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三国:无双吕布,我代董卓做权臣 > 第69章 袁绍的倚仗

第69章 袁绍的倚仗


袁府,书房内,烛火被穿堂风卷得忽明忽暗,映得袁隗苍老的面容愈发阴沉。

案上平铺着吕布派人送来的书信,墨迹淋漓的字迹仿佛带着血腥味——张杨遇刺、西园军叛乱、五千士卒投效虎贲军……

一桩桩消息如重锤砸在他心口。

直到此时他才知道,袁绍背着自己竟然做出了这等大事!

“啪!”袁隗猛地将信纸拍在案上,玉镇纸被震得跳起,滚落在地发出清脆的响声,“胡闹!简直是胡闹!谁让你自作主张,做的如此‘好事’!”

这时,屏风后转出一道挺拔身影,正是袁绍。

他身披玄色锦袍,腰间玉带束得笔直,脸上却不见半分慌乱,反而带着几分成竹在胸的从容:

“叔父息怒,此事虽未禀明,却是不得不为。”

“不得不为?”袁隗怒极反笑,枯瘦的手指点向窗外,

“五千叛军劫掠洛阳,百姓怨声载道,而他们又投向虎贲军,明眼人谁不知道此事是我袁氏主使?你让老夫如何向天下人交代?”

袁绍躬身行礼,语气却寸步不让:

“叔父明鉴,我得到消息,吕布已经在收编北军、整肃西园。且要推行前汉之军功制,排斥我等士族子弟,实乃天下大患。

若等他彻底掌控禁军,我等再想动手,便是自寻死路。所以,我也只能出此下策!”

他直起身,目光锐利如刀,“那些士族子弟不甘权柄被夺,愿意为我所用,正是天赐良机。

我也是怕走漏消息,这才没有禀明叔父,还望叔父恕罪。”

“你可知此举将我袁氏置于何地?”

袁隗气得胡须颤抖,“那吕布本就凶恶难制,如今你又为他留下口舌,动起手来,我袁氏怕是离败落不远了。”

袁绍却笑了:“叔父却也不必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吕布固然勇猛,却也绝非天下无敌。”

“哦?本初还有谋划?”袁隗闻听此言,顿时目泛精光。

如果按照袁绍的谋划,当真能对抗甚至消灭吕布,那之前的些许瑕疵,倒也没那么重要。

“叔父,昨日我之家将颜良、文丑已至洛阳,此二人均有万人不挡之勇,必能让吕布小儿不再猖狂。

加上高览、淳于琼也是知兵之人,有他们领兵,我等纵然兵少,但吕布也立足未稳,我等胜算却是极大。”

袁绍自信一笑,对于颜良、文丑两人,他确实相当自信。这二人狂暴的战斗力,在他看来,并不比吕布表现出来的差。

吕布军中最可怕的并非士卒,而正是吕布自己。

袁绍相信,只要在战役中拦下吕布,战胜吕布军并非妄想。

“此举还是有些冒险了。”袁隗叹息一声。

如果不是没有办法,他并不想真的与吕布兵戎相见。

在朝堂上,他还能拿捏一下这些边军来的武夫,但真的动起手来,他就完全无法把控了。

那些边军将士,有些时候往往能够打出相当不合常理的战绩。

袁绍道:“但是,叔父,我等再等下去却已经有些坐以待毙了。吕布既然能够劝降丁原手下的并州兵,焉知他对我袁氏手中的虎贲军没有想法?”

袁隗默然,望着窗外沉沉夜色,终是长叹一声:

“罢了,事已至此,多说无益。本初,公路还在调养,虎贲军那边你需严加戒备。若吕布真敢动手,你便让他尝尝我袁氏的厉害。”

袁绍眼中闪过喜色,深深一揖:“侄儿遵命。”

另一边,荀氏小院,两辆马车正欲驶离,却被一队黑衣骑士拦住去路。

为首者青衣小帽,正是奉吕布之命“看顾”荀氏叔侄的李儒。

“公达先生留步。”李儒拱手笑道,“先生何故走得如此匆忙?何不在洛阳多留几日?”

车帘掀开,荀攸一身素色长衫,面色平静地看着他:“李尚书这是何意?我已辞官,正要归乡。”

“非是在下阻拦,而是宜乡侯吕将军敬重先生才学,想与先生畅谈天下大事,务必请先生稍候几日。”

李儒语气温和,却难掩坚持,“何况,如今洛阳局势微妙,先生此时离去,恐生变数。”

荀攸皱眉:“我归乡省亲,与局势何干?”

李儒笑道:“公达先生何出此言?以先生之才略,难道当真看不懂局势,若当真不懂,又何必辞官?”

院内传来脚步声,荀彧快步走出,玄色儒衫下摆微乱,显然是听闻动静赶来。

他看着李儒,又看了看被拦下的马车,沉声道:“李尚书,这是何意?不知公达如何得罪了尚书?”

“文若先生误会了。”李儒躬身行礼,“非是我要拦公达先生,而是我主宜乡侯吕将军的意思。

宜乡侯对二位先生仰慕已久,只是近日变故颇多,未能亲来拜访。至于我来此处,却是听闻公达先生辞官,替我主来留请一番。”

荀彧闻言一怔,眼中闪过复杂之色。没想到,吕布不知不觉间竟然已经笼络了朝中的尚书投靠。

他看向荀攸,见族侄眉头紧锁,显然对吕布的手段心存警惕。

“宜乡侯当真好算计,此举名为挽留,实为软禁吧?”荀攸冷笑出声。

荀彧却是感觉吕布能得李儒投效,又能发现自己与荀攸的能耐,行事也颇有章法,倒是越发觉得吕布有中兴大汉之望。

他自发帮助吕布向荀攸劝说道:“公达又何必如此执拗?既然宜乡侯相请,你不如便多留洛阳几日吧。”

说着,他看向李儒,“李尚书,若是公达见过宜乡侯,但仍要坚持归乡,想来侯爷那时应当不会再阻拦了吧?”

李儒饶有兴致的看着荀彧,他发现这两叔侄倒是挺有意思。

荀攸坚持要离开洛阳,似乎对洛阳诸公都不满意,而荀彧却对自家主公颇多赞赏。

听到荀彧询问,李儒笑道:“那是自然,主公求才若渴,却也并无强留之意。”

荀彧看向荀攸:“公达以为如何?”

荀攸看了看那些拦在身前的骑兵,叹息道:“既然如此,我也只能再留几日,等待宜乡侯的召见了。”

“李尚书,不知宜乡侯何时能有时间?”荀彧向李儒询问。

李儒却是面色一肃,抬头望了一眼天际:“怕是要等主公处理完当前的这场风暴才行。”

荀彧、荀攸想到家仆打听到的消息,一时间也是沉默。

北军大营,中军帐内,灯火通明如昼。

吕布按着方天画戟的长柄,指节因用力而发白,案上摊着洛阳城防图,虎贲军营的位置被朱砂重重圈出。

“主公,叛军虽与虎贲军合流,但兵力也不过万余。我等此刻出兵,我北军与西园军合力,必能一战而定!”

北军中刚刚升任临时校尉的马跃,眼神中闪烁着对功勋的渴望,出言向吕布建议。

吕布手敲几案,“咚咚咚”的声音在军帐中回荡,如同战鼓,催发着众将的情绪。

“好,那就……”

吕布忽然一掌拍下,就要发号施令。

这时,张辽却上前一步,面色沉凝:“主公三思,此事辽认为,还需从长计议……”


  (https://www.24kkxs.cc/book/4238/4238900/5046112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