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大明:科举取消?我忽悠朱棣造反 > 第四十二章 他是太子朱标?

第四十二章 他是太子朱标?


酉时。

奉天殿中时不时传出朱元璋跟刘伯温的轻笑声。

得知朱元璋召自己进宫面圣,刘伯温丝毫不敢耽误,酉时未到便已在宫门外等候。

伴君如伴虎。

这个道理现在的刘伯温比任何人都要清楚。

或许在旁人看来,自己沦落至今是因为胡惟庸从中作梗,可刘伯温却是明白的很,胡惟庸不过只是上位手中的一枚棋子。

“伯温啊,咱也有很长一段时间未曾像今日这般聊天了吧。”

朱元璋笑道。

“是啊,上位。自大明建立之后,上位每日忙于朝政之事,上位已经许久没有跟我们这帮老兄弟谈心了。”

方才短短时间,两人高谈论阔,畅谈曾经以往的种种事情,这让刘伯温跟朱元璋两人的思绪都回到了元末之时。

“伯温啊,其实今日咱叫你来,是有些事情想听听你的意见。”

朱元璋话音刚落,刘伯温脸上笑容却是不由一僵。

询问自己意见?

刘伯温知晓,今日上位找自己绝非简单之事,自己若一句说错,很有可能会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

“大明建立之初,咱以应天府定位都城,只因应天府经济富庶、地理险要。可纵观无数王朝,以如今应天府为都城王朝大多数都是短命政权,咱心里也惶恐甚危啊。”

原来如此!

刘伯温闻言,当下心中明了。

要说他们这位上位,有着铁血手腕,可唯一让人无奈的,就是他深陷封建。

在洪武元年,大明王朝才刚建立,在根基尚未稳定之下,朱元璋便有了迁移都城的想法,因开封战乱后城市破败,这才让朱元璋放弃。

可到了洪武二年,朱元璋竟又起了迁都凤阳的想法,甚至最后不顾大臣反对,以临濠为都城开始了营建。

为此事,刘伯温多次觐见,这也让朱元璋对刘伯温甚是愤怒。

而此刻,朱元璋再次提起这件事情,刘伯温也明白了其中的含义。

“上位,其实此次进宫面圣,微臣也有一件事情要向上位请奏。”

刘伯温答非所问,让朱元璋了愣了愣神。

“伯温何事?”

刘伯温踉踉跄跄起身,随后匍匐在朱元璋身前:“微臣年事已高,疾病缠身,不宜再在朝堂之上担任官职,还请上位恩准,让微臣辞去身上官职,准许微臣告老还乡。”

……

“今日多谢祝兄盛情款待。”

客栈门前,叶谦朝着马车上的朱标拱手行礼。

“叶兄客气了,你我二人一见如故,希望日后还有见面的机会。”

“叶兄,时辰已经不早了,那在下就不叨扰了,免得误了叶兄明日前往吏部的时辰。”

“叶兄,告辞。”

马车缓缓离去,叶谦则是看着离去的马车陷入了沉思。

“此人究竟是何身份?竟知晓明日我会前往吏部,从头到尾我可从未提及过。”

“祝……”

“朱……”

“难道……”

叶谦脑海中精光一闪,似是想到了什么。

“叶知县,可是让我好等。”

就在这时,叶谦身后突然传来一道淡漠的声音,叶谦回头看去,见姚青此刻正倚靠在门框上看着自己。

“姚大哥,你怎么会在这里?”

见到姚青,叶谦露出一抹苦笑。

“你与方才那人相识?”

姚青询问道。

“两面之缘罢了。”

叶谦如实道。

“原来如此。”

叶谦上下打量姚青,不禁问道:“姚大哥,方才那人你认识?”

姚青闻言,摇了摇头:“不认的。”

话虽如此,但叶谦可不会相信。

姚青作为朱棣的内侍,京师的达官贵人他必然知晓一二,而刚才那青年明显身份不简单,姚青就如何会不认识。

但叶谦并未细问,而是询问起了姚青来找自己的目的。

“王爷只是让我来提醒一下叶知县,切勿耽误了明日前往吏部的时辰。”

说罢,姚青不做停留,当即离去。

一夜无眠。

翌日,叶谦早早起床,简单洗漱了一番,换上崭新的衣衫,拿上吏部文书,叶谦便欲离开客栈前往吏部。

而刚走出客栈,一辆马车便停在了他的身前。

是姚青。

“殿下担心你初来京师,不识去吏部的路,让我来接你。”

叶谦也不含糊,直接坐上了马车,随后马车朝着吏部所在方向慢行而去。

“姚大哥,你当真不识昨日那人?”

马车上,百无聊赖的叶谦再次问出了昨日的问题。

姚青闻言,默不作声,只顾驾驭马车。

叶谦见状,也不在自讨没趣,正欲进入厢内,姚青的声音却是传来。

“叶知县真想知道?”

叶谦连连点头。

“叶知县可知他姓?”

“祝!”

叶谦道。

“祝?”

姚青冷笑道:“叶知县聪慧过人,是祝还是朱,叶知县还要我说明吗?”

“原来真是如此!”

果然!

跟昨日叶谦所想一样,这所谓祝姓青年,当真是老朱家的人!而且从年纪来看,叶谦也当即想到了青年的身份。

大明太子,朱标!

“呼……”

叶谦重重吐了一口粗气。

“叶知县是在后悔自己的后知后觉,要知他可是当朝太子,若叶知县能够与其交好的话,日后进入朝堂,必然水涨船高。”

姚青说罢,余光看向叶谦,但令他诧异的是,此刻的叶谦在得知朱标身份之后,脸色却是异常的平静。

水涨船高?

是这样吗?

叶谦可不这么认为。

洪武二十五年朱标病逝,朱允炆被立太子,随着朱允炆的继位,为巩固皇权大肆削蕃,这才有了后来的朱棣为求自保,以“清君侧”的名义发起靖难之役。

叶谦心中的目标,就是做一个应世贤臣,他要辅佐未来君主,创建一个盛世大明。

朱元璋随时大明开过君主,但他疑心过重,在加上为了能让朱标掌控朝堂,甚至不惜对大明开国功臣大开杀戒,辅佐老朱,到最后怕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朱标?

那更不可能了。

朱标若是登基,不可否认,他肯定会是一个明君,可奈何他还没等到登基就一命呜呼了。

至于还未出生的朱允炆,更是直接被叶谦排除。

如今所看,燕王朱棣倒是最好的一个选择。

“姚大哥说笑了,太子何许人也,又岂是我等能够高攀的上的。方时是不知其太子身份,若是知晓,我又岂会这般放肆。”

叶谦笑到。

“那叶知县方才在想些什么?”

姚青再度询问。

“讨债。”

叶谦脱口而出。

“哦?向何人讨债?”

姚青狐疑。

“洪武五年冬,我等高中举人的学子从五湖四海赶往京师,参与殿试,欲某一官半职。可谁曾想,朝廷一纸诏书而下,取消科举,让所有学子失望而归。”

“姚大哥也清楚我与周家发生的事情,若不是因为赴京参与科举,我叶家又岂会与周家签下邻里民约,就因此事,更是险些害我叶家家破人亡。”

叶谦苦笑道。

“那叶知县所说讨债欲为何意?”

叶谦咧嘴一笑:“自然是讨要赴京赶考的盘缠了,若非科举无故取消,以我之能,某个一官半职,也不至于让我签下一屁股债吧。”

“姚大哥你说,朝廷是不是要为此负主要责任?”

听着叶谦的话,姚青顿时哑然失笑……


  (https://www.24kkxs.cc/book/4238/4238889/5045068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