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身世


2

“武王驾崩后,魏少夫向惠文后透露了此事。”

“为了让你平安降生,日后能继承大统,惠文后扶持公子壮为季君。”

“然而,消息意外走漏。”

“魏冉等人为了拥立现任君主,先后杀害了公子壮与惠文后。”

“并派人加害你的母亲。”

“惠文后派魏少夫护送你母亲出宫。”

“你出生那晚,她因难产去世。”

“魏少夫带着你母亲的血衣和惠文后给你的玉佩,将你遗弃于白云山。”

“他引开追兵,从此再无踪迹。”

“这些年,魏冉一直在寻找武王遗孤。”

“如今,他身为秦国丞相,又有宣太后撑腰。”

“在朝中势力庞大!”

“为了彻底消除威胁,他绝不会轻易放过此事!”

“魏冉心硬手黑,宁可错杀,也不放过任何潜在对手。”

“当年,连惠文后都惨遭毒手!”

“所以,他可能会为了掩盖真相,将你一并除去!”

“不过,没有铁证,魏冉也不会轻举妄动。”

“今后,你安心在山中修炼。”

“待你功成名就之时,自有作为!”

赵玄轩闻言,微微颔首,紧握着血衣与玉佩。

“多谢师尊!”

赵玄轩的冷静,令元阳真人颇感欣慰。

但元阳真人仍告诫:

“玄轩。”

“你的身份,切勿泄露。”

“即便是师兄师姐,亦不可透露分毫。”

“你既已见血衣,为师便将其销毁,以免日后山外人寻来,横生枝节。”

“这玉佩你先保管好,或许将来有用。”

“若你修为不足,而魏冉寻得魏少夫,或有所察觉,找到你时,你可寻十师兄白起,请他带你入宫面圣,如此可解你危难。”

“圣上非暴君,会给你生路。”

“今日言尽于此,为师心中无忧矣。”

“为师累了,你且退下。”

元阳真人面露倦色,挥手让赵玄轩离去。

但——

赵玄轩尚未走远,元阳真人忽吐鲜血,重重倒地。

赵玄轩急步上前,扶起他。

此刻,元阳真人气息奄奄,仅存一丝生气。

赵玄轩渡真气予他。

元阳真人面上闪过一丝惊异。

“好!好!”

“玄轩!”

“为师果然未曾看错你!”

“你的纯阳真气,竟已如此深厚!”

“再过十年,魏冉亦难敌你!”

“好!太好了!”

“为师累了……”

言罢,元阳真人缓缓闭眼,与世长辞。

“师父……”

望着逝去的元阳真人,赵玄轩轻声呼唤。

往昔记忆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十六年前,他尚未降世。

其父秦武王嬴荡,在与孟说比试举鼎时,双目流血,腿骨断裂,当晚毙命,年仅廿三。

彼时,秦武王无嗣,秦国因储君之选动荡不已。

诸位公子争权夺利,纷争不断。

魏冉率群臣拥立秦武王异母弟、质于燕国的公子稷归国即位,即秦昭襄王。

魏冉不仅助昭襄王登基,更除尽争位之人,大权独揽。

他与宣太后结盟,成为朝廷权力巅峰的二人。

昭襄王年幼,仅是名义上的君主。

赵玄轩的降生,实属意外。

他是秦武王酒后与一名宫女的私生子。

母亲本是宫女,怀孕时秦昭襄王已登基。

此事原本隐秘,仅秦武王、其母及贴身侍从魏少夫知情。

但秦武王猝死,秘密泄露。

宣太后与魏冉为稳固权势,肃清昭襄王的潜在威胁。

他们不仅除去争位的公子,还杀害了支持公子壮的惠文后,即秦惠文王之妻、秦武王之母,秦国尊贵的太后。

为求生与保护胎儿,赵玄轩之母在魏少夫帮助下逃离王宫。

她在外生下赵玄轩,却在分娩时遭魏冉派来之人追杀,最终难产去世。

魏少夫携襁褓中的赵玄轩逃至白云观山中,将其遗弃。

为引开追兵,他一路奔逃,行踪隐匿。

赵玄轩终被白云观主元阳真人发现,带回观中,收为嫡传弟子。

白云观弟子寥寥,共十二人,赵玄轩年龄最小。

他三月便能言语,一岁半已识字,令元阳真人惊叹为天资卓越、绝世之才,亲自教导。

白云观藏经阁,也任由他自由探索。

元阳真人传承自文始真人。

文始真人追随道门先贤李耳修道三十载,开创楼观道,名扬四海。

他以道入武,武道修为震惊武林,被誉为道门第一人,吸引无数求道习武者加入。

楼观道藏书丰富,号称百万卷。

……

楼观道后来位居九州六大圣地之首。

楼观道虽仅在中州屹立三百年,却高手众多,根基深厚,财富雄厚。

二十余年前,秦惠文王觊觎楼观道的财富与藏书,加之楼观道暗中扶持周室,遂联合其宿敌神武道、拜月教等势力,倾秦之力,将其摧毁。

楼观道的藏书自此散落民间。

白云观主元阳真人乃楼观道出身,故白云观藏书多源自楼观道遗藏,藏书阁藏书高达三十万卷,令江湖人士惊叹。

元阳真人曾言,白云观之所以能拥有如此藏书,亦得益于其父秦武王。

秦武王少年英才,天生神力,自幼便修为高深。

当年大秦铁骑攻灭楼观道时,秦武王身为先锋大将,正因他的保护,白云观的藏书得以保存。

此刻,赵玄轩不再沉溺于回忆,首要之事是安葬师父元阳真人。

夕阳西下,白云山后山,赵玄轩、白天寿、李青蔓、花青莲四人跪于师父墓前,叩首后起身。

李青蔓含泪轻声道:“小师弟,师父的仇……”花青莲接道:“必须报!赵国连晋,赵国剑宗剑首,双剑之术闻名江湖,据说已至万象境八品。”白天寿说:“小师弟,如今你为观主,一切由你做主。”赵玄轩神色平静,缓缓道:“为师父报仇,理所当然。

但眼下我们贸然行动并不明智,应专心修炼。

白云观藏书丰富,只要我们勤修苦练,何愁大仇难报?若因鲁莽而丧命,才是对师父最大的不敬。”三人闻言,皆点头赞同。

“只有自身强大,方有机会。”赵玄轩摆手言罢,“众人皆疲,且归休憩。”

时光匆匆,半月已逝。

一日,白云山半山亭,赵玄轩正沉浸于道经,潜心修炼。

忽见一青年女冠沿山道疾步而来,身着素衣,眉清目秀,背负长剑,年约三十,风姿绰约。

她手捧一盘青果,至亭下,呼赵玄轩为“小师弟”,言其整日静坐,遂赠青梅,乃宋濂师兄自山下带回,鲜美且益目。

又道赵玄轩久居书中,需注重身体,身为观主,众人皆仰仗于他。

青梅珍贵,城中唯富贵人家可得,若非宋濂师兄在魏冉手下得赏,恐难享此果。

赵玄轩静修被六师姐李青蔓打断,闻魏冉之名,心绪微动。

宋濂,三师兄,十年前投于魏冉门下,师父元阳真人从未高看此人。


  (https://www.24kkxs.cc/book/4238/4238879/2430751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