交换,也知晓袁隗其实已经默许了这场婚事。

吕布既然通过刘虞,表示自己愿意遵守洛阳朝堂的游戏规则,自认为占据朝堂绝对优势的袁隗,自然乐见其成。

至于袁绍,他现在只是表演给士族官员看罢了,好维持袁氏士族领袖的体面。

对于袁氏而言,你只要愿意遵守朝堂的游戏规则,别说你只是一位帝婿,就算是正牌外戚又如何,被他们坑了的,难道还少了?

何蕊凤目微冷:“诸公怕宜乡侯跋扈,本宫却觉得宜乡侯忠诚有嘉,并非跋扈之人。

陛下如今年龄尚幼,本宫又不懂国事,却是需要一位宜乡侯这样的忠诚之士辅佐,才能保障皇室的安危。

诸公可能明白本宫之意?”

刘弘皱眉道:“太后何出此言。操劳国事,辅佐陛下,难道有袁太傅、刘太尉与老臣,以及这满朝公卿,难道还不足够吗?”

何蕊听到此言,却是忽然冷“哼”一声,声音猛地拔高。

“司空怕是忘了,本宫与辩儿之前经历了什么!这就是满朝公卿对陛下与本宫的辅佐与庇护吗?!”

何蕊的怒斥却是瞬间让朝堂百官想起了之前的皇宫动乱,也想起了太后与天子的悲惨遭遇。

刘弘等人顿时哑口无言,脸上一阵红一阵白。

他们固然有自己的理由,但波及整个皇宫的动乱是事实,他们也确实几乎没有为何蕊、刘辩母子提供什么庇护。

现在再说他们能保护皇室安危,实在是有点自欺欺人。

袁隗见时机成熟,出列打圆场:“既然太后有此思虑,以宜乡侯之才略,倒也配得上长公主殿下。”

随后,他微微一顿,继续道:“不过,若要辅弼皇室,老臣以为,当为陛下选一贵女入宫为后,如此便有真正外戚,更能庇佑皇室安全。

太后以为如何?”

他这话说得冠冕堂皇,实际心思当然不单纯——为了牵制吕布罢了。

但吕布岂能想不到这些。

对于刘辩的婚事,他早早就与何蕊进行过沟通。

刘辩束发之前,何蕊不会为他选妃。

一来刘辩身体虚弱,不宜过早人事,二来,皇后必然与太后分权,何蕊也不想那么早在宫中为自己增添这么一个挂碍。

所以,听到袁隗的提议,吕布只是心中冷笑,随后将目光投向何蕊。

何蕊声音冷淡,听不出什么感情:“太傅有心了。然陛下身体尚未痊愈,且年龄也不足,选妃之事却不宜过急。”

袁隗身形一顿,瞬间也想通了其中关窍,知道自己有些弄巧成拙了。

他躬身道:“太后言之有理,是老臣轻率了。”

“无妨,太傅也是好心。既然诸公都没意见了,那此事便这么定了,本宫赐婚万年长公主刘娴与宜乡侯吕布,择良辰吉日成婚。”

“臣领旨。”

“臣谢太后恩典。”

百官面色都不大好看,但也确实没什么借口反对,也只能看着何蕊发号施令。

此事告一段落,袁隗上奏道:“太后,丁司徒既然调任幽州牧,司徒之位便应选人接任。

光禄勋杨彪忠谨正直,素有名望,可堪重任。臣举荐其升任司徒,望太后定夺。”

“太后,”刘虞趁机出列上奏,“尚书台乃政令中枢,尚书令一职却一直空缺,臣以为不可。

太仆鲁旭熟悉政务,勤勉忠贞,可转任尚书令。司徒府长史袁基,德才兼备,可升任太仆。”

李儒这时也出列上奏道:“太后,光禄勋掌管宫中宿卫,至关重要。

宜乡侯有护驾之功,忠诚骁勇,且即将与长公主成婚,臣举荐其升任光禄勋一职,以护卫宫廷,预防宵小。”

这几条任命也都是刘虞与袁隗、杨彪通过气的内容,在袁氏、杨氏以及刘虞代表的皇权派都不反对的情况下,通过自然没有异议。

只有吕布直升九卿之一光禄勋的任命,有人想要出言反对,但迎上吕布锐利的目光,他终究没敢开口。

“准奏。”何蕊见无人反对,开口将这些任命定了下来。

大殿之上沉默片刻,在何蕊即将开口询问之际,袁绍再次出列。

他先是看了一眼吕布,随后转向何蕊:

“太后,宜乡侯身兼数职,不仅要护卫宫廷,又要掌管北军、西园军,实在有些操劳。

臣建议,此二军当另设主将,以辅佐宜乡侯统领。”

百官闻言都是一愣,不少人将目光投向丁原,又看向袁绍。

他们纷纷猜测,袁本初莫不是想学丁原?问题是他难道没看到丁原的下场?

然后他们就听到了袁绍的举荐:“北军之中有军司马张辽,忠勇过人,威望素著,臣举荐其为北军中候,协助宜乡侯统领北军。

西园军之中亦有军司马张杨,稳重可靠,颇受赞誉,臣举荐其为上军校尉,协助宜乡侯统领西园军。

有此二人相助,想来宜乡侯定能轻松不少。”

张辽?张杨?

这二位是谁啊?

朝堂百官都有些摸不着头脑。

何蕊也有些发懵,看向吕布。

吕布在袁绍开口之后,却很快明白了袁绍的意图。

他这分明是在试图分化吕布与张辽、张杨之间的关系——

吕布答应,两人升迁也有袁绍举荐的一份功劳;吕布不答应,阻碍部下升迁,吕布与部下之间的关系必然产生裂痕。

袁绍此举虽然只是小小的试探,却着实有些手段。


  (https://www.24kkxs.cc/book/4238/4238900/5048686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