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斩监军,献城池!
邺城和魏城的这百余里,有着大量的小城小镇,驿道复杂,只不过在唐军的进攻下,几乎没有造成任何阻拦。
收复如秋风扫落叶一般,对此,安武俊作为魏州之地的大将军毫无办法,丢了邺城也不敢出来作战,只能龟缩防线。
数日时间下来,已是九月。
李凡很快就率大军挺进了距离魏城的南面门户“石县”。
此地兴建于武则天时期,有着较高的城墙及一面山岳作为天然掩护,故而成为了一州之门户。
一处驿站内。
难民南下,唐军北上。
路上累累白骨不少,大多数都是曾经安禄山南下,杀死的官军和百姓,无人收拾。
“报!”
“殿下,高尚求见,还带了一个自称是从石县出来的人!”
李凡挑眉:“带过来。”
“是!”
很快,高尚带着一个黑衣男子出现在驿站外。
“臣,恭喜太子殿下。”
“好消息,石县归降!”高尚邀功一般道,这些日子除了斥候营,封常清所部,他也是前军之一,负责策反。
目前为止,他已成功策反三县投诚。
要知道,安史之乱时期官方是州县制,只不过战乱连绵,郡和县未能完全划分,史书也常常出现郡制。
一县是城池,有官兵两千到万人不等。
而这个石县前身本就是一个郡,人口,兵力,以及战略位置,都算是从邺城出来遇到过最重要的一个。
“干的不错。”李凡夸奖,留这高尚一命还是有用的。
这时候,那个黑衣男子上前。
“太子殿下,卑职乃董非县令侄子,董元,昨日夜里,县令带人于老虎堂设伏,将安武俊的监军常剑以叛乱谋逆,阻扰唐军统一为名斩杀。”
“特献人头,前来告知殿下,石县归顺大唐,无意谋反。”
“还请殿下入城,全县官民竭诚迎接。”
说着,董元跪地双手奉上。
李凡打开看了一眼,是一颗血淋淋的人头,还有证明身份的铁牌。
“很好!”
“传令曹安民,让他带人接手石县,不可扰民,不可擅杀,其余大军继续出发。”
他的目标是魏城,哪里有安武俊及大量军队,石县投了,他也不打算停留。
虽然河北战场已经轻松起来,但吐火罗,南诏这些势力没能分到一杯羹,一直嚷嚷着要跟灵武接触。
外部施加给他的压力很大,所以他一直都在追求速度。
一般来说,收复一州,三军得停靠个把月休整,但他只休整了几天,还是等待高仙芝所部。
“是!”朱庆抱拳,立刻去传递命令。
“且慢!”
董元拱手:“殿下,董县令让卑职转告殿下魏城现在是铜墙铁壁,安武俊在那里集结了几万人守城,加高了城墙,还征用民夫,制造了大量守城器具。”
“强攻损失必然惨重,若殿下愿意,县令愿帮殿下策反魏城内的官员,里应外合。”
“不过此事需要一点时间。”
“另外,县令还说有一件极其重要的事要告诉殿下。”
闻言,李凡诧异,一个小小县令能有什么极其重要的事。
“什么事?”
董元拱手,面露难色:“殿下,这个卑职也不知道,县令说要保密,不能经他人嘴。”
“所以……”
李凡点点头:“行吧。”
“你到前面引路。”
“去让封常清负责保护粮草,徐徐推进。”
“高仙芝率三万人先行一步,围困魏城。”
“其余人马,随本太子进入石县,停歇一夜。”
“是!”
“……”
约莫下午时分,石县到了。
这是一座由山上滚石建立起来的县城,城墙及城内大多数建筑都是石砌,因此得名。
一名身穿官服的中年男子,携带全城官吏已在等待。
城墙上升唐旗,城墙下堆砌如山的皮甲和刀戟,以表投降诚意。
见唐军压境。
中年男子神色聚焦,拍了拍衣服,上前跪地。
“我等恭迎太子殿下!”
“我等恭迎大唐官军!”
声音此起彼伏,经久不绝。
一直等李凡骑马来到近前:“你就是董非?”
“回殿下,罪臣正是。”董非抬头,浓眉大眼,鬓发微白,声泪俱下。
“因被叛军胁迫,石县脱离大唐数载,是臣之过!而今蒙太子御驾亲征,全县一万两千六百人游子归乡,可喜可贺!”
“我泱泱大唐,千秋万代!”他高呼。
一时间,石县百姓皆是奋力高呼:“大唐千秋万代,大唐千秋万代!”
声音一波盖过一波,震耳发聩,可以看见百姓脸上的泪水,还有那些老人的激动。
这些都是演不出来的。
河北之地虽是叛军老巢,反骨的摇篮,但这不代表所有百姓。
历史上的盛唐的确是一个让华夏所有子民产生自豪和归属感的帝国,历史没有记载的是这些汉人,他们经历过大唐的盛世,对盛唐的一切都无限眷恋。
他们期待回到大唐,而不是被安史之乱搞的乌烟瘴气,被士族豪门压的喘不过气的河北。
李凡动容!
这或许就是华夏的信仰!
他振臂高呼:“我等不死,大唐不亡!”
“我等不死,大唐不亡!!”
“……”
随即,李凡下令让人放粮,百姓以户为单位都能领取到一匹旧布,以及一石粟米。
这是他一贯的作风,走到哪里,叛军和贵族一定不好受,但普通百姓都能有所依靠!
入城之后,三军非常轻松的接手了石城,并且得到了老百姓的夹道欢迎。
石县官衙内。
大量的账簿,卷宗,地志,文书,堆砌如山,就是整个石县钱粮赋税,地域人员等等都在这里了。
李凡随意翻动了一些,发现石县堪称是一穷二白。
身处河北,大唐的富饶之地,而且属于是魏州下辖一个比较富有的县,账上都无任何存余。
贞观年间,大唐就设各州府正仓,常平仓,义仓,以保障地方粮食供给。
可现在,这些地方连根鸡毛都没有。
“天啊。”
“连义仓的粮都被叛军搜刮干净,这是不给百姓一点活路啊。”
“这以后怎么办?”贞娘眉头紧蹙,满脸忧色,为李凡以后感到担忧。
一干隶属神武府的随行录事文臣也是愁眉苦脸。
石县有矿,都这个样子,让他们不得不担忧以后的大唐该如何走出这场战争的阴霾。
而李凡只是稍微蹙眉,而后一脸淡定。
“记下来就行,这些账,本太子会找人来平。”
“平账?”众人面面相觑,这么大的窟窿,谁愿意来平?
不等说话,李璇玑忽然急匆匆赶来,冷艳眉眼严肃。
“殿下,您快看看这个。”
说着,她递出一张字条。
(https://www.24kkxs.cc/book/4238/4238899/2378029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