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软禁李隆基,我改写了安史之乱 > 第200章 恢复物价,稳定长安

第200章 恢复物价,稳定长安


如此大规模的通报,迅速就在长安城激起了千层浪,络绎不绝的百姓走上街头围观,议论。

“丰王,那个丰王?”

“就是北邙山,孟津关大捷的那一位啊!”

“他回来了?是他回来了?”

“听说皇帝都是他迎回来的!”

“太子呢?太子为何不出来监国?”

“跑了!”

这时候,禁军几千人入驻长安一百零八里坊。

要知道禁军负责的是皇帝的安全,这城内治安等琐碎事务那是由京兆府负责的,但现在军队入城,其震慑力可想而知。

肉眼可见的速度,长安规矩了一些,当然也有一些不怕死的地痞流氓,想着浑水摸鱼,继续偷抢奸淫。

禁军抓住后,不顾哀求,当场在集市斩杀,血流如注,杀鸡儆猴。

与此同时。

李凡一身黑色劲装,带着数百禁军和自己的亲卫,浩浩荡荡的出动。

这通报,重典,召回只是维持治安的三板斧,但要让长安恢复如初,那物价就是必然的!

砰!

李凡杀入长安最大的米铺,两侧禁军如潮水涌入。

“谁是东家?”

铺内所有人瑟瑟发抖,看向一个老头,老头吓的都快站不稳了:“军,军爷,怎么了?”

“我听说粟米价格,你们上调了十倍?”李凡不爽,每逢天下大乱,这些奸商不论时代永远是最坏的。

老头冷汗直流:“军,军爷,我只是这分店的掌柜……”

话音刚落,一道傲然的声音响起。

“干什么?”

“当兵的,带头强抢百姓不成?”

只见长廊上一个锦衣华服的青年带着一帮手下快速走来,神情倨傲,就没把禁军放在眼里。

“你是这管事的?”李凡眼神锁定,已经带着很严重的警告意味了。

但对方置若罔闻,来到近前,冷哼道:“大人,粮食价格由我们粮商来定,现在战火纷飞,特殊时期,我们涨涨价怎么了?”

“你说怎么了?你肆意哄抬物价,外面的老百姓买不起米,就要饿死,就要哗变!”李凡冷道,给第二次警告。

青年倨傲而不屑:“大人,这就不归我们管了,那是朝廷的事,赋税咱们是给齐了,吃不上米,怪他们没本事,是他们命贱。”

“粮价我想定多少就定多少,别以为你带着人来我就怕你!杨氏米铺乃是弘农杨氏的字号,弘农杨氏你知不知道是谁?”

“那你知不知道我是谁?”李凡大喝。

青年瞳孔一颤:“你,你要干什么……”

噗!!

“啊!”米铺内,尖叫一片,下人们惊恐的看着那满地滚的人头,瘫软在地。

李凡将刀扔给了禁军,啐了一口尸体,他已经给机会了,但对面不听,那他只能用原始一点的办法了。

禁军也是头皮发麻,这就是战场回来的丰王吗,弘农杨氏的人说砍就砍,换太子来,太子都不敢啊。

“掌柜的,过来。”

那老头脸色苍白,不断磕头:“不,不要杀我!”

李凡当然不会乱杀,纯属是这屌毛找死。

“起来!”

“你现在立刻替本王走一趟,通知全城的米商过来,本王只给他们两个小时,本王也不管他们是病了还是腿断了,爬也要给本王爬过来!”

“时间一到,人不到,就是跟本王作对!”

李凡霸气放话,他也懒得一个一个去找了,正好就在这里一口气全处理了。

“是,是,是……”掌柜的颤抖,哪里敢说个不字,连滚带爬就去通知了。

“王爷,您真硬!”

“不,王爷是又高又硬!”有禁军的督尉忍不住道。

“……”

一个时辰左右,长安的粮商陆陆续续全来了,这些肥头大耳的家伙可不是乖,而纯是听弘农杨氏的人就因为顶了几句嘴,被直接砍了,再加上丰王的威名太大,全部吓的连滚带爬来了,小妾都不带敢多摸一下的。

而当他们走入米铺,看到那一具还没人敢去收的尸体,更是吓的双腿发软,更甚者当场呕吐。

“王爷,都到齐了,能叫上字号的都来了。”亲卫弯腰低声。

李凡睁开眼睛,充满了王霸之气,而后缓缓从梨花太师椅上站起来,走了出去。

那股子气场,可不是一般人能扛住的。

院子里四十多人站着,不敢抬头,不敢交谈,瑟瑟发抖,其个个华衣锦食,养的肥头大耳,能在长安有这份家业,其背后不是大家族就是巨商。

按照正常来说,面对这样的存在,即便是李隆基也要给面子,先约谈,后许利,再降价。

但李凡没那个闲心了,也没打算跟他们展开旷日持久的谈判,老百姓没吃的会死的!

“知道本王是谁么?”

“知,知道……”

“知道本王为何而来么?”

“知,知道……”

“那粮价能不能回去?”

“能,能,能!”四十多人不断点头,欲哭无泪,谁敢说不?

李凡满意点头,杀鸡儆猴还是有效果的,这具尸体摆的好!

“很好。”

“回去后,立刻恢复原本的粟米之价,让百姓采购。”

“另外,鉴于你们趁乱哄抬长安物价,一定程度造成长安混乱,本王处罚你们每家赈粥布施前线迁徙的难民十五天。”

“有没有意见?”

“没,没有。”

“是不是自愿的?”

“是是是!”

“收队!”李凡摆摆手,从容离场,没有为难任何人。

但如果说了不办,跟他玩阳奉阴违,那他李凡也不是心慈手软之辈。

……

三天时间,收效甚佳!

粮商统一恢复物价,保障了百姓的吃,禁军用重典,维护了长安的治安,召回令让长安本陷入瘫痪的行政部门逐渐回血。

当然这种铁血手腕是必然要得罪人的,太极宫那边弹劾李凡的奏折已是厚厚一摞。

“最近外面怎么样了?”

兴庆殿,不似往昔富丽堂皇,反倒门窗紧闭,很是萧条。

李隆基坐在药浴桶上,浑身包裹着棉布,满是皱褶的脸被阴影遮盖了大半,只露出了鼻梁和颧骨。


  (https://www.24kkxs.cc/book/4238/4238899/2430691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